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大學光華學院原校長張維迎近日又口出雷語。說“國企是成為未來成長主要障礙之一,應該對國企私有化。這無疑又是一個“餿主意”。 老朽既不是校長,又非教授,想順著張維迎的思路走下去,那么是否可以這樣的設想:既然國企私有了,政府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各級地方政府是否也該來個大承包“私有化”呢?如果說理由,我想比張教授的“國企私有”只能多,不會少。 張教授所說的國企“主要障礙”無非是存在著很多的難以解決的困惑與問題。比如:央企的壟斷,服務質量的低下,人浮于事,薪酬超高,經營不盡人意等等。因此,讓全國人民怨聲載道,國民被央企的盤剝叫苦不迭,還有很多的央企處于虧損狀態等等,因此,就要甩包袱,就要減輕政府的管理負擔,就要將其賣給民營公司,外資企業或個人來經營,成為私有化企業。這樣的路走得通嗎?當然好走!只要一個文件,只要一聲“大甩賣”的吆喝,只要像處理破爛一樣象征性地要點錢,還愁沒有買主嗎?那時,很多的權貴們又會再次撿到一個“大便宜”!這一點,在90年代處理地方國企時,我們大多數人已經深深地領教過了,體會過了。政府甩包袱的結果怎樣,還不是“肥了買主”,苦了百姓,坑了國家嗎!這一點,已經被無數的事實證明了。可以這樣說,國有企業要私有化,那是政府無能的表現,就是面對重重阻力,面對深化改革中的困難,面對“革自身的利益”政府無能為了,所以就放棄了,就三十六計,“甩”為上計了。若真的將國企私有,那么,政府的存在還有什么意義呢?因為國企就是全民的資產,是民族的經濟支撐也是最終的寄托。就是國家實力與財力的象征。是國家形象的體現,國企沒有了,全部私有化了,這在世界上還是“史無前例”。真的屬于創新之舉!難道這就是中國特色? 因此,筆者想到了也讓“地方政府私有化”的問題。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社會管理的權力機構,是為人民大眾提供服務的宗旨所在,為什么還要私有化?按照張教授的邏輯,如今的政府也如同國企一樣,存在很多很大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改革深入的主要障礙,問題成堆,民怨很大。難道不也應該走走捷徑,讓人民甩甩包袱,將政府私有化算了。怎么私有呢?很好創意。就是將各級地方政府實行層層大承包的方式,定人員,定編制,定經費,定任務,定服務質量等等。只要把主要的核心的問題處理好,一切問題都會好辦的。什么是核心問題?那就是“管理經費”!規定好經費的數額,把服務的項目或要求再制定好,其它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了。什么“腐敗”呀,不用反了,三公經費呀,不用公開了,茅臺酒可以隨便的喝,汽車可以隨便的買,國外旅游同樣可以隨心所欲,反正就是這些錢,就辦這些事,花干了就得自掏腰包。服務搞不好就另換他人。組織部,人事局或公務員局之類,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煩啦。合同滿期可以續訂,完成不好的就改換他人。這樣承包,就不存在什么“腐敗”了,不存在公務員了,不存在事業編了,更不存在是國企還是私企了。如此一想,政府的私有化要比國企私有好處更加多多。起碼是人民身上的包袱會甩掉很多很多,輕松很多都很多。納稅人的錢或節省很多很多。起碼這三公消費的9000億元,大部分會用于民生了。這樣一想,是不是比“國企私有”好處多多呢! 筆者承認,以上純屬胡思亂想,根本辦不到。只是對“國企私有”的提法,來個推理和“假設”而已。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