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說轉型,革命不灰心
前幾天,有朋友相邀去天成路的茶館喝茶。坐下后俺要了紅茶,他就問了:你不是一向喝綠茶嗎,怎么也轉型了?俺答這天氣蠻冷,喝紅茶暖胃,不是趕時髦“轉型”。這么就扯起“轉型”這話題。
咱們先談業務,然后就企業的產業轉型切磋起來。講到溫臺私企不好好搞實業,要么走私搞偽劣產品,要么炒煤炒房搞高利貸,國家還居然救它們,真是冷了實業家的心。溫州這種資本主義模式再救也救不了的,不恢復社會主義公有制,只有死路一條。
說到現在杭州好搞,還是搞人民生活需要的東西。特色餐飲業可以搞。許多餐館生意不好,但【甘其食】這么個包子鋪居然生意紅紅火火,常年顧客排隊購買,還在杭城開了許多連鎖店。也是中國式快餐的勝利。搞竹木家具業的也不錯,普通人家都需要。當然高科技的也有前途,只是見效慢一些,與營銷方式大有關系。等等。
行文至此,俺忽然想起昨晚在網上看見的《騰訊新聞·轉型中國第01期》,里面也大談“轉型”。其頭篇就是《天國亡于內部意識形態路線斗爭》,很化費了些腦筋的。你看,太平天國時有“路線斗爭”一說嗎?走社還是走資?好玩吧?為什么省掉“太平”兩字也是有講究的。右右早已在網絡上拿“天國”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名詞了。現在這標題不是隨便起起的,是動足了腦筋的。文章本身沒啥看頭,無非捏造歷史,目的是忽悠大家在中外資本掌控媒體的時代里,不要講意識形態和路線斗爭,否則就會死路一條云云。
其跟帖里更多反動的內容。再看其他有些什么文章。
一篇叫《轉型中國1864-1949:不是策劃語》,說的是:“1864年不是開始,正如1949年不是結束一般。1864年,一種反傳統的運動勢力歸于失敗;1949年,另一種同樣反傳統的力量登上了執政舞臺。……宗教的天國寄望于來世,歷史必然性規律下的烏托邦卻企冀于在此世付諸實施。……理所當然,所有的轉型都從推倒開始,以重建結束。”
還有一篇叫《戈登拒絕清廷賞賜黃馬褂》,為屠殺中國人民的洋槍隊平反,推介其頭子戈登的冠冕堂皇的話:“鄙人效力中國,實因憫中國百姓之涂炭。鄙人非賣劍客也。”諂諛說:“常勝軍統帥戈登”在攻克常州后拒絕了清廷賞賜的一萬兩白銀。本想拒絕清廷的所有封賞。后經各方極力游說,保留了勛章和黃馬褂。
還有一篇《李鴻章建議學習外國利器》為李鴻章平反。引其給恭親王的信曰:“鴻章以為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欲覓制器之器,與機器之人,則我專設一科取士,士終身懸以為富貴功名之鵠,則業可成,業可精,而才亦可集。”欲使人忘卻《馬日條約》的操盤手是誰。
《轉型中國》的雄心勃勃還體現在其導語。內稱:“辛亥百年,騰訊歷史頻道推出《轉型中國1864-1949》系列原創策劃,我們希望嘗試著去追尋這樣一個命題:“辛亥年,她從何處來,又向何處去”;并希望此策劃,能夠成為解讀另一命題——“現代中國,她從何處來,向何處”——的一個注腳。策劃以年份為單位,逐一梳理近代史關鍵命題。敬請關注。”云云。
“轉型”這個詞現在很時髦。社會轉型啊,政體轉型啊,文化轉型啊等等轉得不亦悅乎。咱們準備轉哪兒去??把舵的希望能告訴咱們一下。
有的朋友覺得方向錯了,沒有希望了,黨內沒有馬克思主義者了,只有跟媚美右右一起沉船了。俺覺得不靠譜。毛主席說過: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要相信群眾,要相信黨。不要灰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