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這個問題不解決,再高的經濟增長也難以給民眾帶來普遍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而只會帶來深刻的挫折感和被剝奪感。不公平的增長甚至可能成為社會不穩定甚至社會動蕩的導火索。
為了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為了人民大眾的福祉,新中國60周年慶典 過后,是我們勇敢地正視"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的時候了。
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市場經濟大潮中,在推進生產要素“市場化改革”中,在房地產業、礦山資源產業、金融證券業以及能源產業等領域,政商勾兌尋租成為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進入新世紀,伴隨"民進國退"和國企私有化,部分國有企業官員,以及不少具有官員背景的強勢民營企業老板,以公權力為靠山和保護傘,肆無忌憚地賺取超額利潤,甚至尋求非法占有國有企業資本。因為漢奸和主子的表演太露骨,圖窮匕首見!人民清醒了。瓜分國企的事遭到大多數民眾的反對,實施不去了。
先來看看漢奸“大家”們經常怎么樣垢病“國有壟斷行業”。“國有壟斷企業是特殊利益集團。對部分壟斷性企業的批評,集中在壟斷市場定價和利潤分配兩個環節。它們總能以不容消費者置喙的方式,挾持國家的價格政策,攫取著市場"超額利潤':與此同時,每年數以千億計的國企利潤游離于預算之外,既不用上繳國庫,也沒有兌現轉化成國民福利。”“壟斷國企效率低下,綁架國家。其次沒有給全民分紅,再者肥了當官者和企業內部員工,更甚至造成整個國家經濟成本上升。。。。所有這樣的國企不要也罷,不如私有化,引入全面競爭!國企私有化”,把國有企業當唐僧肉。俄羅斯搞國企私有化,是肥了一小撮人,害了大家.所以人民呼吁:對比富豪400億家產,行業間有這么大差距嗎?行業間的差距都是壟斷的原因嗎?醫藥暴利、房地產暴利是國企壟斷的嗎?應考慮從壟斷型國企中提取分紅,再分配給國民特別是弱勢群體,這才是正大光明的國企改革之路,怎么能讓貪官污吏們來搞什么私有權,這分明是把全國人民當白癡。
再看看民怨沸騰的房地產行業。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可能是世界土最典型腐敗的官員與人民爭利產業,而且是腐敗高發領域。從征地拆遷、土地出讓、調整土地用地性質、規劃審批,到項目選址、施工監理、工程驗收、調整容積率、產權登記等環節,充斥了權錢交易。近來,各地相繼曝出了一批身價越來越高的"地王",紛紛囤積級差地租最高的地塊,己經引起各方面的強烈關注。由于房地產收入是地方財政增長的最重要來源,在世界金融危機中,一些地方政府頻頻出現房地產救市的聲音和土政策。當普通百姓眼巴巴期待遠遠背離實用價值和國民收入水平的樓市大降價的時候,地方政府卻能從扶持、提振房地產行業中收獲GDP政績,而一些官員則可以繼續中飽私囊。
“民”營經濟要發展,像黃光裕那樣的商人就會選擇買通權力,為自己獲得某種特權,同時向權力所有者輸送利益。強勢資本精英與強勢權力精英合謀和交易,左右政府的公共政策,瓜分鯨吞固有資產,占據和揮霍本應屬于全民所有的公共資源,這才是典型的"特殊利益集團"。
"特殊利益集團"的勢力坐大,不僅表現在他們對國企私有化資源的"盤踞",如少數權責對全國壟斷性國企和礦山資源驚人的瓜分,而且表現在收買專家為其行為辯護,制造話語權。最為嚴重的一點,在于"特殊利益集團"對政法系統的滲透。而現行體制內人民對公檢法機關和法官的監督力量十分薄弱,給貪贓枉法提供了不小的空間。
另一個危險的跡象,是"特殊利益集團"在尋找政治代言人。在社會資源從權力配置向市場化配置轉型的過程中,官場最容易被"特殊利益集團"所裹挾,甚至被拉下水。今后,政府應主要靠人民民主程序來協調利益關系、調控利益矛盾, 讓人民利益主體在同一平臺博弈的基礎上達成共識,而決不能成為"特殊利益集團" 的橡皮圖章。
"特殊利益集團"在時下中國社會的高調擴張,不僅破壞了市場公平和社會公正,而且嚴重打擊了中國社會人民群眾的創新熱情,扭曲年輕人的價值取向,毒化社會風氣。 只要看看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往往削尖腦袋報考公務員和其他掌握豐厚公共資源的企事業單位,而少有人愿意到企業打拼或自己創業,就可以證實奧爾森的判斷: "增加生產的動力減退了,而企圖多占有一些產品的動力則增加了,進而會改變社會演化的方向"。
"特殊利益集團"的擴張,已經成功地給自己涂抹了一層意識形態合法色彩。 它們對上打著“理清思路,共同富裕,拉動內需”等冠冕堂皇的口號索取政策保護, 對下則以"國際慣例"和"中國特色"這兩手盤剝普通 民眾。它們對社會公平和普通 民眾的傷害,對黨的執政宗旨的踐踏,對政府公信力的站污,正在造成嚴重后果。
在"特殊利益集團"的另一端,是生活陷入相對貧困和絕對貧困的弱勢群體。據統計, 1999年至2006年,中國的經濟總量翻了一番還要多;但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全社會工資總額占GDP的比重不斷下降。老百姓被住房、醫療、教育、養老 "四大難題"壓得喘不過氣來。2007年12 月1日,世界銀行在北京發布《貧困評估報告》初步研究結果,顯示在2001年至 2003年間,中國經濟以每年接近10%的 幅度增長,而13億人口中最貧窮的10% 人群實際收入卻下降了2.%。中國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幅低于高收入群體,導致 收入不平等加劇。與改革初期貧窮人口主要在農村不同,目前,貧窮人口蔓延到城市。特別是在世界金融危機背景下,就業壓力增大,弱勢群體的生計更加艱難。
今天,黨內外有識之士莫不對"特殊利益集團"尾大不掉而深感憂慮。這個問題不解決,再高的經濟增長也難以給民眾帶來普遍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而只會帶來深刻的挫折感和被剝奪感。不公平的增長甚至可能成為社會不穩定甚至社會動蕩的導火索。當前,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大力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謹防資本所得侵占勞動所得。減少官商勾兌的機會,嚴肅法制和政紀,堅決阻斷和嚴厲打擊強勢資本精英與強勢權力精英之間的交易與合謀,特別是給普通民眾的就業、創業提供寬廣的市場空間和有力的政策后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