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昌明:是迷信權勢,還是尊重民意?
——對無視民意的從政者說說歷史
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條公認的政治定律:得民心者得天下。
孟子曰:
“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
意思說:夏桀、殷紂所以失國,是失去了百姓;失去百姓,是因失去了民心。要想獲得最高統治權、獲得整個天下的辦法,那就應獲得百姓;要想獲得百姓的辦法,那就要獲得民心;要想獲得民心的辦法,就得給予百姓之所需,不強加百姓之所惡。這些話,后來被概括為“得民心者得天下”。一部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興亡史,證實了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起空前強大的秦王朝。秦始皇為什么能成功?說到底,因為國家統一可以免除生靈涂炭的戰爭,國家統一有利經濟、文化的發展,國家統一符合民意——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
可是,僅僅過了12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強大的秦王朝頃刻瓦解。什么道理?失民心使然。秦統一后,統治者不尊重民意,橫征暴斂、嚴刑峻法,直搞得民怨沸騰;到秦二世趙高專權時,更是指鹿為馬,強奸民意,一味迷信手中權勢,倒行逆施,進一步激化了矛盾,終于促成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公元前206年秦亡,接下來是項羽、劉邦4年的“楚漢相爭”。開始的形勢是楚強漢弱。項羽為楚國貴族,本人又具有軍事天才,擁兵40萬,兵多將廣;劉邦出身布衣,僅為泗水亭長,亡秦時也只有10萬兵力,遠不能與項羽相比。但爭斗結果,卻是劉邦勝出,項羽覆亡。究其原因?關鍵還是兩個字:民心。
項羽自視過高,目中無人,剛愎自用,迷信權勢武力,根本無視百姓關切,只知燒殺(曾坑殺秦降卒20萬人!);劉邦懂得政治,善于籠絡民心,攻入咸陽后,知百姓之“所欲”,宣布廢除秦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史記·高祖本紀》),大得民心。最終項羽因殘暴不仁而眾叛親離,劉邦則因得道多助而取得勝利。項敗劉勝的史實,真可謂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之典型。
秦漢改朝換代的歷史是如此,其他各代王朝的興亡交替,又何嘗不是如此。
唐代政治家魏徵透徹地理解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政治定律,才提出正確處理君民關系的理論。他說:“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這“民心”,實則是“水”,你統治者想要讓“水”載舟,就得獲取民心;否則,那就只能等著“覆舟”嘍!唐太宗接受了魏徵之說,才有了他的“畏民論”:
“可愛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貞觀政要·論政體》)李世民正因為有了這一“畏民論”,才成就了他的“貞觀之治”,歷史也就成就了這位千古“明君”。
歷史進入近現代,時代雖然不同了,政治斗爭的形式也有了更多的改變,但古老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政治定律仍然不變。
近代中國,反映“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歷史事件,除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時期的清王朝外,最典型的莫過于袁世凱的敗亡。
袁世凱是手握重兵的清末權臣,可謂一代梟雄。他先叛光緒,后棄隆裕;再以擁護共和面目,取代孫文,當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一時的“成功”,使袁氏的頭腦不斷膨脹,從而進一步迷信權勢武力。在他看來,自己似乎無所不能,全國要求鞏固、維護“民主、共和”的民意,不過是其手中玩物而已。1915年12月,他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炮制“改變國體”的“民意”,自導自演,上演一出復辟帝制丑劇。結果,做了83天“洪憲皇帝”,落得眾叛親離、在全國人民的一片唾罵與共討聲中死去的可恥下場。
袁世凱如此,近現代史上的另一個無視民意的蔣介石同樣如此。
1945年8月,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當時國內最強烈的民意是要求“和平”、“民主”。中國人民在歷經了長期內戰和8年抗戰的苦難后,他們渴望的是和平,反對再打內戰;強烈要求改變蔣介石政府的獨裁統治,要求國民黨放棄一黨專政,與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共商國是,成立聯合政府。可是蔣介石不干,他仗著手中握有的430萬軍隊,又掌握著全國性政權,控制著3/4的國土和3億多人口的統治區;還仗著有后臺老板美國的大力支持(僅在半年時間里,就獲得1000多架戰機,7000多門大炮),完全無視民意,一意孤行地發動反共內戰。結果,僅僅三年多時間,毛澤東的120萬土八路,憑著“小米加步槍”就打敗了“飛機加大炮”的蔣介石800萬軍隊!這又是怎么一回事?還是一句話:民心所向,“得民心者得天下”!
毛澤東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任何貎強大的政治勢力,如果它敢違背民意,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最終必然成為糞土。
中國共產黨靠著“得民心”,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于1949年打下了江山,掌握了政權。但是,請不要忘記:共產黨掌權政權,同樣不能違背民意。毛澤東領導的新中國,正因為真正代表了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因而能在30年時間里,把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改變成世界第6工業強國!讓受盡百年屈辱的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共產黨干部如果背棄了人民的利益,背棄了共產黨人的理想,甚至公然違背大多數人民的意愿,同樣也會走向事物的反面。切記:民意大如天。
要問當今中國的民意是什么?那就先了解一下當今的社會現象吧:
為什么在歷經30多年右派精英們的“‘非毛’妖魔化運動”以后,人民群眾反而要將毛澤東當作神來崇拜?無論是在北京的毛澤東紀念堂,還是在湘譚韶山的毛澤東故居,所見到的“敬毛”人數之多、態度之虔誠,可謂有目共睹、前所未有。君不見,又有多少汽車司機把毛當作“陸上的媽祖”,在座前都要掛上一個毛澤東像?
為什么重慶一唱紅歌,“唱紅歌”風氣立馬自發地傳遍全國(包括北京、深圳),并持續升溫?
為什么重慶“打黑”遭到質疑后,反而引起了“非官方”輿論的強烈反彈?
為什么“文革”已被徹底否定、批判了30多年,至今居然還讓精英們感到不安,甚至還擔心它會卷土重來?
上述社會現象說明了什么?
筆者認為,這些現象只能說明:人們在懷念毛澤東和毛澤東時代,說明人們對當前社會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現象不滿,說明百姓對“官商勾結”黑惡勢力的深惡痛絕,說明人們對現狀的不滿和對提倡共富精神的“重慶模式”的認同。
可是,精英們并不這樣看,相反,他們的結論是:這是“文革”的錯誤和封建的影響“沒有完全清除”的表現;是“中國人的素質差。”有一位精英就公開在“微博”上發帖:
“如果現在就‘重慶模式’舉行全民投票,我估計支持率可能達到七成,但這七成人選擇的其實是‘通往奴役之路’。國民素質的低下是愚民式教育、愚弄式宣傳的結果,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所在,他們很容易被一些表面的現象所迷惑。而國民的這種蒙昧很容易被政治家、野心家所利用。”(盛xx微博:《“重慶模式”是“通往奴役之路”》)
顯然,這位精英把自己看作是“文明人”,把廣大的人民群眾看作是“蒙昧人”。被他“估計”的占全民70%支持“重慶模式”的廣大人民群眾,在他看來,不過都是些被“政治家、野心家任意利用”的蕓蕓眾生而已!這是精英們蔑視民意的一個典型!
精英們信奉的是英雄史觀,就如茅于軾所鼓吹,“社會進步是靠精英的”。從這種英雄史觀出發,所謂的人民群眾,無非都是一群“阿斗”!因此,他們相信自己,不相信人民群眾;迷信自己的權勢,根本就無視民意。
可悲的是,許多精英都是“史盲”,他們不僅不懂歷史,而且還輕漫歷史。奉勸一切從政者,切勿迷信權勢,一意孤行;還是要尊重歷史,尊重民意,傾聽大多數的人民群眾的意見,以堅持社會主義正道為好!否則,開歷史倒車,禍國殃民,最終必遭歷史清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