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講到了原始社會的消亡和奴隸制度的誕生,在這一篇文章里,將詳細記述奴隸制度如何誕生出民主制,以及其最終消亡的過程。
首先,為了防止概念混淆,我們先來闡述一下,什么是奴隸制。如果給出定義的話,我的定義如下:政治上體制開明,既有君主專制也有貴族集體統治或民主制;經濟上高壓統治,全社會九成的人成為奴隸,即會說話的工具,沒有任何人身權利,無財產,國家土地制度為國有制(區別于社會主義的國有制),實際為貴族共同所有,思想上比較寬松,經濟基礎為私有制,奴隸創造的財富完全被奴隸主剝削的制度就可以稱為奴隸制。所以,簡單的說就是,奴隸多,買賣奴隸合法,農業少的可憐,商業基本沒有(雅典除外),人民生活水平極端貧困。
所有通過概念,我們是可以解決一個史學界的問題,就是奴隸制和封建制度算不算兩個制度。其實之所以混淆,就是因為東西方過期不同,對于分封制的問題干擾了對社會制度的判斷。奴隸制有分封制,這是中國的情況,很多人說西方中世紀就是分封啊,那不還是奴隸制度嗎?其實這些疑問是故意回避了生產關系和生產力變動的因素,這些制度歸根結底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好比市場經濟,他產生于資本主義,但是不一定會隨著資本主義一起同時滅亡,受具體因素影響,很可能還要在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很長時間。所以說,分封是手段,不是把奴隸制和封建制混為一談的借口。與奴隸制相比,封建制文明太多了。沒有活人獻祭,剝削程度有所減弱,奴隸成了農民,有自己的財產,甚至可能成為地主階級,階級之間可以出現轉化,經濟上私有制度更加壯大,農業成為主導產業,經濟規模空前膨脹,所以封建制度不等同于奴隸制。
處理完關系混淆的問題,我們就言歸正傳,解釋一下奴隸制度下民主制度復活的問題。自從原始社會消亡之后,奴隸制拔地而起,成為了全球范圍內最先進的制度,但是這個制度卻面臨挑戰。首先,原本平等的原始公社成員不會甘心成為奴隸,所以要解決反抗問題,其次,成為統治階級的奴隸主,部落軍事酋長,神職人員之間,利益怎么劃分,所以要解決統治階級內部問題,最后,如何保證經濟基礎健康發展,所以要解決制度建設問題。
圍繞著這三個問題,奴隸主階級開始自己的計劃。如果生活在現代的你,穿越回奴隸社會,那種生活是沒法想象的,如果你成了奴隸,那你的命運就悲慘了。日日夜夜的干活,但是沒有工資,你不允許有反對意見,唯一允許的活動就是干活和服侍主人,主人可以任意毆打謾罵你,就算打死你也沒人過問,因為你是會說話的工具。這種生活現代人必然無法忍受,而剛剛進入奴隸社會中得大多數奴隸肯定也無法接受。所以他們必然要反抗階級壓迫。為了這種反抗,奴隸主研究出了一系列對付被統治階級的辦法。組織警察與軍隊,鎮壓奴隸反抗;修建監獄關押持異政見者;建立法庭,審判反抗的被統治階級;設立各種娛樂場所與宗教場所,愚弄被統治階級,于是一個國家,這個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誕生了。
可是,人性是貪婪的,往往是可以共苦,不能同甘,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也需要調和。最初在西方,奴隸制社會普遍建立的是君主制政體,可是漸漸被貴族集體統治代替,以后也漸漸被民主政體代替。這是為什么呢?難道原始社會的理想民主制度恢復了?不是的,剝削階級永遠不允許人民當家做主。要討論上層建筑,必須先研究經濟基礎。
奴隸經濟,并不是像封建經濟一樣存在土地兼并問題,只有掠奪奴隸的爭斗,沒有奴隸主之間的兼并,所以才產生了貴族土地所有制,土地與生產資料在社會內部高度集中,在統治階級內部則比較分散。而且由于生產力低下,統治者很難用有效的手段控制其他統治階級成員,所以需要協商和合作。再者,因為生產力低下,必然造成小國寡民,小型國家對于政治運動的抵抗能力是弱小的,極容易發生政權更迭,為了維護統治,統治階級必須讓其內部無比團結,并在奴隸階級內部分化瓦解一部分,使其成為自由民,參與“民主”政治,將被統治者的反抗降到最小。這和當今西方資產階級分化工人階級的手段如出一轍,高福利和民主選舉就騙過了西方人民群眾的眼睛,也讓國內不少人投去了羨慕的眼光。可是反觀希臘,雅典確立的民主政體,在當時,其國家的福利與民主程度不是很高嗎?那奴隸制怎么崩潰了?所以說任何社會制度在歷史長河面前都是脆弱的,妄圖以一時的政策證明制度可以萬古不變是愚昧的。
在西方的奴隸社會,其民主制復活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工商業的發展,雖然當時的工商業和現在相比簡直連小作坊都算不上,可是商品經濟(但是基本不成氣候)要求買賣雙方要在自愿前提下完成交易,所以有利于產生平等,民主等思想,這也是西方奴隸社會產生民主政體的原因。
而在東方,特別是在中國,情況就大不相同了。狂闊的平原,發展歷史悠久的農業,使得血緣紐帶組成的社會組織形態沒有隨著原始社會的崩潰而毀滅,反而進一步加強,形成了宗法制,成為了統治的工具。由于生活環境安定,四周沒有強大的敵對民族,原始社會想奴隸社會的過渡比較平穩,但是國土服員遼闊,為了克服抵抗自然災害等問題,必然需要集權,才能在這個廣闊而富饒的土地上繁衍出文明。所以,原始社會的氏族酋長直接轉化為奴隸主階級的最高統治者,集政權,軍權,神權于一身,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君主政體,整個社會階層也都接受這個制度,古代農業需要高強度的統治才能低開外在環境的干擾。再者,歷史悠久的農業造就了大量的人口,這么多的人口,在古代的生產力條件下無法實現民主,成本太高,所以最簡單有效而實惠的政治制度就是君主專制。
相比之下,我們可以看看雅典民主政體產生的環境。這里沒有一塊完整的平原,到處是山丘和海灣,農業生產長期滯后,導致大多數人需要出海貿易,所以但是了民主思想,人口少,導致小國寡民,使得民主成本下降易于實行。而工商業和航海的發展不斷摧毀著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氏族血緣紐帶,使得社會組織松散,原來的部落酋長很難以家長制的形式控制社會全體成員,所以集體統治就成了必然發展方向。
那么現在我們也應該評價一下奴隸制社會產生的民主制度。首先,我們必須肯定它積極的一面。由于民主首次應用于國家機器,是的比較多的社會成員可以參與國家的建設,提高了人民積極性。而且在民主社會,思想必然寬松,思想文化不再要以帝王的喜好為指向,所以發展出了燦爛的思想文化。而且在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出現了民主制度,只是非常值得欣慰的,這是偉大的民主實踐,對后世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的是,這種民主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也是社會不公的暴力機器。與原始社會的理想民主制度不同,這種民主制度是有階級的民主,不再是社會成員自發產生的民主形式,而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統治所采用的手段。這種有階級的,私有制為前提的民主絕對不可能做到人民當家做主。占人口絕大部分的奴隸和外邦人毫無民主權利,完全成為社會的犧牲品。成千上萬的奴隸掙扎在垂死的邊緣,被剝奪了所有勞動成果和血汗收入之后,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統治階級拿著沾滿鮮血的財富建立了民主政體,蒙騙著自由民和小貴族,這種血汗民主,必然是不能長久的。這些嗜血的奴隸主自然可以不知廉恥的談論自己如何民主,而嘲笑著別的國家的專制,這和當今的美帝國主義是多么的相像啊!
蒙騙人民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歷史也證明了,當生產力要求淘汰一個社會制度的時候,這個過程是不可能你轉的,即使是偶爾的反復,也不會阻止歷史的車輪。很快這個最殘忍的社會制度也要像原始社會一樣,壽終正寢了。
后記:本來想把封建社會的情況一遍寫完,可是后來覺得篇幅會過于長,讀者會閱讀疲勞,于是決定在下一篇再論述奴隸社會的最終崩潰和封建統治的確立,發展和民主制度徹底消亡的原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