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衰與憂患
社會上來自一直存在著兩種思想傾向,一種是唱衰,一種是憂患,
唱衰與憂患在表面上有很多類似之處,其實有著根本的不同,表面上的相似之處,是都在說這個國家不好的一面,看似都是悲觀的,但憂患派在悲觀中是蘊育著希望的,也就是現在盡管多么多么的糟蹋,但是如果現在改變是有希望的。
但唱衰派的論調則是絕望的,也就是從根本上已經決定不行了。
中國需要憂患意識,但絕不需要唱衰,唱衰從本質上是一種起哄行為。
中國一直有人在唱衰,但是并沒有成功,這是因為中國一種有一批深具憂患意識的時代英杰,他們會促使中國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改變。
唱衰主要來自于敵人,而憂患的主要是自己人,唱衰的人其實是想將中國真正的做衰,而憂患之上是希望中國能夠擺脫危險,防范危險。
在西方國家流行了很多熱捧中國的書,比如《當中國統治世界》、《美國將成為中國的奴仆》這些書籍我們往往將之稱為“捧殺中國”,其實他們根本不是在捧殺中國,而是從渲染中國的強大中來激勵他們本國人的憂患意識。
唱衰中國的人從本質上是希望中國變壞的,而憂患中國的人從本質上是希望中國變好的。
唱衰中國人往往是從敵人那里吸收營養,而憂患中國的人則是從內部發現問題。
唱衰中國的人很多可以得到一筆可觀的經費,而憂患中國的人則往往是自帶干糧
唱衰反而更能激起中國的憂患意識,而捧殺也讓我們看清了我們的優勢。
唱衰派與憂患派雖然有時候說著相同的議題,但是細心人從他們的語氣中看出問題,而且不會將兩者混一起。
唱衰派嬉皮笑臉極具娛樂效果,因此往往成為大眾媒體的寵兒,而憂患派則嚴肅有余、活潑不足,很多時候只能自說自話,有時也被嘲笑為“杞人憂天”。
唱衰派的路子很簡單,其實就是將人類共有的缺陷或是世界同時都面臨的問題,反復渲染成中國獨有的危機,或是將一些階段性問題說成長期性問題,或是將一些局部問題放大幾百倍,其實這些問題都是明眼人都能看到的,都是些表面問題,不用你唱,別人其實也知道。
而憂患派則往往喜歡揭示深層次的危機,喜歡發掘那些已經嚴重存在但人們仍舊渾然不知的問題,他們比平常人想的更多、看的更遠,分析的更深,他們不但發現問題,也能指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他們指出這些問題背后的含義是“只要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們就有希望”。
唱衰者告訴你,這已經是中國末日,而憂患派則認為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未來仍然是光明的。
無論如何,中國需要憂患意識,但唱衰無益,正確區分了唱衰與憂患,也就是知道了誰在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自己人。
高連奎 經濟學家 《中國大趨勢:中國未來十年》作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