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來,人們都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是私有經濟占絕對主導地位的,私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處于支配地位的。這個說法對不對呢?不對!這個認識,要么是出于無知,要么是別有居心!我們以西歐各國的事實作證:
英國:英國在1945至1951年之間,和1971年,連續兩次進行國有化,將包括英格蘭銀行在內的一大批企業收歸國有,使英國的經濟成為典型的私人經濟與國有經濟相結合的“混合經濟”。
在1980年代前后,受自由主義經濟“大師”弗里德曼的影響,英國撒切爾政府將原有的國有部門和企業出售給個人,但是,此舉遭到英國國內產業工人的有力的阻擊與抵制:1979年鋼鐵工人大罷工,1983年至1984年煤礦工人大罷工。而煤礦工人的大罷工,使英國政府公共開支增加了25億英鎊,國際收支損失了40億英鎊,國民總產值下降1%,沉重打擊了撒切爾政府將國有企業私有化的囂張氣焰,逼迫英國政府放緩和終止了私有化的進程。
通過兩次國有化運動,英國國有企業在采煤、電力、鐵路、郵政、電訊、煤氣等部門所占的比重為100%;造船、飛機制造和鋼鐵工業的大部分、2/5的汽車制造、1/4的石油生產也為國有企業所控制。
法國,法國的國有經濟比英國的有過之而無不及:1944年之1946年之間,法國根據第一個國家計劃,對煤炭、電力、運輸等行業部門,以及法蘭西銀行和四家全國大型商業銀行實行國有化。在1980年代初,當英國進行國有企業私有化的時候,法國密特朗政府再度實行國有化進程,國有化的企業不僅涉及到基礎部門而且還擴大到一些競爭性極強的工業部門,如達索飛機工業公司、瑪特拉軍火公司等。
這次國有化的重點是私人壟斷資本的大銀行和大公司。國有化的大銀行39家,每家的存款額均在10億法郎以上,其中包括巴黎荷蘭銀行,東方匯理與蘇伊士銀行,工商信貸銀行和法國上也信貸銀行。這些銀行都不是等閑之輩,都是全球性大型跨國銀行。
不僅如此,密特朗政府還把12家大公司收歸國有,如通用電氣公司、圣戈班公司(玻璃制造)、佩西奈·尤吉納·庫爾曼公司(有色金屬)、湯姆遜公司(電氣、電子)等。這些公司都是法國最大跨國公司的成員,通過這次國有化進程,法國成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國有經濟成分最高的國家。
統計數據表明:1982年,法國推行國有化涉及基礎工業和重化工業之外,還包括電子、原子能等新興工業部門,以及紡織、造紙、建材等制造行業,甚至深入到航空工程、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領域。1982年,法國國有企業在鋼鐵行業的比重為80%,航空運輸行業為87%;在郵政、電訊、鐵路運輸、煙草以及煤氣生產方面,國有企業的控制程度甚至高達100%;在基礎化學、人造纖維、有色金屬等行業,國有企業的比重也超過了5O%。眾所周知的阿里亞娜衛星公司就是歐洲最著名的國有控股公司。
意大利政府將鐵路、航空、郵政、電訊、和煤氣都收歸國有。而其余部門行業,都通過參股方式擴大國有經濟比重。
奧地利比其他國家更為廣泛地采取國有化措施,并且長期發展國有經濟,1978年時,國有企業在采煤、石油、鋼鐵、汽車工業,以及電力、煤氣、鐵路、航空、郵政、電訊等部門所占比重均達 100%。
德國,在伯林墻倒塌之前,德國的經濟國有化進程也在納粹的國國有企業的基礎上,透過漸近的方式,以參股和贖買的方式形成。國家參股的著名大企業里就有大眾汽車公司與漢莎航空公司。
鼎鼎大名的“空中客車”公司,就是在德國、法國、西班牙、英國政府的強力推動下成立的一家跨國航空壟斷企業,這個跨國壟斷企業的成立,就是要打破美國波音與麥道在航空制造上的壟斷而有針對性地成立的。現在,隨著麥道被波音兼并,隨著空中客車A380的研制運營成功,世界民用航空業已形成美歐平等對峙的格局。在這里,西歐四國政府功不可沒!
以壟斷對壟斷,尤其是以政府主導的壟斷已經成為經濟獨立自主的不二法門!
這些歐洲經濟強國的事例說明,在真正的資本主義國家里,國有經濟是占主導地位的!與其說現在的資本主義是私有經濟,倒不如說,現在的資本主義經濟是一種“混合經濟”!用法國經濟學家讓·拉費和雅克·勒卡萊在《混合經濟》中的話來說:“混合經濟的根本思想,就是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家及其計劃機制實施市場調控與監督,從而對市場缺陷進行糾正和救治”。
這,才是現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真實面目!是國有經濟占主導地位的經濟模式!那些打著國有經濟是“壟斷經濟”的旗號,對中國國有經濟進行口誅筆伐者,就是如假包換的漢奸走狗!而歐洲經濟強國們之所以對國內經濟進行國有化改革,目的只有一個:增強“體質”,對抗美國全方位的侵略。不要以為,美國的侵略只限于社會主義國家以及第三世界國家,所有不如美國的國家,都是美國要侵略的對象!
在這個方面,歐洲們是有慘痛教訓的:1948年,意大利進行戰后首次大選,據觀察家估計,意大利共產黨和社會黨的聯合集團可能獲得51%以上的選票,聽到這個消息,馬歇爾在1948年3月15日照會意大利與西歐各國,凡投票贊成共產黨執政的國家,馬歇爾計劃規定的經援馬上停止。當時的意大利,恢復重建需要大筆資金,而美國“馬歇爾”計劃劃撥的美元就是最救急的資金,但是這個救急的錢捆綁了政治干預這個大棍,怎么辦?意大利選擇了捆綁大棍的救急錢,意大利共產黨競選慘敗!
在美國人插手的這段政治風波里,倒霉的雖是共產黨,但是,任何有獨立性的一個政客,任何一個有獨立性的黨派,愿意看著外國人如此這般的凌駕于其上么?有這樣的先例,歐洲各國的政治精英們怎么會不長記性?美國用“馬歇爾計劃”作繩套,用美元放債做債主的用意可真不是為了歐洲們的還債利息;也更不是為了創造一個繁榮的歐洲,作為美國未來的商品傾銷地——作為資本主義的原發地,繁榮起來的歐洲們,絕對是美國經濟的強勁對手,美國沒這么傻!美國的打算,就是要用美元作繩套,把歐洲們緊緊地捆綁在美國戰車的車輪上,把歐洲作為與蘇聯抗衡的前哨!這個意思,從美國發動朝鮮戰爭后裹挾英法等國參戰就可以看出了。要知道,二戰里,歐洲們付出除了1700萬士兵與1800萬平民的慘重傷亡。歐洲們愿意把寶貴的財富都作為戰爭開銷,花在于己利益無關的遠東么?歐洲們愿意再讓對于恢復重建國家極為寶貴的青壯年勞動力,為一個事不關己的朝鮮流血么?但是,美元繩套已經勒住脖子了,由不得它們!但是要擺脫美國的美元繩套,單憑私有經濟是不可能的!私有企業的業主與資本家們都是一伙子惟利是圖的雜種,掙下的錢都是盡可能的往做自己口袋里裝,指望它們為回復國家元氣做什么貢獻,門兒都沒有!它們制作有暴利、大利的事,至于說這個國家為了恢復元氣需要些什么,它們是不管的。更而且,美元在“幫助”歐洲們恢復經濟的同時,也必然會在經濟領域中培養出一個或大或小的親美勢力,有這個勢力存在,必然會出現所謂的“英美國”、“法美國”、“意美國”、“德美國”現象,那么國將不國了!
這個,在英國也是有慘痛教訓的:
1937年底至1938年初,英國著名記者和編輯科克伯恩在《周報》上接連撰文,揭露英國上流社會有一個親德反共的政治集團,并冠以"克萊夫登集團"的名稱.他認為這個集團對政府的外交政策產生了強烈影響,已成為英國的"第二外交部"。也就是這個“克萊夫登”集團,對英國的綏靖政策的產生起了絕大的推動作用。而這個集團親德的主因,就是它們的骨干成員,在經濟上和德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為了自己這個小集團的經濟上的利益,他們置英國國家利益于不顧,促成了臭名昭著的“綏靖政策”的出籠。據說,這也是一個“民主”決策,是一個“共同表決”。
與德國有經濟往來,促成了“克萊夫登”集團出賣英國國家利益,那么,接受美國的巨額經濟援助,再弄出幾個出賣歐洲各國利益的什么集團,也是順理成章的。歐洲們的政客們,黨團們是有記性的!
解決之道是什么?就是盡快的恢復國力!盡快擺脫國家經濟對美元的依賴,阻止親美勢力的滋生!所以,和羅斯福從凱恩斯那里盜取二手馬、恩經濟成果一樣,西歐各國也從蘇聯十月革命后力行公有制經濟,使國力在極短時間內迅速恢復的經驗里找到了法寶,這就是西歐各經濟強國紛紛對國內私有經濟進行國有制改造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而有了這樣的做法,有了國有經濟的助力,歐洲經濟快速恢復,有力地抵制了美國在經濟上對各國的訛詐,阻遏了美國利用經濟援助進行政治壓制的野心。更因為,國有經濟在國內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擠壓了經濟領域里私有經濟的占比與影響,更擠壓了私有經濟中,親美勢力的生存空間,歐洲們才漸漸地有了獨立性與自主性。
歐洲們,在這些西歐國家中,我們尤其要注意的是法國,這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國有經濟成分最高的國家。它的內政與外交的自主性也是最強的!1964年,在作為西方大國,它第一個和中國建交;作為北約一個重要的成員國,它在向英美主張同享應有的軍事決策權遭到拒絕后,斷然退出北約的軍事防務領域,撤消了北約的對法國空海陸軍的指揮權,成為了冷戰時期世界上的幾個少有的,具有獨立國防體的國家。
法國的獨立性何來?除了民族感情中出過拿破侖的自傲之外,就是在經濟上最為徹底的獨立性,不依靠美元援助的經濟獨立型!而這個獨立性,就來自于法國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極高的占比!
經濟國有化,真是強國的不二選擇!
美國,這個在經濟領域里最倡導自由競爭的國家,其實也是很支持經濟壟斷的!
造B-2的諾思羅普與造F-14的格魯門合并,這就是壟斷,美國政府支持。
造“黑鳥”和U-2的洛克希德吞并了通用動力公司的戰斗機分部,把F-16納入旗下,這也是壟斷,美國政府支持。
洛克希德最后又把馬丁·瑪麗埃塔吞并,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軍火巨頭,這也是壟斷,美國政府支持。
波音吞并麥道,成為世界上第一飛機制造公司,面對歐洲四國聯合組建的空中客車公司的壟斷指責,美國政府嗮都不嗮,這也是壟斷,美國政府支持。
美國的航空航天業獨步全球,這些成就里,沒有美國政府的支持,是不可能做到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NASA的X系列驗證機對美國各私營航空航天制造公司的技術支持。從X-1到X-50,NASA對美國航空航天制造業的技術支持是無可替代的,目前 ,美國工業部門正在積極要求政府對X 系列驗證機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以便在空天領域保持技術優勢。
看到了么,沒有政府的支持,美國的航空航天業的領先地位是不可能產生、并保持的!實際上,美國的所有壟斷企業的做大做強,都有美國政府的強力支持!美國人不說而已!
美國在搞壟斷!而且還是政府主導與操縱的超級壟斷!
而且,尤其要警惕的是,這些美國政府支持的大壟斷企業是很愛國的,在某些非常時刻都表現了“超階級”的美德——絕不惟利是圖,這從美國原子彈的研制中可見一斑:唯利是圖的資本家們,都是先干活,錢都不急著追著政府要。尤其是大資本家的表現,更令人稱奇,比如杜邦公司,該公司負責大型核反應堆和钚生產設施建設的技術服務。但是,在提供這個服務之前,杜邦公司經過認真考慮,決定不考慮利潤和專利,全力以赴協助原子彈的研制計劃。作為對不確定風險的擔憂,該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美國政府要保證其不受損失。不過,“曼哈頓計劃”的執行 者考慮到法律上的理由,決定象征性的支付給杜邦公司1美元的酬金。1美元!
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美國看似不受政府制約的松散資本家們,其實都被一根無形的繩索緊緊地“綁”在政府周圍了,形散神不散,這是美國大搞超級壟斷的實質,實際上很難說這些資本家們自己的企業是不受國家強力控制的,似乎還可以說,這樣的,被美國洋垃圾包裝的“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實際上是準國有制的“社會主義”!
關于美國現當代的經濟類型,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說:“美國經濟是一種混合經濟,在其中國家機關和私人機構都實行經濟控制”。——————這和西歐們有區別么?
薩繆爾森,這個人的名字我國的“精英”們沒聽說過么?但是這些無恥的“精英”們刻意地隱瞞這個經濟學大師的金玉良言,而讓我們中國人牢記科斯、弗里德曼這類垃圾的垃圾教誨,心太黑,伸手不見五指一般的黑!
歐洲們在搞國有經濟,美國在做大由政府主導操縱的壟斷,為什么中國倒要打倒殘余的不到200家大型國企???漢奸們,你們是為誰的利益在嚎叫?!
在這里插一句,以我國現代史——1949年之前為例,私有經濟是買辦集團的滋生土壤,所謂買辦,似乎是這樣一伙子“人”:為了自己能掙一塊錢,它們會為外國人搜刮中國一百塊錢。說它們是漢奸,離史實不遠,那么,現在我國繼續私有下去會怎么樣,不必多想了。當然,某的意思也不是說,中國現在的資本家們就沒有好樣的,就沒有有中國人骨氣的,更不是要否認中國現在的最富層里,沒有憑真本事實干出來的,不是的,某家沒這個意思。某家的意思是,待中國真的全盤私有化后,所有的國企都完蛋后,我們中國真正的本土的私有經濟,不受外國支持與遙控的中國資本家們,也一定不會有好下場,因為,他們一定逃不過外國壟斷資本在買辦資本家的“帶路”下進行的圍剿————不妨看看《子夜》,矛盾先生寫的那部不朽《子夜》,這部書中的吳蓀甫在與大買辦趙伯韜的對決中,什么下場?更或者說,中國所有的吳蓀甫們與趙伯韜們的對決中都不會有好下場。《子夜》是小說,是文學作品,但是,某家一直把這部書當作是一部文學化中國經濟史來看的。
一盤散沙似的,起自民間的中國本土資本家,怎么是外國壟斷資本大鱷的對手!
竊以為,萬一,萬一,萬一,僅僅是萬一,我們再也回不到毛時代,那么,我們這個國家更應該把現在剩余的不到200家大國企保留下來,有著些僅存的碩果,也足以在事關國家生死的戰略產業里,有我們的定海神針!而且,更可以依著這些碩果僅存的大型國企為龍頭,把真正的民營資本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打一場經濟領域的衛國戰爭!
某家是個70后,曾是一個老國企的職工,也是國有經濟壟斷的“既得利益者”!那個老國企,曾是我們2萬職工與家屬的大靠山,某家也曾不止多少次聽老母親講過去老國企的美好時光:當時女工在廠醫院生孩子不要錢!生下孩子后,產婦家人只需買五六斤花生瓜子、一斤多水果糖作為酬謝即可,五塊錢搞定。現在可好,推向社會的廠醫院,在2000年,生孩子順產也要擰你一千四、五百塊。現在么,3000元以上了。
不單如此,職工們在廠醫院看病也是不花錢的,全額報銷。可是現在……
老國企壟斷國民經濟,就是好!
老國企所有職工的孩子,入廠辦的托兒所,一天三班有阿姨倒班看護,管一頓飯,不要錢。
老國企壟斷國民經濟就是好!
某家從3歲開始時入廠辦的幼兒園,因為父母都是雙職工,且倒三班,所以我和弟弟入“長托”——禮拜一早上送去幼兒園,禮拜六下午接回家,五天半里,住宿都在幼兒園,每天看護的阿姨們三班倒看護。我和弟弟兩人合計每月繳費16元。
老國企壟斷國家經濟就是好!
7歲上學,1980年代,也是在廠辦的子弟小學上學,每個學年(兩個學期)學費3元,雜費5元!當時父母工資合計120元上下。
老國企壟斷國家經濟就是好!
5年小學之后繼續在廠辦的初中上學,每個學年的學費10元,雜費15元!當時父母工資合計320上下。
國企壟斷國家就是好!
三年后,1990年代初,還在廠辦的高中上學,每個學年的學費15元,雜費25-30元!當時父母工資合計700以上了。
老國企壟斷國民有什么不好?!
而且,某家更要指明一點:在1970年代,我國雖有“計劃生育”的概念,但是,絕對沒有“只生一個”的強制性約束,那時,獨子、獨女的情形極少見,兩個或三個孩子的家庭最常見,至于三個以上孩子的家庭,也很平常。那么,這也就是說,夫妻兩人,或者其中一人在這個老國企上班,這個老國企就要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職工子女,負擔生育費用,保育費用,教育費用!這樣的老國企就是好!某家盼著這樣的老國企能重新站起來,把整個國家的經濟全部壟斷,為強國作貢獻,為百姓做靠山!
說一下技校。廠辦的技校,對于憑成績考上的學生是不收學費的,而且,對于學習優秀者,每月還有10元-30元不等的獎學金,以每月考試成績定。畢業后廠里包分配。
在廠子“股份化”——半私有化之后,某家也到外邊的私企里找過活兒干。私企的老板張嘴就問:“是熟練工么”?如果不是,對不起,走人。就算是真缺人手,那么,從拉平板車開始,一點點的看別人干活,自己一點點地學。這就怪了,辦工廠是不能少了“熟練工”的,可是“熟練工”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了的,你需要,那你就業開個技校專門培訓么,為甚么要要求求職者是“熟練工”?
道理固然是說通的,但是,很正常的道理,到了私企老板那里,就說不通了!因為他們開工廠是賺錢的!開技校培養技術工人,那是要賠錢的!私企是從沒有技校這類專門的培訓機構的!可是哪里有那么多的“熟練工”?私企自己是不培養的,那么,“熟練工”的來源在哪里?
大部分都是原先老國企里培養的“熟練工”!
從沒聽說過,私企有什么子弟學校,。
從沒聽說過,私企會為職工負擔生育費用的這么一說。
更沒有聽說,私企會為職工的幼兒承擔保育費用的。
至于說為職工繳納養老金更不可能!
就算它急需的技術工、“熟練工”也是盡可能地挑選老國企培養的“熟練工”!
當然,私企也招收社會開辦的技工學校的學生,但是,這些學生的專業技能是自己花錢從學校“買”的,與私企無干。
…………………………
私企沒有那么多的,對職工、對人的擔當與責任——私企沒有“包袱”!
老國企辦幼兒保育,承擔職工福利,自辦教育,培訓生產技術力量,“包袱”極重!但這是社會責任心所在!也是老國企工人回憶當年,覺得自己像個人的原因所在!這就是“人權”!
和這樣的老國企相比,絕大部分的私企是沒有社會責任心的一伙子蛀蟲!這樣的老國企與那樣的蛀蟲——私企競爭,不落敗才怪!落敗了的老國企,大量的職工流出進了私企,充實了私企的生產技術力量,私企的做大才有保證,而后,再用這樣的力量去和其余的老國企競爭……
這就是一個滾雪球的效應,這就是老國企不如私企的“原因”!
老國企用人,也“養人”;私企用人,卻不“養人”。等到老國企的便宜被撿光了,這一伙子老國企其培養的技術工、“熟練工”都老了,不能動了,那么,我們這個國家的工業制造能力,有什么樣的工人來支撐,繼承?!
老國企的衰落,與私企的“興旺”,絕不是什么好事情!
有馬甲問:在經濟領域,“是壟-斷好還是有競爭的好?”,以西歐與美國為例,這個話,不是人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