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的回歸的中國意義和世界意義——驅惡揚善
沉寂了多年的雷鋒今年異常火熱起來,人們不由開始重新思考雷鋒精神的實質及現實意義。雷鋒曾經作為毛澤東時代的道德楷模體現了毛澤東時代極其獨特的文化現象和社會特質,永遠存留在中國人民的心中。中國人民從內心懷念雷鋒即他生活的年代,從內心呼喚雷鋒的回歸。今天重提雷鋒,贏得了人民的歡呼和強烈反響。這也預示21世紀中國社會的重大轉變。
雷鋒精神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首先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民文化——狹義文化:舍生取義(忘我精神)、扶弱濟貧、除暴安良、驅惡揚善。其次它是有別于西方文化的東方文明和東方道德的體現。第三它是社會主義道德文化的體現。同時,它 也是個人生境界的升華和人生幸福真諦的追求。在人民看來,雷鋒是善的化身和善的使者。但同時他又是一名愛憎分明的戰士。雷鋒精神中最實質的內涵的是驅惡揚善。于是雷鋒精神的回歸就具有了更加廣泛的中國意義和世界意義。
雷鋒精神的中國意義。
作為人類社會,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中是善惡并存的,人們心靈中也是善惡并存的。人類不斷的努力和追求的就是要通過改造世界和自我革命——驅惡揚善。中國歷史上無數的政治家、知識分子、仁人志士通過無數次的革命、改革、尋找發展道路、文化建設和自我努力致力于這一目標。 毛澤東畢其一生的努力和追求的也是如此。因此毛澤東思想和雷鋒精神是心心相通的。私有制是萬惡之源。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便是驅惡揚善的一種政治努力。雷鋒精神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和文化的產物,體現了驅惡揚善的的一種道德和文化的努力。
中國傳統中的俠客現象和俠義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人民文化。在階級剝削壓迫的不平等的社會中,罪惡橫行。揚善作為維護階級統治和緩和階級矛盾也被竭力提倡,作為壓迫者的慈善行為和民間的所謂“武訓精神”就有了一定虛偽性、功利性和局限性。這種善絕不是真正的善。因為惡不除何以有善。這些所謂的善行與雷鋒精神是格格不入。雷鋒精神首先是人格的升華到忘我,自身成為善,再而成為善的弘揚者和使者。其次雷鋒是一名愛憎分明,嫉惡如仇戰士;雷鋒是一名道德升華的幸福者、快樂者和感恩者。在美好的社會主義制度下成為對社會頌揚者和社會主義文化道德的踐行者。
雷鋒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產物,是社會主義道德精神和文化的體現。雷鋒的政治意義上的提升(所謂政治工具)是必要的。因為社會主義的建設除了經濟建設之外,必須要建立一整套的道德文化體系。雷鋒作為社會主義的道德文化楷模,對提升個人的精神境界;建立社會主義的道德文化(驅惡揚善),可謂功德無量。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受到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侵蝕。資本主義的深林法則。馬基雅維利的哲學和理性 。使得中國在政治上和文化上走向去善從惡的邪路。雷鋒消失了。雷鋒精神被淡忘了。中國的發展失去了道義和道德的支撐。時至今日陷入了道德和文化的危機、政治危機、經濟危機。一度搬出作為封建統治階級道德偶像的孔子儒教,遭到人民群眾的反對。今天請回雷鋒,給人民帶來了一些期望,人民期望這成為一個開端、一個起點。中國重新走向社會主義正確道路。人們不希望搬出雷鋒只是作為一種政治工具用來緩和階級矛盾,用來維穩與和諧。學習雷鋒不是做順民、不是做虛情假意的善舉,也不是掩蓋社會邪惡和不公的遮羞布。雷鋒是人們追求的道德楷模,是善的化身和使者,但雷鋒更是一名戰士。如果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不能從善,還要向資本主義道路繼續滑下去。學習雷鋒的更大意義是成為一名驅惡揚善戰士。但愿雷鋒今日的回歸預示中國的一種改變,順應時代的潮流,順應人民的呼喚 走社會主義道路。只有這樣雷鋒的回歸才真正具有中國意義。
雷鋒精神的世界意義。
雷鋒精神是人類的一種高尚的人生境界,是更高層次上的快樂、充實和幸福。是人類對善的追求和向往。 然而當今世界卻是一個資本主義邪惡勢力和帝國主義暴虐橫行的世界,世界人民深受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剝削壓迫、侵略和殘害,世界人民渴望公正、呼喚善。他們在虛擬世界追求著,沉醉著、空虛著、被欺騙著 。 然而現實世界的善卻要通過斗爭和革命來實現,但愿雷鋒精神的回歸帶給世界的是一種思想、道德、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的革命和轉變。通過革命和斗爭,徹底消滅資本主義和一切寄生蟲和吸血鬼,走向社會主義的金光大道。但愿這個世界因此涌現出千千萬萬個忘我的、為人類的善,而英勇斗爭的雷鋒式的革命戰士。
2012-3-7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