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才看了網友秀才江湖的帖文《名古屋市長否認南京大屠殺,南京官員為何不當面反駁?》,把南京市委常委兼政法委員會書記劉志偉痛貶了一通。網友們也跟著一起拍磚,直把個老實巴交的劉書記推到了風口浪尖,拍得個灰頭土臉。 其實這對劉書記是非常不公的。 第一,劉書記沒有與名古屋市長針鋒相對,而是選擇了避其鋒芒,模棱兩可,擱置爭議,轉移話題,正符合我們一貫堅持的韜光養晦的政策的。前兩年,某領導對于日本人的接待熱比婭,也只說出了將心比心四個字,外交大員尚且如此,還能指望一個石頭城的小小市委常委多硬氣嗎?就算他想硬,你敢硬過大領導?豈不有許田射鹿之嫌? 第二,劉志偉只是個市委常委,代表政府率領個代表團出訪外國政要,已經是三生有幸受寵若驚了,面對的又是比自己級別高的日本市長,下級見上級,氣焰先就矮了半截,哪里還有勇氣抬杠?--劉書記的反應,用我們中國人的思維,也完全可以理解的。 第三,這些年,中國時興翻案。什么董存瑞呀,黃繼光呀,雷鋒呀,王進喜呀,都是造出來的英雄,黃世仁呀,周扒皮呀,卻成了慈善家了。更有甚者,連汪精衛這個賣國賊,都有人跳出來為他叫屈了(這也可以理解,誰的徒子徒孫也不愿自己的祖先留罵名)。你中國翻案的就大有人在,憑什么不許我們日本人質疑一下歷史吶,--將心比心,劉書記也理解日本人。 第四,畢竟,劉書記此行是友好訪問,名古屋市長雖然否定南京大屠殺,但他用的是推測的口氣,他的話其實只能代表他個人觀點,他的錯誤在于,不該以市長的身分,在這種場合發表這種見解。這個人的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印象,都是他的侵華的老爸講給他的,據他老爸講,他老爸在侵華的八年里“在中國受到了熱情的接待”,于是問題出來了:“如果在8年的戰爭中發生過像‘南京事件’這樣的事情,中國人為什么還會做出(像父親所說的那樣的)熱情接待的事情呢?這是不可理解的。”,這事,有可能是他的死鬼戰犯老爸造謠,也有可能他老爸當年確實受到了熱情接待,不過是受到蔣汪集團的接待(還有一種可能,他老爸受傷,被八路軍俘虜,我方以德報怨,優待俘虜,在他嘴里成為熱情接待),這個,一句話兩句話是說不清楚的,而名古屋市長是以探討的和推理的口氣說的,是在“擺事實講道理”(他還建議雙方為此“在南京舉行歷史研討會”,“把應該說的話說出來,保持友好關系”,挺坦誠的),如果認真和他掰扯,一句話兩句話掰扯不明白,人家沒有一個不信自己親爹,反相信你外國人的道理;而若立馬勃然變色,義正辭嚴提出抗議,又顯得沒風度,這個分寸確是很難把捏的。 第五,換個角度看,劉書記的話站位很高,姿態很高,且又含沙射影,綿里藏針,有外交家的范兒。“南京人還是熱愛和平的,我們需要學習歷史,而不要延續仇恨。”,這句話關鍵詞是“學習歷史”和“延續仇恨”,意思是:一、你小子歷史不及格,還是先回家好好學習一下歷史吧,我這里和你“不爭論”;二、盡管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不容抹煞,但我們還是力爭讓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世世代代延續下去。中方不想延續仇恨,我此行是友好訪問,咱們不提這事也罷。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unz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