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號稱“新中國首部禁片”的電影《武訓傳》在沉寂了近六十多年后重新發行。我覺得這是件好事,有心人會看到毛為之大動肝火的《武訓傳》是什么樣一個真面目?! ?/p>
其實,現在百分之九十九的年輕人對武訓完全無感。有關部門和媒體如此熱衷,也是意味深長的一件事。王朔講過一個故事,有個父親教育孩子說,你不要相信書上叫人學好,那都是寫書的人想別人做好事,好讓自個兒做壞事。我也有點小人之心:這樣可著勁兒宣傳武訓以及當代武訓白禮芳,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武訓將把教育“交給社會”,一方面大力加強慈善辦學體系,辦法是給捐款和慈善者立牌坊和功德碑什么的,刺激慈善力量投入辦學,取得辦學投入的增長;一方面,武訓將把所有校長、老師和學生通過集中培訓,讓他們學會討錢的本領。古代武訓,如果給他一個機會,他能珍惜,那么他一定推行他辦學的成功經驗,建立起全國、以至全世界范圍內的“希望工程”--說白了,不過是慈善捐款和乞討辦學制度!
新中國以來教育事業所取得的成就,靠的是誰?難道是武訓們及其“希望工程”嗎?不,是靠推廣全民識字率的推進。新中國的廢除土地地主所有制,就是要廢除封建貴族教育的經濟基礎,使所有農民的孩子可以受到現代教育。
后來窮人上不起學,又是為了什么?不就是走了武訓的路嗎?希望工程不也是當代的武訓工程嗎?
前兩年,教育部公布了2010年年度工作要點,表示“今年要促進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4%目標的實現”。教育經費占GDP4%,其實并不是一條高標準,世界上多數國家的教育投入早就在4%以上。美國、日本、韓國、印度,教育占GDP的比例是4.7%~7.4%,中國比美國、日本低可以理解,而低于印度(7.1%)就說不過去。就這么低的一個指標,說了16年,也僅僅是說說而已。
幾十年來,嘴上說“再窮不能窮教育”,但事實上,中國的教育開支僅是聯合國規定標準的三分之一,列全世界倒數第四,比非洲窮國烏干達還低!看來,我們的確“不差錢”,差的是對教育的重視?! ?/p>
國家投入是沒指望了,那么,誰是中國教育的脊梁呢?不可思議的是,這一重任竟然要武訓老人來扛?! ?/p>
在天津有一位蹬三輪車的老人,現已八十五六歲了,十幾年來靠自己蹬三輪車賺來的血汗錢,資助了近200個大學生的學費與生活費,曾受到多位國家領導的贊譽和接見。他就是白芳禮老人,人稱當代武訓。
初聽這事,我覺得讓一個八十幾歲的老人而且還是蹬三輪車的老人,用自己那么一腳一蹬踩出來的血汗錢,去供那么多青春年少的大學生吃飯、穿衣和上學,實在太有點殘酷了,也太……總之我心里有種說不清的滋味?! ?/p>
自從那個大眼睛的小姑娘上了希望工程的海報,中國的農村教育就交給現代的武訓們。希望是美好的,數字是無情的:希望工程運作十數年,也不過區區幾個億或者是十幾個億了,不過是區區廣州一個區區BRT工程的錢,更不用說傾舉國之力的世博或者奧運會了。說真的,作為泱泱大國,辦教育居然要靠這么一點點“希望”,這本身就是笑話。我真不知道那些宣傳希望工程的官員們為什么不臉紅?! ?/p>
他們不但不臉紅,還感動得很,似乎忘記了,八八年以前大學是免費的,后來收費也不很高。開始搞教育產業化以后,中國的大學學費猛增,西部一個壯勞力需要不吃不喝工作三十五年才能供養一個大學生(《南方周末》)。高中的收費也在不斷增加??肯Mこ蹋繍坌娜耸烤柚肋h填不干凈收費的無底洞?! ?/p>
世界上一百七十多個國家是免費義務教育。很多窮國大學免費或收費很低。我國則直到本屆政府才真正開始在農村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但是讀幼兒園的費用比讀大學還高。是國家沒錢嗎?鬼才信?! ?/p>
說到底,這還不是一個重視不重視的問題,而是“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我不否認他是好人,但我還是要說一句:武訓不足為訓?! ?/p>
2012-3-23風之谷書院http://fzgsy.blog.tianya.cn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