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做雷鋒》
上官風笠
‘向雷鋒那樣,向雷鋒那樣,對人民向春天般的溫暖,對工作向夏天般的熱情···’,一九八七年三月五日上午,在35214部隊廣場上,當我從所在十二連站起身來,高唱著這首歌曲,從尾至頭穿過長長的過道,在數千戰友和首長們驚愕或贊許的目光中,走向講臺,開始了我的紀念毛主席提出“向雷鋒同志學習”偉大號召二十四周年的集會演講;那一年,我十八歲。
斗轉星移,那次激動人心的我演講過去整整二十四年了。二十多年來,我從一名普通的社會青年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戰斗員;馬列主義理論學習標兵;毛澤東軍事思想學習標兵;鄧選學習標兵;三個代表理論學習標兵;中華傳統文化倡導者,實踐者和捍衛者;雷鋒精神的傳人······
還是在87年那次3月5日,我的老領導,教導團政委李作吉同志在大會總結時,痛心疾首地感嘆:我們的戰友雷鋒出國了;國人在經濟搞活的同時丟棄了我們賴以維持國家、社會、地區、家庭甚至個人穩定與和諧的柱石----那就是謙讓、關愛、憂患和無私的民族精神和階級感情。
那次演講后,為鼓勵我榮獲團黨委(政治部)決定的個人演講第一名,李政委攜著我合了一張影;副團長張青祿同志也私人贈送了一本裝飾古樸的日記本并附了一張他畢業于宣化
炮校時的年輕照片。
作為雷鋒精神的優秀宣傳員,我出席了87年3月中旬在蒙自師部舉行的主題為‘永遠做雷鋒’的誓師大會。師政治部主任羅際明同志會后專程來到我們招待所看望大家,勉勵大家不論何時何地,擔任何種職務,也不能忘記自己的使命是‘永遠做雷鋒’。并強調此次活動得到軍政委陳培忠將軍,軍區副政委李碩、邵龍將軍的高度重視。
作為一名剛入伍兩年的士兵,我似乎感到有一種正義的力量從天空傾注而來;我含著熱淚對羅際明首長也是對我自己說,從此以后我將以“永遠做雷鋒”作為自己的人生使命。
隨后我因工作需要分配到大理三十一師。在報到的那一天,接待我的連長高玉升用吉林腔贊嘆說“哎呀我的媽呀,團黨委都打來電話說,分給我一個42師那邊的學雷鋒標兵”。
雖然駐訓滇西,部隊除了日常訓練也沒什么事情。營黨委決定挖塘養魚。土方作業工程量大;我和鄒光明、莊永紅、安斯金等戰友幾乎很少休息,奮戰一星期,提前完成任務,莊永紅抬土筐時從跳板上一頭栽了下來,躺醫院近半個月······
為解決菜籃子工程和保證落實中央軍委關于基層戰士“斤半加四兩”的指示,我們那時允許搞第三產,和地方共建單位共同完成一些工程項目的基礎性作業,因為表現突出,87年秋天,我開始代理團特務排排長。
88年元月,我光榮的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站在鮮紅的黨旗前我哽咽著語不成句。入黨誓詞并沒有像我私下無數次練習的那樣鏗鏘有力一氣嚇成。而是在抽泣聲中結結巴巴地誦完,以至于站在團部黨辦門外的參長蔣黔智都為之太息。
特務排的工作很快受到團黨委一致好評并上報了師部。師政委陳友忠同志專程來我團檢查工作并了解我本人;在工作匯報過程中,我向師首長表演了經我修改后更為實戰的撲俘拳和硬氣功。不久我被調到師部工作。
離開炮團那晚,我出營區去魚塘轉了一圈;又到我剛報到時的導彈連高玉升連長宿舍窗下,坐在青磚石上發了一回呆……身邊的夜來香開的真好啊,濃郁的香味連蚊蠅也不敢近前。當我轉到團部澡堂時看見路燈還亮著,就打算去關燈,卻看見團長的公務員王毅在那站著,看見我,王毅走過來說:團長腰椎不好,今天特別難受,趁夜深來泡泡澡。我于是請王毅給團長請示能否一見,團長聽我在外面,就大聲叫我,來來來,明天要走了,就是人家的人了,正好聊聊吧。我進門行了禮,團長擺了擺手說:條令都忘了?廁所澡堂和飯堂不敬禮的。我給團長做了全身的推拿,直到凌晨,團長休息了我才回到特務排。
早上七點半,當我背著背包按規定走向小車班,要離開35109---我的炮團時,團長邢月陽,政委張祿,副團長廖珍國,副政委和參謀長蔣黔智,老連長高玉升等都在小車前等待著,震驚之余,我將頭上的軍帽取了下來,趨前幾步,跪在首長們的面前…….
熟悉了師部工作程序,陳友忠政委、呂登明師長在詢問我的想法后,將我下放到保山35105邊防團,從摸爬滾打開始,牢牢澆鑄我的軍魂。正是在這里,在團長李裕學,政委童恩德,副團長劉榮忠,主任李仁和,軍務股長張國平等同志手把手的教導下,我學會了排、連、營對熱帶山岳叢林地,船形山頭攻堅防御,各種地形條件下的晝夜攻防識別,各種地形植被在攻防作戰中的巧妙利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團長是集團軍學雷鋒標兵;對越自衛還擊戰功臣;張國平是成都軍區學雷鋒標兵,對越自衛還擊戰一等功臣,英模;八十年代初,曾在人民大會堂英模報告會上受到鄧小平、胡耀邦、葉劍英、楊尚昆、鄧穎超、聶榮臻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接見和殷切勉勵!
八八年十月,保山市紙廠被火焚毀,我團緊急趕往現場搶救,干部戰士紛紛自發捐款,我捐出了鐵身帶著的數月津貼,因數額較大(那時約兩百元),被挑選出來在地區廣播電臺特別報道。為此受到正在我邊防部隊視察工作的集團軍副政委曾裕才少將親切接見。
八八年秋,云南耿馬地區發生地震;我師奉命開赴災區。在持續月余救災任務中,我輾轉耿馬縣及周邊地區,陪同首長發放食物以及現金,無一缺失;賬目公正、透明,受到災區政府金美蘭縣長以及災區民眾交口稱贊。
從災區撤回,我將救災心得體會(救災日志)上呈政治部主任李仁和同志。
由于工作細心、熱忱,八十年代末我被師黨委保送昆明陸軍學院,就讀于指揮系二大隊八中隊。在校期間我多次組織和參加義務勞動、捐贈等活動;畢業時,得到院長鄧福全少將、政委楊再忠少將、主任程公明少將、訓練部長陸林治少將等十幾位將軍親筆簽名畢業紀念冊。
畢業去向一直是所有大學生的牽掛。為了體現當代軍人的核心價值觀,我血書自薦,要求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去,到西藏去!
從參軍離開家鄉到現在幾十年了,今天回顧這些歷程,覺得不論在什么年代或者擔任什么職務或者扮演什么角色,都應該以誠實、謙和、熱忱和昂揚向上為立身之本,做人之基。
都應該有紅巖英烈江姐似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抗美援朝烈士邱少云似的犧牲小我、顧全大局的革命信念!
今年,雷鋒同志離開我們整整六十周年了;
今天,偉大領袖毛主席揮毫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整整五十九周年了!
我常常想,六十個春秋中,逝者有多少?有名的,無名的,有功的,有過的…….蕓蕓眾生中,幸好有一個叫雷鋒的永遠年輕的名字和形象得以一絲不茍,忠誠不二的保留了下來;這是三十多年所謂開放式搞活從而神魂顛倒了的中華民族精神領域中屈指可數的不被歪曲不能否定不敢忘記的精神圣殿和信仰精舍;是我們得以弘揚民族文化,提倡公共道德的墊腳石和安全帶!
今天,作為一個長期默默無聞效法雷鋒生活在中國基層的普通黨員,我很高興地看到十八大之前關于雷鋒精神濃墨重彩地再現!
2012年3月4日凌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