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條新聞,我不由得為中國未來的發展感到無比的擔憂。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到今天可以說進入了一個十字路口,未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何去何從是我們今天很多人思考的問題?;仡櫺轮袊?0余年的建設,我們從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運動開始,在社會主義及國家建設上進行了有效地、積極地探索,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51年土地革命的完成改變了中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到1954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確立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政治體制;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完成了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確立;再到制定并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國的工業基礎基本成型??梢哉f在各方面,我國基本完成了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向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轉變,雖然在之后的建設中,我們由于某些原因的干擾,在發展、建設過程中出現過失誤,但是,我們整體的發展趨勢是好的,也是快速的。雖然“文革”問題為國家的發展蒙上了以一層陰影,但是在周恩來、李先念等老同志的努力下,中國在經濟、科技方面依然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中國走出陰霾,開辟了一場劃時代的改革開放運動。在短時間內,國民經濟,國防建設,科技研究等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國家建設日新月異。人民飽含者熱情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如今三十余年的改革,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資本主義經濟元素的膨脹,外國腐朽思想、偽善的思想的傳入,國家管理機制的僵化和缺乏監管也為我們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食品安全、黑惡勢力抬頭、貪污腐敗嚴重、貧富差距加大等,這些問題長期的不到妥善的解決導致社會矛盾加劇。同時也促使我們開始反思改革開放的出路,何其正確性。
今天看了這則新聞,我個人以為中國的改革已經走上了歧途。民間資本進入國家的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可以說是由來已久,公路、工業制造、教育等等其實早就在進入了,但是進入的結果如何我們可以來看一看。民資興辦教育已經有些年頭了,而且民辦學校的數量也在逐年的增加,但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卻并不那么喜人。首先、不重視教學,私營學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安全第一,招生第一,教學質量第二,在私立學校很難得到與公立學校一樣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其次、公民辦教師之間工資差距極大,在深圳這樣的差距可以拉大到2—3倍左右,導致教師流動性大,教學管理體系混亂,教師缺乏工作熱情;再次、私利教師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在一些地區,克扣工資,課時量過重,不為教師繳養老保險,沒有在學習機會,不評職稱等等問題;第四、辦學者追求經濟利益,很多學校根本不具備學生正常學習的條件,如理化實驗室,在很多學校是沒有的,就是有也幾乎是擺設。那我想問,為什么會這樣?從這樣的學校走出的學生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會是是什么樣的。
以上的例子是我反對民資進入國家某些領域的最表層的原因。那就是民資的一個最大特點——它的趨利性。個人資本的發展和壯大必然的是盡量攫取剩余價值,那這種盡量的程度會隨著社會體制而改變,但根本目標是不會改變,改變它的只有革命,也就是推翻這種所有制形勢和為這種所有制服務的社會勞動關系以及他所依賴的社會政治結構。舉個例子:二月份阿根廷火車脫軌造成49人死亡600余人受傷,直接究其原因是由于該國鐵路民營化之后,鐵路設備老化而缺少維修,價值為了盈利超載嚴重最終導致這一事故的發生。這一個案充分體現了私有資本在一定情況下是社會潛伏著的一個必然會爆發的危險源頭。
在者,民間資本進入國家各個層面以后,必然對政府造成影響,甚至會引發政治體制的變化。我們可以參看俄羅斯的改革,在葉利欽時代,推行休克療法,為了籌措政府資金把國家和多重要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造就了一批如霍多爾科夫斯基這樣的經濟寡頭,當他們控制了國家的資源之后,反過來以此為籌碼干涉國家決策和管理,這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間的現象,包括美國,美國的權力不掌握在政客的手里,而掌握在財閥們的手里。所以普京上臺以后,首先對這一部分人進行清洗,并將石油的戰略能源的掌控權收回到國家手里。由此可見民間資本進入某些領域是極端危險和錯誤的決定。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的支柱,這一點從我們兩次應對世界性經濟危機中所總結的經驗里可以看出。世行所倡導的國有企業私營化是想毀掉中國的經濟基礎,從而更容易的推行他們的顏色革命。
所以我認為對與現行經濟政策要政治的看,要冷靜分析,不能為了表面的利益而做出錯誤決定。
孫叔訥
2012.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