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的中華文化在幾千年前就告訴我們,陰陽交融就是正道,今天的左右之爭,是幼稚的,是無知的,是再受到某些利益集團的挑撥造成的。
華夏民族有《易》曰:獨陽不長,獨陰不已。這是什么意思呢?這就是說,男的女的只有融合才能產生后代,如果僅僅一個女、一個男號稱自己就能生孩子,我認為這是荒唐可笑的。
階級斗爭,從理論和歷史來說,是一直不斷和重演的。從思想和邏輯上是理想化、行得通的事情,但是從歷史復雜的情況上來看,這些東西遠遠不是如此。共產主義形成之時,正是社會變革,資本主義猖獗,動亂并起的歐洲社會,那時,殖民反抗和民族獨立層次不窮,一些特定的落后體制和思想文化激烈碰撞,促進了共產主義理論的形成。首先,從客觀來說,在馬克思理論體系出現以后,一些落后、殖民的國家開始接受這些思想,從正面上來看,這正是偉大的人類經濟和思想制度,但是從側面上來看,共產主義制度卻是建立在國際主義上的,它號召全世界的無產階級戰斗起來。但是事實來說,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的生存空間是有限的,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必然會因為群體利益而發生戰爭、掠奪
一個健康的國家機器,必是一部分精英帶領和領導一群人來進行生產和建設,但事實上一些人的確沒有領導的才能,所以有些可以領導的人就成為精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領導之人必對被領導人進行了“剝削”但是被剝削之人也從領導之人中得到利益從而養活人口。而這直接對國家的建設起到了作用。那么,我們對資本家的態度應該是這樣的:
一,資本家的作用只不過是帶領人民致富,而不是資本家自身為了自身利益剝奪被帶領人民。(資本作用)
二,必須保證資本家的領導能力真實和可靠,而不是因為一些特別關系造成的。(教育改革)
三,嚴格控制資本家的資源消耗,房產、女人、等等。(資源分配)
四,任何資本家破壞了正常的社會資源分配以憲法處置。(囤積嫌疑)
五,建立完善的官僚制度。(官方理想)
等等
總之,就是要控制社會資源的不平等消耗,古語說的好,衣食住行。作為一個完善萬備的國家和人民,至少衣食住行不會因為資源不公而短缺。
今天的貧富差距,只不過也就是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甚至是法律不健全的問題,更加糟糕的應該就是腐敗問題。
對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我認為完全是兩個極端。一個極端置窮人與不顧,一個極端置富人與不采。
如果一個正常的社會,那么資本家也會對自己的工人很好。那么,我認為只要建設一個合理完善的社會。走西方理論的兩個社會并不重要。
中國,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社會。從辛亥革命爆發,我們一直在進行恢復中華的道路之上。
什么是中華?一個自己文化、文明引領世界的中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