BBC五問棱鏡門:美國政府能看到什么?
新浪新聞 2013年06月12日11:35
英國廣播公司(BBC)對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視公眾隱私的“棱鏡”項目進行解答,問題分別是美國政府能夠看到什么?數據保護法律的情況如何?我們是否遭到了監視?住在哪個國家會有所區別嗎?這對于我們使用互聯網意味著什么?以下為文章節譯:
在“棱鏡”項目被曝光后,美國政府陷入危機之中。遭泄漏的文件稱,美國政府能夠通過“棱鏡”項目接觸到個人智能手機使用和互聯網活動的詳細記錄。
29歲的前中情局技術人員埃德華-斯諾登在接受英國《衛報》采訪時承認自己是爆料人。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稱,泄密“極大地破壞了”國家安全,但斯諾登稱,他采取行動是因為美國政府監視的程度“令人感到驚駭”。
美國政府能看到什么?
根據斯諾登披露的文件,美國國家安全局可以接觸到大量個人聊天日志、存儲的數據、語音通信、文件傳輸、個人社交網絡數據。
美國政府證實,它確實要求美國公司威瑞森(Verizon)提供數百萬私人電話記錄,其中包括個人電話的時長、通話地點、通話雙方的電話號碼。
文件稱,這個名為“棱鏡”的項目還可以使情報人員通過“后門”進入9家主要科技公司的服務器,包括微軟、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美國在線、Skype、YouTube、蘋果。這些公司的服務器處理和存放大量信息,包括個人在社交媒體的私密信息、網絡聊天記錄、互聯網搜索記錄。所有涉事公司都否認參與“棱鏡”項目,“棱鏡”項目的具體運作情況目前仍不清楚。
數據保護法律哪去了?
各國就數據保護制訂有不同法律,但這些法律傾向于規范公司可以保存何種客戶數據、拿這些數據做什么、能保存多長時間,而不是管理政府活動。
大多數公司的隱私政策包括一個條款,該條款稱在收到合法請求的情況下,它們將會共享信息,以及有關其它監控的細心措詞。例如,Facebook的隱私政策稱:“我們將使用用戶上傳的信息阻止可能的非法活動。”
我們是否遭到了監視?
官員們通常會辯稱,阻止恐怖主義高于保護隱私權。奧巴馬9日在對美國的監視方法進行辯護時稱:“你不能在擁有100%安全的情況下同時擁有100%隱私、100%便利。”
英國外交大臣黑格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稱,英國的守法公民永遠不會知道政府部門為了阻止你的身份被盜或者挫敗恐怖襲擊所作的一切事情。
住在哪個國家有區別嗎?
用戶數據(例如電子郵件和社交媒體活動)并不總是存儲在用戶自身所在的國家里。例如,Facebook在其隱私條款中稱,所有用戶必須同意他們的數據“被轉送和存儲在美國”。
美國2001年的愛國者法案給予美國政府在使用按這種方式存儲的歐洲數據新的權力。
這種存儲方法是云計算的一部分,存儲和處理在遠離個人自己計算機的地方進行。阿姆斯特丹大學信息法律所研究人員阿爾巴克去年對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稱:“大多數云服務提供商,市場領導者都受美國的司法管轄,它們要么是美國公司,要么是在美國進行系統業務。外國情報監視修正案使美國政府能夠更加容易地避開當地政府機構,授權接觸居住在美國之外的非美國公民的云數據,而不需要承擔任何或者很少透明性的義務。”
這對于我們使用互聯網意味著什么?
黑格堅持稱,守法公民沒有什么可以擔憂的,以國家或者全球安全名義進行的監控活動沒有“選擇退出”的合法方式。
“隱私國際”認為:“由于世界主要技術公司的總部都在美國,那些參與我們互聯世界、使用谷歌或者SKYPE的人士的隱私都可能被棱鏡項目所侵犯。美國政府可能接觸到世界的大部分數據。”
“棱鏡門”爆料人斯諾登稱,他是出于對隱私權的擔心才采取報料行為的。他對英國衛報稱:“我不想生活在一個做那些事情的社會里,我不想生活在一言一行都被記錄的世界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