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人民日報“改革有風險 不改革黨就有危險”的公開言論
近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文章,從一種角度評估了當前的中國改革。
文章地址:http://news.qq.com/a/20120223/000256.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一、簡摘。
“改革已如舟至中流,有更大的運行空間,也有中流激水,浪遏飛舟的挑戰。”
“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改革越是向前推進,所觸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復雜,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剩下的全是難啃的‘硬骨頭’,不能回避也無法回避。”
“改革就會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煩’,改革也很難十全十美。”
“身處深水區和攻堅期,無論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總會引起一些非議: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
“改革者要認真聽取民意,又不為流言所動,既需要智慧和審慎,更要有勇氣與擔當。”
“現實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擔心不可掌控的風險,或是陷入‘不穩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漸進’逐漸退化為‘不進’,‘積極穩妥’往往變成了‘穩妥’有余而‘積極’不足。這些年來,一些地方改革久議不決,一些部門改革決而難行,一些領域改革行而難破,莫不與此有關。”
“縱觀世界一些大黨大國的衰落,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補補的機巧,沒有大刀闊斧的魄力,最終因改革停滯而走入死胡同。對于當前各地各部門千頭萬緒的改革來說,面對‘躲不開、繞不過’的體制機制障礙,如果怕這怕那、趑趄不前,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甚至將問題矛盾擊鼓傳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時輕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問題拖延成歷史問題,讓危機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終引發更多矛盾、釀成更大危機,甚至落入所謂‘轉型期陷阱’。”
“‘不要怕冒一點風險。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能力,承擔風險的能力’,‘改革開放越前進,承擔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我們處理問題,要完全沒有風險不可能,冒點風險不怕’。”
“事實上,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崩潰邊緣,到南方談話前的歷史徘徊,我們黨正是著眼于國家和人民的未來,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敢于抓住主要矛盾、勇于直面風險考驗,才能化危為機,推動改革開放巨輪劈波斬浪,讓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改革有風險 不改革黨就有危險”
“寧要微詞,不要危機;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
“一個長期執政的大黨,尤其要時刻警惕短期行為損害執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發展方向,力避消極懈怠延誤改革時機,所思所慮不獨是當前社會的發展穩定,更有黨和國家事業的長治久安。面對全新的改革歷史方位,當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寬廣視野,以無私無畏的責任擔當,把風險化解在當下,讓發展乘勢而上,為黨和國家贏得一個光明的未來。”
二、相應簡評。
㈠、基本評論。
不知文章出自誰手。
但是通篇文章展示了人民日報前所未有的一種,更加開放的中國改革精神。
我感覺到,中國最保守的陣地都開始變化了,都開放開來了,對當前中國社會改革必然性與緊迫性的認同,也已經達到很深層了。
這是老百姓的福。
歡迎!
㈡、附加意見。
1、積極共識良性的社會改革精神。
無論是通觀人類社會歷史,還是我們中國社會自己的幾千年歷史,我們一定能看得出這樣的一個當中必然性來:任何一個社會,其社會矛盾,遲早都是要解決的,這一代人混過去了,下一代還是要爆發出來的。任何一個社會,各方面,總是走“對話——然后解決問題”的社會變革道路,總是上上智慧選擇。任何一個社會,各方面,如果不肯對話,又不肯解決問題,總是把社會病淤積到社會暴力革命的程度,讓后代人通過刺刀、炸彈、火、血與死人的路徑去解決問題,那是她整個民族的愚蠢選擇。
我們這個中國社會,今天,社會各存在方面之間交流的路徑總情況,也是這個樣子的。
今天的我們中國社會各界:我們是對話,互相妥協,還是死不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把問題與仇恨淤積到我們后代的手里,讓問題在他們的身上,在刺刀、炸彈、火、血與死人的路徑上爆發出來,然后解決?
我看還是在我們手里就改吧!
今天你共產黨的人民日報大聲把這些話說出來,教育全黨,對話全國人民,這是令人稱贊的舉動,說實話,這其實也是挽救你自己。
2、抓住主要矛盾。
改,一定要改,這要成為當代中國社會各界的基本共識。
這就是我們當前的主要矛盾。
這個沒得商量,我們一定要抓牢。
也不要猶猶豫豫的,也不要再長時間的想下去了。
⑴、不改,拖,都是絕不行的。
拖,不改,都是死路一條。現在國家政治主持權在你共產黨手里,還好說。如果你不改,那么改革的主持權恐怕就要易手了,那種時候,就不好玩了,那樣的話,你共產黨全黨最后會輸的很慘。
⑵、大怕,不用怕。
我們這個民族,自秦皇漢武以來,改革過多少次,革命過多少次,成功過多少次,失敗過多少次,天還是那個天,地還是那個地,沒爆炸過,天沒掉過,地沒陷過。
⑶、閑言碎語不要在乎它。
你共產黨一定要堅定信心,就“改”一個字,你不要聽閑言碎語。閑言碎語的,都是低手;觸動到少數人的利益了,當然會有閑言碎語;……,這些東西要在乎他們干嘛!
今天你人民日報大聲把這些話說出來,教育全黨,對話全國人民,呼吁改革,堅定改革意志,這是華山唯一一條正確的道路抉擇。
4、找到恰當方法。
⑴、各個擊破法。
筆者早就說過,我們今天的改革,不要全國一盤棋地搞,因為那樣阻力太大。非有強力政府,壓不下去的(毛澤東先生當時全國性地干事,都沒干成,可想而知中國社會的系統內在扭轉阻力,是多么的巨大。)。
我們這個國家(其實每一個國家都是這樣的),你把國家的東西分給老百姓,分給官僚,那樣的改革,好辦,阻力小的很,皆大歡喜。可是你要是把誰誰誰吃到嘴的肉,叫他再吐出來,那就會難,就會不講理了,阻力會特別大。
今天,我們的改革,容易的事,都辦了,剩下的,都是骨頭,難啃的。這時,我們更不宜全國一盤棋地搞了。
我們就給它來一個各個擊破。
我們舉中央強壓與全國媒體公開圍觀之力,一省一省,或一大市一大市地搞。
我看有什么壓不下去的?
我看有誰搞不動的?
⑵、先易后難法。
我們先搞那些容易搞的地方。
搞好一個,鞏固一個。
先搞基層,再搞上層。
中央先不搞,或中央核心部門先不搞。
把那些啃不動的骨頭,留到最后,當改革大氣候一成,剩下的那一小小部分人,必然也會人人自危,抵擋不住的。
⑶、綜合具體執行法。
我們改革任何一個地區,先民主商議,一旦定下了決定與政策,簡單的,好辦的,就和和氣氣地辦了;不好辦的,就嚴打性地執行;最啃不動的骨頭,就軍事化執行。不講理的,就財產全部直接沒收與充公,人員定罪(反改革罪)。
這次政治改革,務必透明,公開,徹底。
我們各地區的改革,盡量避免用當地班子來執行。
可以中央空降改革核心領導及具體執行班子。
帶軍隊駐扎。
附加全國媒體公開圍觀。
我看有什么不好搞的?
我看有誰搞不動的?
(關于本小條合理化得一些說明:在過去的人類社會歷史當中,進一步講,就是在我們中國社會過去的幾千年當中,社會體制的變革,成功地,極少,一般都是:落到最后發生王朝更迭性的暴力大革命。人類總是要進化的,我們要反思,我們為什么總要落到暴力大革命的悲慘解決問題境地呢?“縱觀世界一些大黨大國的衰落,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補補的機巧,沒有大刀闊斧的魄力,最終因改革停滯而走入死胡同。對于當前各地各部門千頭萬緒的改革來說,面對‘躲不開、繞不過’的體制機制障礙,如果怕這怕那、趑趄不前,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甚至將問題矛盾擊鼓傳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時輕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問題拖延成歷史問題,讓危機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終引發更多矛盾、釀成更大危機,甚至落入所謂‘轉型期陷阱’。”。教訓是什么?就是,我們人類的社會體制改革,要么就不要動,要動,動了,就一定要徹底,對于那些客客氣氣根本解決不了的問題,一定要敢于使用軍事武力。平時不用軍事武力,只能把解決不了的問題淤積給下一代,到下一代手里發生整個社會性的暴力。所以,不徹底的社會體制改革是對后代人的犯罪。我贊成當代中國社會體制改革當中后備軍隊。)
⑷、在具體的實踐當中,也可具體吸收群眾創造出來的各種好方法。
……
逍遙子
2012-2-2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