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瀏覽“環球評論”,發現為提高點擊率,這兒經常出現一些觀點偏激、飽含爭議,甚至故意找罵的文章。
例如譚詡飛的《重慶“唱紅打黑”的背后共富是空話》即是典型,因為該文邏輯混亂、推理粗糙,甚至有點強詞奪理,可該文不僅發了,而且還被推薦置頂,真讓人匪夷所思。混蛋文章當然要招來罵聲一片:有人斥責他是“墻頭草、無恥文人”,有人說他是“道德淪喪的叛徒”,還有人“因他被熱捧而痛心”。
又如知風的《律師“忠于祖國擁護黨”,易被公眾誤解》,僅標題就讓我大吃一驚,因為“忠于祖國擁護黨”是公民義務,跟職業無關,何來誤解之說?更可笑的是,作者含含糊糊說了半天,還是讓人稀里糊涂,最后黔驢技窮,居然拿“依法治國”搪塞,這更讓人莫名其妙了,難道“依法治國”就不需要“忠于祖國擁護黨”嗎?可沒想到這樣的文章,照樣被“環球”推薦不誤!
再如茅于軾的《如果打倒了富人全國都是窮人》更是荒唐至極,且不說茅于軾本身就是個拿著“美元”的“右傾親美”分子,單看這篇文章,就讓人不知所云!我在此想奉勸某些編輯,即使想抱茅于軾的臭腳,也要選一些能讓人看明白的文章!不過,謝天謝地,“環球”還沒墮落到吹捧“亂倫磚家”李銀河的程度,那個臭婆娘的“大作”早爛得不可救藥,讀后總能產生抽她的沖動!
還有笑蜀的《警惕“漢奸評選”這種下三濫的政治殺戮》,污蔑“烏 有之鄉”評選漢奸是“政治殺戮”,但該文卻刻意回避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即“中國到底有沒有漢奸?”,這種不敢正視現實,只會上綱上線、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的做法,既說明作者外強中干,又說明其人品一般。
此外,鄢烈山的《貼“左右”標簽,豈不是回到文革?》更讓人困惑,因為意見分歧實屬正常,世界多國都存在“左右”之爭,怎么他們就沒有回到“文革”?這年頭,拿“文革”帽子壓人,能唬住誰呀?不過,茅于軾更絕,一篇《中國一半多人還處在文革狀態》,就把大多數國人貶得一文不值,真不知道是茅于軾心理有病,還是多數中國人有問題!茅筍的《小心文革余毒危害和諧社會》,更是把“狐假虎威”用到極致,作者一上來就煞有介事的把“雙起”說成“反對共產黨領導的改革開放”,帽子大的嚇人,最終卻難以自圓其說,反而讓人感覺是他在發動“文革”!(寫于 3月25日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