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可以而且應當能搞私有化
就如同社會主義可以而且應當能搞市場經濟一樣。為什么?因為所謂私有化,其實并不是私有制。具體就是私有化是指財產歸私人(個人)所有。但人,私人,個人,卻不歸私人,個人所有,而是歸公有。可私有制卻不是。私有制是指一種在財產的私人占有下,每一個人也都是一定的私有的。也即私有制的人同公有制的人的簡單區別就是:私有人受法律保護,但卻并不需要履行法律規定之外的公有義務(公共責任)。但公有制的人卻不同。公有制的人不但要履行法律規定內的公有責任、公有義務,而且對一切公共事務,他都具有監督負責的權力。所以公有制同私有制的區別,其實不在簡單的財產的分割的不同,而在一定的財產,假如分割不妥當,是不是能有更多的人,具體分別不同的參與對分割不妥當的糾正。簡單講就是財產歸誰所有這不重要,但財產所帶來的利益,如果不能做到合理合適,那在不同的制度之下,可能取得的糾錯效果,可能就有不同。我們不是一律肯定公有制肯定就比私有制更公平,更合理。但總起來講,一定的公有制如果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公平,更合理,那它可能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公有制好還是私有制好?我們只能分別不同的根據各個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判斷。
就中國來講,搞社會主義,最主要的還是應該搞公有制。但搞公有制不等于也要搞公有化。因為二者的區別只是公有制是既定的,而公有化則是必須的。所以我們搞公有制可以,但搞公有化,比如不論什么,都必須公有,那就走到公有的反面去了。即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社會主義不搞公有化,應該搞什么化呢?我以為,就是應該搞私有化。但是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私有化,其實只是指就經濟領域里,就財產的占有、使用而言,可以搞一定的私有化。即一定的必須私有。為什么呢?因為就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幾十年的歷史經驗證實,搞公有化,比如我們以前搞的一大二公,其實不僅未能使人民生活水平能逐步的有所提高,而且就是就國家的經濟發展、建設,其實也是顯得比較陳舊且落后。具體就是經濟發展,其實不能只看工業,尤其是基礎工業。而是也得必須具體兼顧各種各樣,各行各業的經濟發展。而從這意義上講就是等于說,改革前幾十年,其實總的來講,不能說我們的經濟發展一點沒有起色,但總起來講,卻又不得不說,究竟起色到底有多少?有時可能還真是不特別好說。最簡單最具體的就是人民對經濟發展的興趣是不是特別的濃厚?其實可能就不能不承認,可能就有一定的問題。
社會主義在經濟方面搞公有化沒有多少好處。那么為什么搞私有化就可能,就肯定,就能有好處呢?這是因為一定的經濟發展,不說肯定跟一定的經濟人(帶有經濟素質的人)有關,但起碼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有一個肯會精打細算的人,那可能就容易比一個毛毛糙糙,大手大腳的人,可能會把經濟搞得更好一些。從這意義上講,在經濟方面搞私有化,其實就是指要把一定的經濟發展的責任、任務,具體量化到一定的應該承擔一點經濟發展責任的經濟人的頭上。具體就是私有化是私有什么?不是指私有財產,而是指“私有”財產的發展能量。具體就是如果通過私有,而不是公有,能使財產的增長能不斷的刷新,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有人可能對私有、私有化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許多有名的經濟學家的解讀里,私有化只是指對財產的私人占有的法律含義。即私有化就是從法律、制度上規定某某財產是屬于私人所有。可我以為,這樣的一種對私有化的解讀,其實不說偏頗,起碼可能也離實際甚遠。
為什么?因為一種財產是不是屬于私有或公有的時候,其實具體真正起作用,起影響,起反應的,其實可能并非是什么單一的法律或制度。因為在一定條件下,法律也有可能受人為操控。而制度,制度就更不易使原本不一定是什么的,肯定就能是什么。
私有化不是指財產私人占有在法律上的解讀,是因為具體在我們國家,在中國,雖然不是全都公有制一統天下,但基本來講,公有制的意義、性質、作用,有時還是相當程度的否定不了的。比如黨是領導一切的。而從這意義上也就可以說,搞私有化,其實主要目的只是為在經濟上,能使發展顯得更加符實,更加切合實際。
私有化是什么?私有化不是財產私人占有的法律上的解讀,而只是一種私人的財產,能否通過私人的社會生產發展能量,能得到更多的釋放。從這意義上講,搞私有化不會對社會主義有什么害處,恰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應該能有一定的好處。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私有化不是私有制。社會主義可以搞私有化,但絕不能公開、且大量的搞私有制。尤其不能允許讓私有制占領國家的統領地位。否則社會主義就不是社會主義,而只能是別的主義。
私有化不是私有制,私有化是指私有的社會生產能量應該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