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誤國:夏時制
大家還記得夏時制嗎,當年年輕人,糗大了。
單位在航空路,騎行大半個小時。必須六點鐘起床。年輕人嘛,太早睡不著,現在明白是因為中國人重晚上一餐,好飯好菜好酒都得安排在晚上進行。嘿嘿,晚上吃了這些熱量在身就沒法早睡了。
機關過去打掃衛生,各科室輪流來,我也知道,必須要趕緊??剖翌I導是個女同志四十出頭,她就住在機關附近,慢走十來分鐘,跑兩步還能提前八分鐘,再加上她這個年齡,早起肯定了。做衛生得一個小時。八點上班,也就是說得七點鐘到,換上夏時制就是上班六點鐘的干活。我糗,總到這個時候,遲到了。一遲到住在附近機關里的同志,瞧人的眼神都咪了起來,每每無地自容。這事不大,但是咯人,一句話懶,叫你多少年后都不舒服。有比我更霉的,機關里有個年輕人,家住關山口,八十年代從關山到漢口叫進城;單位里也沒房子,所以人必須凌晨三點起床趕最早班車才行;上班后總沒精神,又干的是微機室工作極需精力充沛,他的苦簡直沒法說。沒辦法單位特許遲到一小時工作效率才有所緩解。
夏時制的日子,沒家的煩,有家的尤其是有才兩三歲孩兒家的更煩。幾歲孩子哪知道什么夏時制,武漢夏天入夜晚,如果十點鐘睡覺就是九點,夏天的武漢九點即使大人們也難睡得著,更何況幼兒。大人們只好干著急,哪個時候的孩子許多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長大。其實入托不難,每家單位都有幼兒園的。八十年代社會風氣還不錯,人們盡可能按時勤奮工作就是沒辦法改變孩子們睡眠習慣,由此睡眠不足人顯憔悴。較多女性膚色欠佳。早上和大人們一樣五六點鐘起,小孩們哭的鬧的就甭提了,又總能夠見年輕女同志眼睛紅紅的。幼兒園也麻煩,小孩嘛沒有成年人自覺性精氣神提前不到一個小時上來,夏時制八點鐘開園的小孩個個秧兒雞。我們單位是有幼兒園的,那時候老師總是抱怨沒辦法工作,就想調入園時間。結果有小孩的同事,實際在夏時制時并沒有提前上班,上班變成九點而下班同事都走了她們還得耗在辦公室里寂寞中打打毛線衣什么的,夏天打毛線衣也不像,天熱嘛。因為得等幼兒園下班的時間;唉,她們真是苦大了。
夏時制是中國精英誤國的開始。當年這些精英們胡說什么提前一個小時工作能夠節約多少多少度電,測算下來一年能夠節約幾個三峽大壩全年發電量,屁!哪有這回事情嘛,雖說夏天正常八點天已大亮,但是七點時候,室內還是光線不足,如果說八點上班可以不開燈工作是成立的話,七點上班就非的開燈不可;換言之,恰恰夏時制是最浪費能源消耗措施。而且這樣的浪費驚人。拿武漢為例,當年號稱百萬工人產業城市,實際加大中小學與事業商業等等一起,其人數天文。這些人都得在七點就開燈,而放在全國都這樣想想吧這是多么大的一次完全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這結果正是精英狗屁說的剛好相反了。什么叫唯心主義,這就是典型例子。典型誤國殃民的例子!
目前80后的孩子,自我個性較強,除了一個孩子原因之外,很重要一點和隔代較親,與直系父母感情相對淡漠(與成年人夏時制工作無法協調有關);這樣的淡漠也構成了現在與今后社會問題,而個性較強行為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能力(這樣能力是幼小生活環境無形中建立的)的反映也是與父母感情淡漠導致。又由于一個孩子并感情淡漠原因,更為今后中國社會養老問題留下了巨大隱患甚至是不可設想的未來存在性。
反思改革,不是文革。真正思考改革問題今后的社會學者(70后80后),會更加重視對文革與毛的研究---畢竟將來他們才是中國改革負面社會問題后的承擔者。
可能有人不服,說有的國家和地區為什么能夠實行夏時制的好處。這是各處時差不同的原因之一;有的國家早七點不到天就大亮,而有的國家與地區由于多年實行戰時燈火管制狀態,其民生活適應了國家的需要而形成了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而夏時制沒有什么生活起居的不便。但我們中國不然,地域大人口多,各地生活環境文化環境歷史環境飲食文化都不一樣,怎么能夠照搬而行呢?必須要說的是,從這個時候起中國政治真正遠離實事求是精神之官僚主義盛行。因為發現夏時制的弊端并不困難,是官場上由于走了陳永貴等工人農民干部后而脫離與實際結合與群眾相聯系同利益的一種官僚作風,所以在管理國家感情上就有不符合實事求是的國情具體錯誤表現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