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國營企業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國企壟斷”、“壟斷獲利”、“打破壟斷”的聲音也紛至沓來。國內外敵對分子散布說;“國營企業績效的改善并非來源于企業效率的提高,而主要來源于國有企業的壟斷地位。國營企業的發展壯大會擠壓私人企業的空間,導致國進民退,不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但以前國營企業情況不好的時候,國營企業也處于同樣的壟斷地位,條件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那時的他們嘲笑國營企業,自鳴得意,一方面侵蝕國有資產,一方面打壓國營企業的生存空間。 無奈國資委原主任李榮融頗為感慨地說,“國企搞不好你們罵。為什么國企搞好了你們還是罵。” 是對他們的兩面派嘴臉的最好的寫照。
壟斷是市場經濟自由競爭的產物,從187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開始,資本主義制度開始由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過渡,壟斷開始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的一個基本特征。從此,壟斷的觸角伸向世界各個角落。國內敵對分子宣揚“市場經濟”“自由競爭”,但對自由競爭的產物壟斷卻從來不談。現在他們把壟斷的帽子戴在了國營企業頭上,想以此壓垮國營企業,
國內敵對分子宣揚強調的是自由競爭,但是在帝國主義國家已處于高度壟斷的情況下,在西方經濟學理論處于主導地位,對國際壟斷資本還起著促進作用,進一步強化了現有的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幫助國際壟斷資本攫取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就拿中國的服裝出口來說,中國出口的服裝價格僅僅是這些服裝在美國售價的1/10,原因就在于這些服裝在美國的銷售渠道為沃爾瑪這樣的跨國公司所壟斷,而沃爾瑪所面對的則是如同一盤散沙一樣的處于自由競爭中的中國服裝加工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