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共產主義的特點之三就是生產是人的生命活動
——世界共產主義探討(7)
資本主義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把生產變成賺錢的工具!
生產是什么呢?生產就是從產品的角度看的生產勞動。勞動首先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是人把自然物質變成自己的生存資料的活動過程。“如果整個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從產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表現為生產勞動。”勞動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活動,因此,生產勞動就表現為人的生命活動。
生產一般指的是一切時代有某些標志是共同的,有某些共同的規定。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闡明的勞動過程就是適合于一切時代的生產一般。“如果不存在生產一般,那么也不存在一般的生產。生產總是一個特殊的生產部門——如農業、牧畜業、制造業等——或者是它們的總體。”按照自然規律,生產直接是消費。兩重消費,主體的和客觀的:個人在生產過程中發展其能力,也就在生產行為中支出和消耗這種能力,同自然的生殖是生命力的一種消耗完全一樣。第二,生產手段的消費,生產手段被使用、被消耗,這就是生產的消費。因此,生產行為本身在它的一切要素上也就是消費的行為:我們平常說的消費指的是生活資料的消費,這種消費從自然規律看也直接就是生產,這種生產正如自然界中的元素和化學物質的消費是植物的生產一樣。例如,營養是消費形式之一,人類吸取養料就生產者自己的身體,這是明顯的事。對于以這種形式或那種形式從某一方面生產人類的每一種消費形式都可以這樣說,例如穿衣、住房等就是這種消費的形式。因此,日常的生活消費就是人的身體的生產。由此可見,生產直接就是消費,消費直接就是生產。
消費與生產之間的同一性表現為三個方面:一,直接的同一性:生產就是消費;消費就是生產。消費的生產。生產的消費。二,每一方表現為對方的手段,以對方為媒介。這是作為它們的相互依存表現出來的;這是一個運動,它們通過這個運動彼此發生關系,表現為相互不可分離,但又各自處于對方之外。生產為消費創造了當做外在對象的物質,消費為生產創造了當做內在對象、當做目的的需要。如果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如果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三,生產不僅直接是消費,消費也不僅直接是生產;并且生產不僅是消費的手段,消費不僅是生產的目的,——就是說,不僅每一方都為對方提供對象,生產為消費提供外在的對象,消費為生產提供觀念的對象;兩者的每一方不僅直接就是對方,不僅媒介著對方,并且,兩者的每一方當自己實現時創造對方,把自己當做對方創造出來。消費才完成了生產行為,因為消費使生產最后完成其為產品,因為消費把它消滅,把它的獨立的產品形式毀掉;因為消費使最初生產行為中發展起來的志向通過反復進行的需要達到完美的程度;所以,消費不僅是使產品成為產品的最后行為,并且也是使生產者成為生產者的最后行為。另一方面,生產生產著消費,因為,生產創造出消費的一定方式,其次,因為生產把消費的動力、消費能力本身當做需要創造出來。
如果說我們把生產和消費當做一個主體的或者許多個人的活動,他們無論如何總還是表現為一個過程的兩個因素,在這個過程中,生產是實際的出發點,因而也是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但是后者是現實的出發點,因而也是它的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是整個過程在其中重新進行的行為。個人生產了一個對象,因消費了它而再回到自己身上,但是他是作為從事生產的個人,把自己再生產著的個人的。所以,消費表現為生產的要素。
人類作為自然界的生物,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就是這樣永恒的進行生產和消費的運動,這種運動表現為人的生命活動!
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由于生產者和生產資料的徹底分離,由于勞動的異化,由于資本家把生產和消費變成賺錢的工具。因此,這里產品一經完成,勞動者對產品的關系就是一種外在的關系,產品回到勞動者手中,要看勞動者對其他人的關系如何。勞動者不是直接掌握產品。在產品和勞動者之間插進了分配,這個分配,通過資本主義的生產規律決定著勞動者在產品世界中的份額,因而插在生產和消費之間。這樣,資本主義就直接破壞了自然規定的生產和消費的直接同一的運動規律。因此,共產主義就是要恢復生產和消費的直接的同一性!
資本主義把生產變成用錢賺錢的工具,就是把人的生命活動變成賺錢的工具。這種丑惡的、反動的、喪失人的本性的賺錢活動,給少數資本家階級造成了富裕,給大多數勞動人民造成了災難,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因此,世界共產主義就是要消滅把生產變成賺錢的工具的活動,要恢復生產和消費的直接同一性,讓全社會的人民都按照自然界的規律實現自己的生命活動。
勞動者2012年3月16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