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議政】“朝著什么方向改”
這期間有兩個重大的紀念,一個是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簽訂40周年,對此紀念的文章不多;一個是鄧小平“南巡講話”20周年,各大媒體都發文紀念,許多精英前一段時間就發出呼吁:“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南方談話’!”2012年2月4日,溫家寶到廣東白云電氣集團公司考查,再次重申鄧小平的一句話,“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
大家可還記得2010年慶祝中國特區成立三十周年?當時熱鬧了好多天,總書記和總理都參加了。溫家寶講話也說,“不僅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違背人民的意志,最終只會是死路一條。在這個關乎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大事上,我們不能有絲毫的動搖。’”
那時我寫了一組《我對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的思考》,其中15日在人民網等4個網站發表的“續十二”寫道:“中國的經濟、政治、社會各方面都存在問題,上下左右都認為需要改革。這一點是毫無疑義的。分歧是什么呢?胡錦濤指出:‘核心的問題不是政治體制要不要改,而是朝著什么方向改。’所以才提出要劃清‘四個重大界限’。我認為,胡錦濤的話表明了在政治改革問題上,有不同觀點,存在著斗爭,已經不能再掩蓋它,而是應該擺出來,通過爭論或斗爭,統一認識,步調一致地進行改革。”
《華夏時報》日前發表文章,題為《皇甫平:中國改革再次到了緊急時刻——專訪〈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周瑞金》。周瑞金說:“過來人都還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的那幾年,是中國改革向何處去的重要歷史關頭。對改革是‘市場取向’還是‘計劃取向’發生了激烈爭論,‘計劃取向’重新占了上風。比如,當時有一篇調門很左的文章,就提出:‘改革問題的核心、焦點、要害是沿著什么方向和道路進行改革的問題’,有一種改革觀實質上是‘資本主義化’,有的同志也在抹煞兩種改革觀的分野,忌言‘姓資姓社’。”他提出“腦袋清明開明并不困難,難在屁股是坐在利益集團那邊,還是坐在人民這邊,坐在中央政府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邊。”他“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改革,再一次到了緊急的時刻。當前的中國,迫切需要黨內健康力量發出類似鄧小平南方談話那樣的登高振臂一呼”,他“要為改革呼喊”。
《周瑞金: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南方談話” 》文的編者按也強調這個問題:“當然,我們更樂意讀者去思考的是今天的中國是否也面臨20年前同樣的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的挑戰?如果是,中國的頂層有沒有再來一次“出行”的判斷和勇氣?”看來一些人并不同意總書記的現在的核心的問題不是要不要改,“而是朝著什么方向改”,他們認為應當“坐在中央政府這邊”,強調總理的“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條”。
我贊同改革,這是“不進則退”的辯證觀點,馬列毛主義是要變革現存社會的理論,毛澤東就反對“確立”,主張不斷革命論。改革就是革命。但是,我不贊成瞎闖。過去的改革懵懵懂懂地“試”和“闖”,沒有看到深層次的問題。結果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這些年都在忙于解決,擦屁股。這些問題上下左右都看到了,有些人批評這些年的調整是在走回頭路。問題是,不走回頭路行嗎?社會上這里鬧事,那里罷工,亂糟糟還能做什么事?16大時就提出了要告別“摸著石頭過河”,現在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所以,我站在總書記這一邊,贊同“核心的問題不是政治體制要不要改,而是朝著什么方向改。”這是對改革的總結,為什么要提出科學發展觀?這個問題要搞清楚。
我不知道溫總理對兩會做的政府工作報告說了些什么。既然在2月4日提出了“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 我想,如果不是個人的而是黨現在的觀點(我為什么這樣講?因為主流精英提出“迫切需要黨內健康力量發出類似鄧小平南方談話那樣的登高振臂一呼”,就應該在下個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體現出來,講清楚,為誰改?改什么?怎么改?改革后,我們普通百姓能得到什么好處?如果不給老百姓看得見的實實在在的好處,那這樣的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