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何處去
當今世界,風云變幻,世界正處在巨變的前夜。中國也處在關鍵的十字路口。問一聲:中國向何處去?
中國向何處去?人們的思想是分裂的。這種分裂是極其可怕的。
人們思想的分裂首先在于選擇何種社會制度的分裂。中國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走真正的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社會主義名義下的資本主義道路?這一原本毫無爭議的問題,現在竟有不同的認識甚至對立得很嚴重。這是資產階級與人民群眾對立的表現,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政治思想和精神文化工作的失誤造成的。其實這個問題早已被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明確的回答過,那就是中國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幾世幾代貧窮與落后、被侵略和屠殺、付出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是后世人應該遵循和繼承的寶貴的經驗教訓和精神財富。
人們思想的分裂在于選擇何種經濟制度的分裂。其一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選擇;其二是按勞分配和按資分配的選擇;其三是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選擇。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是發展和調節經濟的手段,要用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標準選擇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絕不是因計劃經濟或市場經濟來改變社會發展的方向或政治制度,市場經濟更不是改革的方向。當人們的思想認識、計劃的能力和管理水平、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的階段執行計劃經濟的條件不成熟,有必要實行市場經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理論的發展、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步過渡到市場和計劃相結合,最后發展到計劃經濟。市場經濟是經濟發展的低級階段,計劃經濟是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市場經濟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的私人占有制使資本壓榨勞動,造成剝削和貧富分化。市場經濟是腐敗的制度根源。永遠不可能有完全的市場經濟。人類發展的方向是公有制。公有制和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特征。必須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堅持按勞分配,大力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和價值規律,改進公有制經濟管理水平,堅持在一定階段以市場經濟為有益補充,最終過渡到科學的計劃經濟。
人們思想的分裂在于確立何種指導思想的分裂。要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關系。毛澤東思想是長期指導中國社會發展的旗幟和綱領,鄧小平理論主要是具體歷史時段的具體策略。堅持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自覺遵循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規律,堅持完善和發展以人人負起責來為根本要求的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經濟按比例有計劃的發展。
人們思想的分裂源自于精神世界的分裂。決定世界的是人,決定人的是人的精神。必須用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教育人,大力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和思想覺悟,改善人的精神世界,讓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成為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保證。改革開放以來,人的精神世界的墮落是巨大的,極其顯著的,并且還將繼續加速墮落,經濟成果或許根本無法與之相比。
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歷史的必然。中國當前的命運取決于人們的覺悟、中國共產黨的性質、資產階級與人民群眾的力量對比。
中國面臨的形勢很嚴峻。中國特色是什么?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征和基本要求是什么?中國共產黨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大力總結研究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反思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問題,認清方向,引導和整合人們的思想,引領國家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