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優體系還是競劣體系——中國未來的改革模型
作者:猴王 來源:猴王博客
一、競優體系和競劣體系
二、關于國企私有化和壟斷的問題
三、金融體系改革概述
四、醫療和教育體系改革概述
一、競優體系和競劣體系
一個國家能否強大,和這個體系是競優體系還是競劣體系有關。我國近10年,到現在基本上已經完全是一個競劣體系,只有拍馬送錢送美女的能夠上,有能力的上不了。為什么現在茅臺這么貴?為什么現在KTV里面這么多美女?為什么藝術品這么貴?這個也就是為何現在很多人感覺到很累的原因。因為大家都在拼爹,不是你有多大本事,是你爹有多大本事。假如我爸是前總理,我可以操控我國的金融系統。假如我爸是現總理,我就可以去做XX集團董事長。拼爹的時代會導致整個社會體系的塌陷,把年輕人的上升通道全部被堵住。
不過現在中國還沒有全部爛掉,為何?因為現在這個社會是拼爹,還不是在拼爺爺。等到10年后是大家靠拼爺爺的時候,也就是要改朝換代的時候了。說句實在話,拼爹的這群人的爹還是有點能力的,一旦他們的小孩這群人進入整個社會的頂層,那么底層就會爛得不成樣子。所以我們還有救,關鍵在于改革整個社會的選擇體系,要把整個體系改成一個競優體系。
如何改成一個競優體系?那就是要打開年輕人的上升通道。官僚體系內部必須進行改革:地方層面可以在保證共產黨控制的情況下進行一定程度的民主試點;另外保證中央集權,中國在成為帝國之前,中央集權這個體制不能變。然后中央層面要改變考核模式,比如對于各個部門要有一定的以民意和績效為導向的考核體制,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用能人。假如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負責的話,那就是競劣體系。比如衛生部在未證明疫苗安全的情況下給全國幾千萬小孩打國外進口的疫苗,正常情況下此人應該要掉腦袋的,也許海外留學的經歷幫了他吧,有美國人撐腰確實不一樣。假如這幾千萬小孩在15年后發覺自己無法生育小孩,那么是把衛生部部長連誅九族呢還是誅十六族?(廣州自來水漲價聽證會是在漲6毛還是漲7毛之間選一個,那么我們也就在這兩個選項中選一個吧)到時可以全民投一下票,美國人不是喜歡民主嗎,這個就是民主。
這邊說到民主,我又要說了,美國人說俄羅斯的民主選舉不行。我前面就分析過美國的選舉,全球民主國家中,美國的選舉制度最不民主,俄羅斯是最民主的。為何?因為俄羅斯是一個人一張票,美國不是,美國是選舉人制度。我解釋一下什么叫做選舉人制度,你這個政黨在這個州選舉獲勝就獲得這個州的全部選舉人票。我打個比方,兩個州,人口各都是8000萬,A黨在第一個州勝B黨800多萬選票,B黨在第二個州勝A黨80萬張選票,結果如何?A黨和B黨打個平手,但是實質情況是A黨應該是整體贏B黨720萬選票。美國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這樣的間接選舉制度?為了操控,因為50多個州大部分是明確的是哪個政黨的票倉,只有幾個州不確定,所以控制成本很低,只要控制這幾個州的民意就可以了。就像臺灣選舉,當宋楚瑜的這些少數成為決定勝負的時候,只要控制住宋楚瑜就決定了臺灣選舉,這個就可以和大陸進行談判,所以臺灣誰做總統不是臺灣老百姓說了算,是中國大陸和美國籌碼交換的結果。
二、關于國企私有化和壟斷的問題
關于國企私有化,很多人的理由說是因為壟斷,其實都是胡說八道。既然是因為壟斷,就應該打破壟斷,而不是國企私有化,國企私有化只是說把國家壟斷變成資本壟斷。
茅于軾這種豬頭就會混淆視聽,我們應該做的是放開行政管制,讓民企進入一些非戰略領域,讓民企和國企形成競爭,自然淘汰一些效率低下的國企。假如僅僅是國企私有化,結果就是壟斷還在,但是從國家壟斷變成私有資本壟斷,其實壟斷沒有被打破,只是歸資本得利了,結果更爛。
所以后面要放開一些領域的準入機制,對于戰略行業要合理配置,比如石油行業,煉油和儲備領域國家控制,但是銷售和流通領域就要放開。但是放開的過程中一定要限制外資進入,一些非戰略領域外資可以進入,簡單說就是要設置進入審核機制。美國這方面做得比較充足,比如你去美國開個100平米以上的超市試試看?超市也是美國的戰略行業,因為超市能控制一國的終端價格體系,所以是戰略行業。大國中只有中國是放開的,大城市全是國外的超市控盤,結果價格貴而且還壓榨供應商,還導致國家無法控制終端價格。
三、金融體系改革概述:
關于金融系統,我國將來的長期方向應該是金融體系在政治能夠介入主控的情況下市場化,但是一定要有行政約束力,千萬不能讓金融體系綁架了整個國家。美國現在的問題就是金融獨大(美國的立國之本是:農業、科技、軍事和金融),結果美國被金融綁架(也就是被猶太人綁架),美國這個帝國的興起和衰弱都因為猶太勢力。【可參考《何新:中國古代為何未能發育出資本主義制度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107/246273.html》:從文藝復興以后的歷史看,當時的歐洲,猶太金融資本流向哪里,哪里的資本主義就蓬勃發展起來。而當其撤出的時候,那里的資本主義就衰退下去。從意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到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其興起與衰落都與猶太金融勢力的進入與退出直接相關。在17世紀后期(1688年),猶太金融資本隨著荷蘭親王威廉(曾任荷蘭執政)的“光榮革命”,由荷蘭進入英國,于是英國崛起而成為“日不落”帝國。當荷蘭和英國的猶太金融勢力來到美洲大陸,美國資本主義也就神奇地在二百年內突然崛起了。近代猶太金融勢力的遷移和流動,是近代世界史上大國興衰及資本主義產業革命的真正原因!】
也就是說我們的央行一定要在政治局的直接管制之下。中國短期內不能金融體系開放,先要做好基本功課,首先需要更改貨幣發行模式,另外在資本市場要形成高風險和低風險市場的匹配,并且以國債作為主要定價基石。說白了就是要建立一個巨無霸的國債市場,這個就是一個穩定器,它決定了資本的成本,這樣就可以利率市場化,也給社保基金、保險基金、醫療保險基金、民間資本提供了一個蓄水池,高利貸自然就被消滅了。但是這個過程至少需要3-5年,所以短期內不能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一定要我們的金融體系成熟后才能這樣做。另外在這過程中一定要形成一個行政快速介入的機制,就像歐盟那樣,否則容易造成資本的勢力綁架整個國家。
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國的貨幣發行模式很關鍵,發行機構一定要國家的政治勢力控盤,否則就容易被猶太勢力綁架整個國家。歐盟的“貨幣發行模式”比較適合我國的集權國家的模式;美國的“債券市場模式”比較值得借鑒,作為我國的債券市場的模型。中國的央行一定要置于政治局的全控之下,央行必須服從于政治,假如央行脫離政治,國家就會被金融勢力綁架(美聯儲是私有而非國有機構)。
然后來看中國的股市,現在股市的改革方向是對的,應該確立股市是有巨大風險的,也就是要有退出機制,同時放開IPO,當然做PE的就很有意見,但是這個是國家的大方向。只有讓股市回歸競優體系,而不是競劣體系,這樣股市才是一個良性市場,要讓垃圾股發行失敗同時在市場上的垃圾股被剔除,這樣才能完成股市的一個良性循環。就是你要能夠看懂財務報表看懂這家公司所從事的行業,你才能投資這家公司股票,這樣才是良性循環,看不懂的股民可以投資基金,通過基金去投資股市(中國現有基金的這種結構是有問題的,基金虧了但是基金經理賺錢了)。然后大量避險資金去債券市場,比如社保基金等等。
另外我國后面的所有的金融改革和金融發展,都必須以貿易和實體經濟為基礎,為這兩方面服務。大量的金融創新千萬不能搞,因為美國就是被猶太勢力的金融創新綁架的。比如貨幣互換,很多人可能對于貨幣互換不理解,我這邊從貿易這個角度闡述一下貨幣互換的必要性。假如A國從B國購買商品,B國的生產商預計生產周期在3個月,雙方按照當時的匯率談的價格,那么B國的生產商就必須去銀行簽訂一份3個月的遠期匯率協議(簡單說就是做多B國的貨幣,因為假如后面B國貨幣升值,那么做多B國貨幣的收益就對沖了匯率風險)。同樣B國去購買A國的商品的話,A國的生產商也會做多遠期的A國的貨幣。假如A國和B國貿易平衡,那么A國和B國的貨幣匯率穩定,假如A國貿易順差,那么A國的貨幣就面臨升值的壓力,然后在升值的過程中,因為A國的貨幣競爭力減弱,導致A國的順差減少,最后達到平衡。這個就是貨幣匯率和貿易和貨幣互換之間的內在的貿易關系,這個都是出自貿易層面的。金融衍生品最大的危害就是他脫離了貿易,就像CDS,當它脫離了實體經濟后,必然會變成一頭吃人的猛獸。
所以我國在后面的金融發展中必須限制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創新,這個是美國的禍水,我們引進美國的先進的東西一定要看看,它是否真的先進。美國現在的金融體系綁架了美國,破壞了美國的立國之本,這個就是美國本土勢力和猶太勢力分歧的根本。另外在我國沒有完善整個金融和貿易體系之前,千萬不要做大規模的人民幣國際化,否則就是死路一條。
四、醫療和教育體系改革概述:
美國現在的醫療體系是比較合理的,小部分私立醫院面向有錢人,大部分公立醫院解決民眾的醫療問題,同時保險公司和醫療機構進行博弈,而不是老百姓和醫療機構博弈。這種模式比較合適,另外中國要把中醫這塊加進去,讓中醫主導整個醫療體系,西醫作為輔助。因為根據現在的情況來看,西醫慢慢要走到盡頭了,而中醫這套體系假如加以完善,那么國民的醫療開支會相當小,因為中醫的核心是食療,吃對了東西,很少生病。而發生突發性的疾病,比如腿斷了之類的,用西醫比較合適。所以我國要大力發展中醫,同時中醫是一門哲學,也是中國文化的傳承,而且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現在說到中華文化,大家感覺沒有抓手,其實中醫就是一個很好的抓手。
中國現在的醫療體系是使有錢人和沒錢人都涌向最好的公立醫院,結果有錢人就通過塞紅包來獲得更優質的服務。這個就是現狀,和我國現在的教育體系一模一樣。
中國現在的教育體系一方面是投入少,另外一方面是教育世俗化,小孩壓力太大。我朋友的小孩小學3年級,每天做作業要做到晚上10點左右。教育應該是一個神圣的領域,但是現在的教授素質太黑, 白天是 教授,晚上是禽獸,象我這種見過世面的銷售總監都感嘆:“太過分了,這幫畜生!”據說越是看起來正經的教授,越是色。
所以對于教育領域,一定要把研究教書和行政分開,研究和教書有一套升職通道,行政有一套升職通道。科研經費的權力雙方要制約,現在立項搞的費用,假如申請100萬,你不賄賂個50萬是拿不到這100萬的。而且很多申請的都是瞎吹的項目,我見的多了,現在很多教授最流行的行業術語就是:“包裝”。
所以教育體系和醫療體系后面一定要改,這個是執政的基礎,是共產黨政權合法性的基礎,這兩樣沒了,其他就無從談起了。
嘉央杰 2012-03-08 09:33:52
盧麒元《市場化與私有化》:沒有足夠的哲學功底,就不要妄言經濟學邏輯。妄言經濟學邏輯,不僅僅會犯教條主義錯誤,還有可能導致人民的苦難和國家的災難。 吳敬璉 先生和厲以 寧 先生被捧為中國經濟學界的泰山北斗,且為歷屆中國政府所倚重,他們的經濟學邏輯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然而,單純就經濟學水平而言,此二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哲學講究辯證,經濟學判斷從來都是相對的,或者說經濟學沒有絕對是非標準。再深入一步,經濟學研究的著眼點是度的問題,也就是所謂邊際效用問題。任何事情都存在局限性,正所謂過猶不及。
博主回復:盧麒元的說法還是把他們看作好人來分析的,但是實事可能正好相反,這兩人心壞了
Richard127 2012-3-8 09:54
好文。不過一點值得商榷:美國的醫療體系好嗎?我在美國,我的直觀感受是不好。具體比較復雜,暫時先不談。
博主回復:這個世界沒有完美方案,所有的都是妥協的結果,只是妥協中哪個方案更傾向于民眾。
比爾來比 2012-03-08 10:44:00
基本同意。支持猴王的愛國行動。但個人認為猴 王對 教授的評價太刻薄了些。哪個行業都有惡人和壞人。真正做學問的人你可能沒見過,或見得太少,而比較活躍的教授或社會知名度(非學術知名度)比較大的往往是善于鉆營的學棍,是披著教授外衣的害群之馬。真正做學問的人是很少拋頭露面的,更不可能是叫獸和畜生。當然,這也是當前的教育學術體制造就的,也是競劣體系造成的。因此,猴王的打擊面太大了些。在斯文掃地的時代,大家都是受害者,很難相信換了其他人當教授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建議少罵人,多反思其背后的原因。現在大多數沒有職 權的 教授和教師其實都是弱勢群體,他們的名聲已經夠糟糕了,猴王再推波助瀾的話,對整個社會的誠信建設是弊大于利。做為一個有頭腦的智庫首領,要有大局觀念和社會責任意識,不要以偏蓋全,也不要過于偏激。個人想法,僅供參考。
博主回復:這個問題我知道,我這么講的主要原因就是要讓國家重視這個問題,把研究教學和行政分開,假如不分開,這個問題無法解決的
Zsj1102111 2012-03-08 11:13:41
金融和能源領域也要讓民資進入嗎?那樣勢必會和其它行業一樣最終被外資控制。如今的民族資本都是有問題的,極易被外資收買。真到了那時,中國的命脈就完了
博主回復:戰略行業里面也有非戰略領域,比如石油行業,煉油和儲存這塊國家控制,銷售這塊可以讓國內的資本介入
猴王:中國要做棋手,不能做棋子——本周國內國際局勢分析2012030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