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買了幾件新衣服腰圍大了點,讓我買菜的時候去菜市場找人裁縫處理一下。菜市場的那個阿姨說這活費時間5塊錢而且讓我第二天來取,我就去買菜了。拎著買好的菜和兩條魚在菜市場晃了晃,這附近沒有其他裁縫了。那個阿姨喊我過去說給我處理,我懶得回頭去理她。決定去兩廣市場那里——我和毛毛去過那,江科也開車去過那里。憑借感覺到那里以后發現自己已經對那不熟悉了,好不容易找到地方,裁縫說很麻煩結果我同意加錢以后不到3分鐘就搞好了。我付了錢說了聲謝謝就走了。這兩個女人不是今天的三個女人中的主人公。和我媽一樣年齡的女人已經不能代表中國的現在潮流了,畢竟步入50多少意味已經不是她們的年代了。她們的時代代表著中國社會的樸實勤勞傳統,拼搏著努力地試圖改變自己的生活處境。多少對她們那個年代的女性而言有個工作能夠生存就可以了,沒有過分的期待。不像今天,要相親先聲明有房有車……
回來的時候坐在公交車斜對面的是一個很年輕的媽媽,帶著黑框眼鏡,抱著一個一歲多的孩子。打扮完全像一個學生,要不是那個孩子真不會把她和媽媽這個詞聯想起來。下車后,發現她抱著孩子也下車了,旁邊的一個男的也下車了——我們向著相反的方向走去,我在那里換乘車的時候,看見他們兩個還在一邊朝著什么似的,太像過去我和毛毛的吵架的場景了。我在想這樣年輕的媽媽如何養活孩子。看她老公的樣子也很年輕,最多也就22出頭。在梧州,我每天買菜也要花個四五十,這還過得感覺生活很緊似的。他們在這個時間點還在外面吵架,也不像有工作的,他們如何生活?他們孩子的營養如何保證?突然覺得一個穩定的工作甚是重要。
火車上的人好多,才發現這個事件點也是個鐵路高峰期——很多都是外出打工的。和許多人擠在一起,覺得很是親切。其實我是討厭死了坐火車,一想到火車我幾乎有點抓狂。但是沒辦法。大概在江華的時候,我發現眼前的過道處有個年輕的夫婦,那女的肚子挺著,直接告訴我她是個孕婦。我立馬站起來把位置讓給了她。其實我真的以為自己坐與不坐都無所謂,我倒是喜歡在車廂里走走。過了一會兒,這個孕婦的老公就和我聊起來了。事實上這怎么看都是孩子。他告訴我他老婆肚子的孩子5個月了,發現畸形了,不想要了,鎮里縣里不做這個手術,說是必須要省婦幼保健醫院的證明。慢慢的他告訴我他們都25歲了。他一個人在廣東打工,聽到這個消息就回來了,好是煩躁。看上去他們的生活很貧困,穿著給人多少有些土。他說他們被醫院給折騰的,這次也是第一次去長沙。看著座位上的那個女人感覺像是30左右了,皺紋也有了,皮膚黑暗些,穿著好是過時。但是還好,她倒是顯得很積極,也沒有給人自卑的印象。他老公真是個孩子,穿著真是孩子的衣服。還好他還不嫌棄他老婆對他挺照顧的,感覺家里面他老婆當家。半夜到長沙后,他找住處問我建議,我就說你們就去肯德基待會兒,天亮了再去醫院。他們還不知道醫院在那里,我就有手機查查告訴他們,告訴他們注意自己的財物安全。他還在抱怨著醫院為什么不把需要的東西說明,他什么也不懂在這里折騰著,他不能向任何人求助他也不知道向誰求助。可是我也真的幫不了什么。
5點半的時候我就坐車回去了。大概在什么地方上來5個女孩和一個男孩。通過他們的言語顯然是剛泡吧回來,還有些酒味。他們就是一群孩子。多少這個時候車上還是有很多乘客的。他們還是在那里瘋癲的high,偶爾還吐吐酒,說著說到他們說還要去上課,突然說到那個酒吧里面有幾個他們的同學在那里陪酒做小姐,聲音好大,完全把我們七八個當透明的。說什么臭啊,什么漂亮……感覺他們真的不像學生。聽得出他們逛夜店很多次了,幼嫩的臉上散發著多少我都沒法想象的現實。這個時代的學生怎么了?我們開放到這個程度了嗎?
一天的時間里見到這些女孩讓我想了很多。工作對年輕的一代太重要了,而且這個工作不能像過去那樣只要有地種就可以了,也不是有體力活就可以的。現在需要的是可以讓這些年輕人安家過上幸福生活的啟發追求美好未來的工作。今天的中國依然存在孩子的出生決定未來的現實必須改變。政府的服務設施服務工作也確實只聽見下樓聲響不見人下來。改變的要做的真實太多了。其實一個細節后面都是百姓的奔波……多少見了讓人感慨萬千。我也認為現在孩子都是迷失的一代,貌似過得很是充實其實內心都是空虛的。整個社會被物欲給攪渾了,沒有了信仰甚是可怕。日前爆出的靈修班更是讓人瞠目結舌。這幾個女人的后面隱藏著現實中國的痛楚也反映著改革的困境。正如有的學者所言以前我們是摸著石子過河,現在不能了,中央應該在高層次為未來中國做好規劃。胡錦濤書記也說過不折騰,然而沒有一個規劃,再折騰就不能避免了。而且折騰果真發生在這個時候的話就是個災難。三個女人后面的中國看來必須得讀懂……
我的惆悵一下子多了起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