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為什么“借刀殺人”?
——評韓寒把《質疑魯迅》當作救命稻草的悲哀
韓寒于2012年1月30日在其博客中轉發作者方尺規《質疑魯迅》的博文(姑且稱之為文章吧),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摸黑魯迅,手法實在不夠高明。
魯迅徒弟無意摻合方舟子質疑韓寒造假的是是非非,也無暇去看韓寒之類的口水文章(此說并非否定韓寒的成就,只是本人有著不同的眼界與志趣),但認為韓寒究竟是否他人代筆,應用事實說話,是非自有公論,大可不必方舟子說你造假,你就說魯迅造假,如此狗急跳墻,病急亂投醫,亂抓救命稻草,借他人之手,肆意詆毀魯迅來轉移公眾視線,混淆視聽,為自己開脫,與“此地無銀三百兩”有何異同?
作為以繼承魯迅精神為己任而自喻的魯迅徒弟,豈能容忍對于魯迅的誣蔑,怎能沉默無語,不能不給韓寒潑上一瓢涼水,向韓寒大喝一聲:醒醒吧,韓寒!
《質疑魯迅》一文說什么“揭破了中國文學史的一個驚天大騙局——人造魯迅!”說什么“僅從這區區幾篇文章中,我就找到了十大疑點”。魯迅徒弟沒有閑功夫去一一駁斥, 只是選擇幾點請大家看看這些所謂的“疑點”是怎樣的牽強附會?其疑者的頭腦思維又是何其的簡單淺?。?BR> 所謂的“疑點1”,說魯迅的兩篇文章“都是描寫的魯迅童年在故鄉的生活,都是冬天,活動的鳥類何以如此不同?” 你怎么就肯定兩篇文章寫的是同一次“活動的鳥類”呢?如果寫的不是同一次發生的“活動的鳥類”,為什么要完全相同呢?
所謂的“疑點2”,說“看到這些我不禁要問,一個在家庭的重擔下,仍舊每天堅持讀書不遲到的“優秀學生”,卻在課堂上“畫畫”,而且畫了不只一大本,符合常理嗎?”
這怎么不符合常理呢?為什么就不能存在起初比如一年級或二年級不認真讀書、在課堂上“畫畫”, 后來三年級或四年級之后認真讀書而成為 “優秀學生”的情況呢?
所謂的“疑點3”,將魯迅的“氣喘”與“咳嗽”也成了《質疑魯迅》的說辭,難道在同一個人身上的同一段時間與不同的時間就不能發生“氣喘”與“咳嗽”兩種現象嗎?說出這種話來,是不是無聊與無知得可以?!
所謂的“疑點4”,質疑“魯迅先生家的窗上究竟是玻璃呢,還是窗紙?”魯迅先生家的窗上怎么就不可以在玻璃的破洞上糊上窗紙?幾個飛蟲怎么就不可以從窗紙的破孔進來呢?是魯迅“自相矛盾”?還是方尺規頭腦簡單?
所謂的“疑點5”,你方尺規怎么就斷定魯迅不知道“回”字的四種寫法呢?居然說“最可能的真相是,魯迅的父親,清末秀才周伯宜,自知重病在身,命不久矣,為了照顧兒子今后的生活,決心幫助其成名,早早留下了這篇小說(指《孔乙己》)?!边@種說戲法般的臆想,不是近乎于出格離譜得到了天邊么?
所謂的“疑點10”,質疑“魯迅的諸多文章中……不同的用詞習慣,使得我們強烈質疑這些文章的作者并非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哈哈,怎么就不懂得文章的多種風格與用詞的多種手法呢?試問,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有哪位老總能夠出資、并且在那么長的時空跨度里,去為魯迅打造一支代寫文章的團隊?。咳绻皇且砸讯热巳绶ㄅ谥?,這種三歲小孩子的假想童話,虧你方尺規也想得出來?
……
夠了,剩下的不值一說了,沒閑功夫啊。
不管方尺規是真人也好,藝名也罷,看看《質疑魯迅》的粗濫文字,這種斤兩也配得上著叫板冒犯魯迅?也敢在關夫子門下玩大刀?在程咬金面前弄板斧?
方尺規說了自己是理科出身,理科學得怎樣我無從評說,所謂的“清楚的明白理性和邏輯”,倒是值得好好的問問你自己了。不過,方尺規署名落款“您的(方舟子)愚蠢的模仿者,方尺規”,這卻是說了一句值得好好表揚的大實話。
誰不知道魯迅喜笑怒罵皆成文章,而以繼承魯迅精神為己任的魯迅徒弟,雖然只是學了點魯迅文風的皮毛,但是還請方先生端正態度,正確對待,或許不無裨益吧!
最讓人目瞪口呆意想不到的是,如此大名鼎鼎的韓寒大作家,居然轉發《質疑魯迅》這樣荒謬絕倫的文字,也就等于韓寒認同并且欣賞這種絕倫文字的荒謬。韓寒轉發《質疑魯迅》一文意在借刀殺人,卻弄不清楚借來的是把泥刀子,如此作派不難看出韓寒抓錯救命稻草的悲哀。而對于韓寒的真實水平,又有誰還敢恭維呢?(作者魯迅徒弟) 2012-2-23
欲覽更多精彩文章,敬請光臨魯迅徒弟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rlxtdjr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