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金融危機+中國的現狀,難道繼續私有化還有理由?
最近,中國又要掀起一輪私有化的浪潮了,劍鋒直指還剩27%的國有企業。是政治局研究了由國務院執行?還是國務院擅自布局?人大吳邦國的中國不搞私有制還算數嗎?
如果說建國后逐步公有化的過程中,公有制有走向了過頭的地方,隨之平均主義變成了普遍。改革開放讓平均主義漸漸退出視線,隨之私有制也得到了極大地發展(雖然其中相當部分是公變私帶來的,而不是私的創造的)。總體形成國有、私有、外企都在競爭中求財求發展。但本質上國有的收入大部分進國庫,為中國的國有通過政府為民生所做的貢獻率肯定在后兩者之上;國有在國際上的競爭也為中國贏得了不俗的表現,外國資本家嘆息,這對中國有什么不好?
憲法確定的是公有制為主體,內容部分確定的是關系國計民生要堅持公有制。但恰恰關系民生的房地產開發并未有堅持住原則,致使房價飛上了天。及造就了地方的第二財政,又造就了中國首富中占一半的行業,是誰托起了房地產大富豪的誕生,百姓,還是百姓。可憐的是共和國第二茬倒霉蛋從此產生,該買房成家卻已買不起房了(第一茬倒霉蛋是該讀書時沒好好讀上書),這不會又是公有制的罪過吧?
說到根上,是自由市場經濟忽悠了中國,忽悠了民生的看病、上學和住房。
問題還沒解決,鐵路、通訊、銀行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領域又要國退民進了,實質就是公退私進,公退外進。沒有堅持國計民生公有的原則,住房飛上天的屁股還沒擦干凈,新的折騰又要開始了。
重慶探索深得大得人心,是對科學發展觀的最好詮釋,也是解決世界性難題的探索,為什么就有人不高興,不舒服。
20年多年前蘇聯搞私有化,國家從一個超級大國淪落成一個金磚四國,至少是世界第二,卻要為重返第五而奮斗,普京無懸念再次當選總統,再次宣布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的方向和路線在民眾中失敗。
4年前,美國金融危機讓全世界埋單,宣告自由市場經濟破產,但華爾街該賺的照賺,多數人被華爾街傷害的人,卻是更下一層。占領華爾街的1%和99%運動,即宣告自由市場經濟的破產,也宣告私有制的極而否泰,私有制的終極就是1%和99%
今天的中國蕭墻內,面對蘇聯解體的衰落,面對華爾街的金融危機,面對中國房地產業的私有和自由市場經濟惡果,私有化居然還如此深的某些人的魂牽夢繞,甚至到了不私有,毋寧死的癡迷境界。
這到底算什么?連點理由都不給,就還要繼續私有化。
別提什么黨性了,也別假模假樣的執政為民了,連如此大事件都沒點警醒,良知和正直都在哪里呢?
人心被閹割,民意被欺騙,人民被扔一邊,東家的財產管家隨意變賣,善始亂終難道真要變為現實?
是想像蘇聯解體呢?還是想有一天也金融危機呢?是三座新大山繼續升高呢?還是1%和99%在中國也成為終極呢?
圖窮匕首見,蕭墻禍已起,這是不爭的事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