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真正的社會主義是這樣的》一帖答網友問
俺發出《真正的社會主義是這樣的》一帖后,感謝有幾位認真的網友向俺提出不同意見。俺歡迎這樣的切磋,特一并答復于下。
關于計劃經濟,俺認為是世界各國必將全部采取的先進的經濟體制。它避免了人類對自然資源和自身勞動的盲目浪費,是科學發展觀在經濟建設領域的具體體現。
就拿我國來說,當年計劃經濟沒錯。采用計劃經濟,在社會主義制度的條件下,集中力量辦大事,咱們才在短短二十八年里建立其【一無外債二無內債】的、擁有【基本完整的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后勁十足的農業基礎】和強大國防的世界第六強國。若當年搞市場經濟,則發展絕對不快。印度就是一例。
計劃經濟并不是憑空做計劃的。并不是政府亂做再強迫人民接受的,而是按國家安全與人民生活多方面權衡后制定的。當年的短缺經濟,特別是輕工產品供不應求,一方面是國家財力投向側重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人民富裕的體現。
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下,國家把85%的財力投向重工業、15%的投向農業輕工業文教衛等,是必要的。我國在完成基本工業化后,80年代初才把65%的財力投向投入少、利潤高、群眾歡迎的輕工業的。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如果一解放咱們不搞計劃經濟,一無鋼鐵二無能源三無工業,像國民黨那樣進口飛機縫紉機煤油化妝品,中國能站立在世界面前嗎?連改革的對象都找不到了啊。短缺經濟是一種必要的代價。
人民富裕體現在購買力旺盛。當年外商看好中國市場,正是因為看中了中國普通老百姓充沛的購買力。購買力旺盛,正是【民富】的標志。像現在,只有極少數人極具購買力,都買私人飛機長島豪宅出國“血拼”奢侈品了,幾億幾千萬的打工者生活在低下的不敢買ipad的甚至吃不上飯的生活中。
當然,俺不是說計劃經濟的實施中沒有缺點。計劃經濟最怕的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去做計劃。在沒有信息化手段的情況下,只要克服官僚主義,重視走群眾路線,還是能解決的。文革后期輕工產品已日漸豐富,即一例。在我國,這個問題總體上解決的還是好的,否則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經濟建設成就。
至于市場與市場經濟,那是兩回事。市場是人類經濟生活所需要的。毛主席時代有自由市場,也有各種商店。商店就是市場嘛。而市場經濟就不同了。它是一種游戲規則。
按無凈臉搬來的西方理論說:市場經濟這個體制,是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配置社會資源”。然此乃一西式謊言。因為市場經濟實際上是按“資本”這只看不見的手來“配置社會資源”的。俺是不惟上、不惟書的。你看看蔬菜市場、房地產市場就知道了。更有趣直觀的,你看看市場經濟中,美女資源的配置好了。
市場經濟,在俺看來,作為總體是一種錯誤的游戲規則。它錯在并非【以人民的需求】在配置社會資源,而是【按資本的需求】在配置社會資源。資本家唯利是圖,不可能按廣大人民需求來配置社會資源的。那種西式市場教理論已經被實踐證明是一種忽悠。
回歸改革初期,吳市場與厲股份在國外資本勢力牽線下給大家表演了一場場相搏木偶戲,似乎兩派勢不兩立。其實它倆是一伙的,目的就是把美國的資本游戲規則引進社會主義中國來。乘大家看的眼花繚亂為它倆誰對誰錯爭論之際,按資本需求配置社會資源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起來了,按資分配的股份制和股票市場建立起來了,最后保護盜竊犯的物權法也出來了。現在是最后的晚餐鋪開了桌布。中國革命史將會怎樣描寫這一群人?俺不知道,
回過來談經濟體制。那么社會主義國家今后搞什么經濟體制為好呢?俺認為,在完成基本工業體系的條件下,為了讓生產與群眾生活需求緊密聯系起來,即讓計劃與實際需求緊密結合起來,還是搞一種信息化的計劃經濟為好。即利用互聯網,建立如淘寶網式的b-b、c-c、c-b按訂單有計劃生產+網絡化物流的有集中有分散的計劃經濟。俺有帖子闡述過。信息化的計劃經濟可以克服原來計劃經濟中可能產生的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缺點,這應該是個方向。
另外,關于公有制企業的問題。企業職工里,個別懶漢調皮鬼總是有的,但不能不給他飯吃。社會主義才真講人道主義嘛。教育為主,也可調整工作崗位,也可調到其他單位。但企業里有極少數這類人存在,并不是改變公有制的理由,也不是私有制比公有制優越的事例。要看絕大多數人的勞動積極性。就是少數調皮鬼隨著年齡增長,懂事了,也是可以教育好的。像私企那樣每天工作12~16小時、低薪沒勞保的制度會是好制度嗎?是咱們改革的方向嗎?明顯不是。俺也在不少廠里呆過,也搞過改革,所以知道些利弊。供你參考。
另外,對“領導有了錯誤,可以批斗”,那是群眾運動里的現象,同時也是他們的權利。領導平時侵犯了群眾利益,運動來了,群眾起來批判斗爭他,這很正常。但是不應該武斗。只要是文斗,就是革命者可以理解的。另外文革中毛主席批評過的“打倒一切”“全面內戰”分別是講把“沒有錯誤的領導和一般群眾也打倒了”和“社會武斗現象”兩件事。黨中央《十六條》規定:運動的重點是整一小撮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即走資的領導干部。有些人卻轉移斗爭大方向,去整其他目標,唯我獨革,打倒一切。那才是錯誤的。領導干部受群眾沖擊、檢驗,則是應該的必要的。作為共產黨的干部應該有這個胸懷和思想基礎。
還有一些疑問俺就不一一回答了。謝謝網友們跟俺討論。
俺有關舊帖供參考:
毛澤東時代不用維穩的二個原因:計劃經濟與公有制
http://jinkungui.blog.163.com/blog/static/7588123220101025105945368/
談【信息化的計劃經濟】模式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810/53708.html
優秀操作系統也是需要通過不斷實踐來完善的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10/108193.html
市場競爭能不能平抑物價?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106/239798.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