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航空母艦在天上飛的說開
——改進中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勢在必行
全國高校2012年藝考招生考試面試現場會上,部分考生在基礎文化知識方面的回答讓人大跌眼睛,有考生竟然說航母是在天上飛的,還有的說是在水底游的。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當今學校里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現狀,這種常識性的東西是小學生都應當掌握的,可為何到了高中還是一無所知?這跟我們學校里不重視這方面的教學密切相關。
為何不重視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跟學校的評價有關,這類副課期末上級是不檢查的,而語數則是要考要排名的,于是有的老師把品德與社會課移用了,整本書在期末用幾節課一下給解決了,想想這有多大效果?另外現在的品德與社會的教科書的編排也有一些問題,里面填空的內容多,信息量明顯不足,沒有廣博的知識還真上不好這本書。書中有些觀念也落后了,不符合當今社會的實際。所以作為教師要創造性地用好教科書,修正書本上的過時觀點,同時補充書本上沒有的東西,這也是上好品德社會課的重要前提。下面我就個人的教學體會談談如何改進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
這學期教六年級下冊的品德與社會課,教材分為四個單元,分別是“我們愛和平”“為了美好的生存環境”“直面災難”“飛向明天”,主題都很有意義。第一個單元已經上完了,我想重點談談這個單元是如何上的。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我們愛和平,反對戰爭,第一課是“不平靜的世界”,講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的破壞,還略講了伊拉克戰爭,說明因石油和水源也引發了無數戰爭。書本沒有深入講兩次世界大戰發生的真正原因,這個我認為當重點講一講,說明隨著各國經濟軍事的進一步發展,世界各帝國主義國家必然會重新瓜分世界,搶奪資源,于是靠戰爭來解決。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曾一度稱霸世界,二戰后則美蘇爭霸,以蘇聯的解體、美國的獨霸全球而告終。教材有明顯的親美傾向,在伊拉克戰爭中沒有提及美國的入侵,其實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中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借口完全是子虛烏有,目的是美國為了伊拉克的石油能源控制伊拉克。反觀教材在“攜手共創和平”這一課里對美國的“9.11”事件深表同情,說打擊恐怖分子是各國人民的共同義務,殊不知這些恐怖分子是美國的侵略給逼出來的,他們有這個恐怖反擊的權利。已有越來越多的資料披露,為了打擊所謂的恐怖分子,“9.11”其實美國當局的苦肉計,目的是為入侵阿富汗找借口。現在美國大兵陳兵阿富汗,在戰略上威脅我們大西北的安全。2009年夏天在新疆發生的暴亂事件就是發生在美國入侵阿富汗后,那時好多“精英”還跟在美國的輿論后面叫好……
所以在講到課文中的這些戰爭事件中,我會提出與教材不一樣的觀點,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認清戰爭的本質,當然還要結合當今的現實進一步補充。如去年美國、法國等國的入侵利比亞事件,現在的敘利亞事件,還有即將發生的進攻伊朗事件,講明這些戰爭對中國的負面影響。帝國主義侵略的本性是改不了的,他們的目的就是劍指中國,肢解中國,圍困中國,直至直接出兵侵略中國,這是他們一以貫之的戰略目標。他們肢解前蘇聯的目標已經達到,對中國的圍攻正在加緊進行。當今的軍事戰爭分為隱形的和顯性的,隱形的其實早已展開了,在經濟戰、信息戰、輿論戰、生物戰等方面,美國完全掌握了主動權,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經覺醒,世界和平不是要求我們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只有積極備戰,以戰止戰,世界才有可能長久和平。在中國的南海、東海問題上,我們國家現在還在克制,我想有一天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會收復被周邊小國侵占的領海、島礁的。
為了把兩次世界大戰講得詳細點,我在溫嶺圖書館里借來了一本書:《兩次世界大戰中的經典戰役》,邊看邊講一點給學生聽,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同時要求學生多關心國際時事,多看看新聞聯播中的國際新聞。另外我們老師也要多多上一些愛國主義網站,接受各種新的觀點,如品德書中把中國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說得有多好,其實這是跟在帝國主義屁股后當跟班,對于這種假維和中國還是退出為好,再如中國海軍索馬里護航也是沒有意義的事,海盜照樣打劫中國船只,中國的海軍威望要靠打出來才能不戰而使海盜望風喪膽,南海、東海等著我們的海軍去收復。書中還講到諾貝爾和平獎,我對學生提到了美國的現任總統奧巴馬也曾獲得過此獎,中國的牢改犯劉曉波也被授予此獎,分裂分子達賴也獲得過此獎,這是什么樣的組織和人在操縱諾貝爾和平獎?所以中國人不必太注重這個諾貝爾獎,它已失去了公平和正義。其實現在的聯合國也被美國操控,一些小國迫于美國的淫威而不敢在聯合國上投不同意見的票,這次聯合國有關制裁敘利亞的決議案中好多小國家都倒向了美國,只有中俄等少數國家投了反對票。所以在書中介紹有關聯合國的常識時我就有意識地介紹了聯合國的作用,說明它不是萬能的,有些方面作出的決議甚至是錯誤的,攻擊利比亞的聯合國決議就是錯誤的,當年朝鮮戰場上我們還出兵跟“聯合國軍”交戰呢。
品德與社會課當然需要一些感性的東西學生才更喜歡,如播放一些多媒體課件,這方面我們要多加強,會起強烈的情感渲染作用。有條件還要組織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使知與行統一起來。總之,要使我們的學生連航空母航到底在天上飛還是在水下鉆都搞不清楚是不行的,要切實改進思想與品德課教學軟弱無力的現狀,德、智、體全面發展,德育是先行的,此德育課程要責無旁貸地擔當起教育的重任,為國民的素質提高盡我們一份綿薄之力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