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是當今中國改革旗幟
——文韜論政之改革方向
改革是個系統工程,在中國有不少所謂的“頂層設計者”,因為他們沒有一個是商鞅、沒有一個愿做譚嗣同,不愿為改革而死,不能為祖國而亡,而很多人是有著國際背景的,可謂居心不良。因此,在中國任何改革家沒有準備為改革而犧牲生命的決心是不可能取得中國改革的勝利的。目前,當今的中國正面臨著新的方向選擇問題:是走共同貧窮的假共產主義歪路?還是走貧富分化的資本主義邪路?我想,這都不是大多數中國人民的選擇。那么,中國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道路?答曰:中國應該走上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正路。共同富裕是改革的目的、是共識,在此不再論述,下面就社會主義之路進行論述。
社會主義的本質這一根本問題。什么是社主義一直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改革我國當前社會經濟問題所邁不開的一個坎。如果連這個問題都沒有弄清楚,那何談建設社會主義?何談社會主義改革?其實社會主義的本質我前面已經講述過,現在稍加論證。我們知道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存在且延續是有兩個生產帶來的結果即:人類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人類自身的生產。我們給人類社會劃分階段,給文明社會定性必須從這兩個生產來定義。首先,來看人類的自身生產,這是人類任何時期都存在的,是人類的生產的共性,一般性,也是人類生產的自然屬性,不能作為劃分標準。其次,來看人類的物質資料的生產,這是人類的社會得以延續的物質保障,是社會性的,是人類社會區別于其他動物社會的根本,是特性、是區別、是特征,可以作為標準。但是人類社會的物質資料的生產又是一個復雜現象,我們如果僅限于某一時期: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我們是看不出來的,我們必須站在人類整個文明史的發展河流之上才能看出人類文明社會各個時代他們之間的區別。人類社會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是變化,是多樣的。就生產的內容來看是形式多樣的:有生產小麥的農業,有生產牛羊的牧業,有生產樹木的林業,當然還有工業,所以有人給社會下了農業社會或是工業社會的階段標準,這些當然是片面的。但是在不同的時期,一定階段,還是有規律可以尋找的。如在文明社會的早期,奴隸社會時代,那時奴隸是社會的主要生產工具,因此,追求奴隸的多少成了當時社會地位的標準,最終形成奴隸是社會財富的象征,當時的社會物質資料生產形式很多,有農業、牧業、冶鐵業等,但是他們最終還是以占有奴隸為根本特征,因為奴隸那時還是行業的生產者。最后奴隸主么不是以擁有多少糧食(產品)為標準,而是以擁有多少奴隸為社會財富的標準,其實質是擁有奴隸的目的是為了擁有更多的奴隸,從而擁有更多的社會財富;在奴隸主看來,他們擁有并進行奴隸生產的目的是獲得更多的奴隸,這才是奴隸社會的經濟的本質所在。同樣,在封建社會,土地兼并的過程其實質是地主通過擁有土地,從而不斷通過自然經濟創造財富再購買或兼并更多的土地的過程,地主們生產的小麥其實不是為了生產小麥,而是為了獲得土地這種生產要素,最終形成土地生產土地的土地經濟;同理,資本家的生產不是為了產品,而是為了剩余價值,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本--這種生產要素,最終實現資本生產資本的資本經濟形態。而在將來的社會主義社會,是以知識生產代替資本生產的知識經濟社會,在這個社會里,知識就是財富,知識是生產要素,知識生產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因此,社會主義社會里,知識生產知識的知識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基礎經濟,是為社會主義的經濟的本質所在。
社會主義經濟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經濟。知識經濟和資本經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經濟體制,他們和所有制無關,和計劃與市場無關,他們是生產力發展到不同階段的歷史產物。社會主義社會之所以比資本主義社會更先進、更高級是因為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是知識經濟,是比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即資本經濟更加高級的一種經濟形態。列寧曾經論證到:帝國主義即壟斷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最高階段,這就說明當時資本社會的是處在最有生命力的時代。也正因如此,資本主義社會必然有一個最低的時代即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即資本經濟瓦解的時代,資本經濟瓦解的結果必然是被知識經濟所代替,從而進入新的社會即社會主義社會時代。
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正確的光明的大路。當我們弄清楚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這兩個問題,我們就能明白為什么說中國改革的方向是社會主義。因為社會主義本質告訴我們社會主義社會是知識生產知識的知識經濟社會,在那里,生產力高度發達、物資資料極大豐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那么在這里筆者可以給社會主義社會下個定義:社會主義社會是一種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人的自由發展為條件、階級消亡為特征、共同富裕為結果的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自由平等的美好社會。同時,社會主義之所以是一個正確的光明道路,還有因為社會主義社會能夠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特別是經濟危機、貧富分化問題。向任何先進的社會一樣如:解決奴隸社會的弊端是用封建社會的經濟的優勢代替奴隸經濟;解決封建社會的土地經濟弊端是用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經濟的優勢來化解,同理,用社會主義的知識經濟來化解資本經濟的弊端是一個徹底的辦法。同時,由于知識經濟的特殊性:知識經濟的載體是人類本身即知識化的人,在一個都是智者(個人聯合體)的社會里,當然能夠實現共同的富裕(這一點要論證的化,這需要寫一本新的政治經濟學了),因為這將是一個大同社會,是一個共產的社會。
這樣的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是當今中國的改革方向。「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