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同志們批評指正。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存在普遍聯系的,絕大多數是無形中沒有被人們所感覺的但卻相輔相成。讀懂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并不是看完他們的文字就能明白的,列寧說馬克思主義是人類全部知識的典范,只有全面的知識豐富的實踐才能真正的認識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真諦。
必須讓人類所有知識廣泛的發展,必須從實際出發。否則就不可能把事情做對做好,因為無法有正確的全面的認識。
要充分進行社會實踐和考察,充分認識現實社會,對社會方方面面認識越充分就越有價值意義,這是實事求是的唯一前提。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第一原則,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是讓人們進行實踐認識實踐。
只有實踐,全面的深入的研究社會才能長智識,才能正確理解書本理論。沒有實踐,沒有調查研究,書本理論越多越起負面作用。趙括、王明、博古就是這樣子。
古今中外的歷史、社會人文、地理、科技、都要看一看。這是同樣不可或缺的。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則要常常看看,基本功是不能丟的。
認識既要全面也要認清事物的關鍵,進一步認清關鍵中的主要方面。
不能借口實踐而不去研究理論,理論研究是必要的,馬克思恩格斯沒有去圖書館和書房嗎?
列寧指出:馬克思認為理論的符合于現實是理論的唯一標準。
但是任何研究必須是根據歷史事實,根據客觀現實,而不是主觀空想。
事實證明,左右機會主義都是空想幻想的主觀。
理論運用于實踐的時候要結合實際出發。而且認識論告訴人們,認識實踐是反反復復無窮無盡的。
人不見得何時何地都是正確的,往往是反反復復的認識。有時候還會忘記自己已經清楚的東西,后來又明白了,這樣反而是好事,加深了掌握理解能力。
有時候,看不懂的,或者看了就會忘記的,不用擔心擔憂,往往在繼續前進的過程中,會逐步懂得的。看似已經忘記的,會在無意識中增強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我也希望除聽講以外,你們還花些時間,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讀幾本。毫無疑問,你們在參考書目中以及你們圖書館里供蘇維埃學校和黨校學員用的參考書中,一定能找到這些主要著作。不過起初也許有人會因為難懂而感到害怕,所以要再次提醒你們不要因此懊喪,第一次閱讀時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讀的時侯,或者后來從另一方面來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會明白的,因為,我再說一遍,這是一個極其復雜而又被資產階級的學者和作家弄得混亂不堪的問題,每個想認真思考和獨立領會這個問題的人,都必須再三研究,反復探討,從各方面思考,才能獲得明白透徹的了解。你們反復探討這個問題的機會很多,因為這是關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問題,不僅在我們現時所處的這樣一個革命風暴時期,就是在最平靜的時期,你們也會每天在任何一份報紙上涉及任何一個經濟問題或政治問題的材料中碰到這個問題:什么是國家,國家的實質怎樣,國家的意義怎樣,我們這個為推翻資本主義而斗爭的黨即共產黨對國家的態度怎樣。列寧:《論國家》1919年7 月(列寧選集)第4卷第41—42頁
任何理論,科學原理是很關鍵容不得含糊的。
馬列就是這樣。但是必須經過人民群眾的實踐,一些具體情況具體做法具體過程是不同的,是需要細致從實際出發的。
附:
陳云語錄:
▲毛主席是中國革命的旗幟
▲最大的成績,就是我們黨培養出了一個領袖,我們選擇了這個領袖就是毛澤東同志。
▲現在除了極少數反動分子以外,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講我們的毛主席領導得好。
陳云評價毛澤東思想
開展群眾工作是目前地方工作的中心(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三日):
▲ 解決群眾切身問題的辦法,必須在群眾中去討論,到群眾中去找尋。因為只有群眾才真正了解他們自己的問題,只有在群眾中才能討論出在當時當地解決問題最適當的辦法。我們的地方黨部,我們的區委和黨支部,只有收集了群眾的意見,才能作出很好的決定,否則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毛澤東同志常講的那句話:共產黨員“每天都是民眾的教師,但又每天都是民眾的學生。”共產黨員要領導群眾,就必須首先向群眾學習。“三個臭皮匠,湊成個諸葛亮。”離開群眾,世上是沒有什么諸葛亮的。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擴大會議上講話(一九四一年九月十日):
▲ 毛主席是中國革命的旗幟。
中央在楊家嶺召開新年團拜會講話(一九四二年元旦):
▲中國共產黨成立20多年,經歷了各種嚴峻的考驗,有成功,有失敗;現在看來,最大的成績,就是我們黨培養出了一個領袖,我們選擇了這個領袖就是毛澤東同志。
要講真理,不要講面子(一九四五年五月九日):
▲個人有沒有作用?如果我否定個人的作用,那也是錯誤的。如果說,個人完全沒有作用,那我們現在還擁護毛主席干什么?我說個人有作用,有時還有很大的作用,這是有事實根據的。現在除了極少數反動分子以外,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講我們的毛主席領導得好。
怎樣才能少犯錯誤(一九四七年二月七日):
▲我們怎樣才能少犯錯誤,或者不犯大的錯誤呢?在延安的時候,我曾以為自己過去犯錯誤是由于經驗少。毛主席對我說,你不是經驗少,是思想方法不對頭。他要我學點哲學。過了一段時間,毛主席還是對我說犯錯誤是思想方法問題,他以張國燾的經驗并不少為例加以說明。第三次毛主席同我談這個問題,他仍然說犯錯誤是思想方法問題。
▲后來,我把毛主席從井岡山到延安寫的著作都找來看,研究他處理問題的方法。同時再次考慮,錯誤到底是從哪里來的?我得出一條結論,是由于主觀對客觀事物認識上有偏差。凡是錯誤的結果都是由行動的錯誤造成的,而行動的錯誤是從認識的錯誤來的。認識支配行動,行動是認識的結果。
我們應該收集反對意見。對于正確的反對意見,可以補充我們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不足。對于不正確的反對意見,我們要把它駁倒。愈是不正確的,就愈要把它駁得徹底。既然要批駁,就得找論據,這可以加深我們的認識。正確的意見往往就是由系統地駁倒不正確的意見而產生的。各種資產階級的、假馬列主義的錯誤思想,為毛主席的真馬列主義的正確思想的產生提供了條件。毛主席的著作都是采取這個辦法寫的。如寫《論持久戰》,他先收集速勝論和亡國論的論據,經過分析、批駁,得出抗日戰爭只能是持久戰這個正確的結論。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毛主席首先批駁只要研究一般戰爭的規律,或者只要研究俄國革命戰爭的經驗,或者只要抄用北伐戰爭的經驗,就可以解決中國革命戰爭戰略問題的錯誤意見,然后提出必須研究中國革命戰爭尤其是十年土地革命戰爭的特點、規律和戰略戰術的正確主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也是先批駁文藝是超階級的、文藝工作者無所謂階級立場的觀點,進而闡明了文藝必須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根本方向。所以,要做到交換,特別是要做到同反對自己意見的人、同其他階級的代表交換意見,首先要明確交換的目的在于能使自己對事物認識得更加完整。同時,要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立場上想一想,他們的意見是否有道理,凡是有理有據的都要吸取。但是我們有些同志,往往不喜歡同自己意見相反的人談話,互相交換看法,這是不好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