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性的調查血汗工廠
這兩天看到一則新聞《蘋果委托第三方調查富士康"血汗工廠"》【英國《電訊報》報道,美國蘋果公司13日稱,該公司已委托公平勞工協會(Fair Labor Association)對它的一些供應商工廠展開“特殊和自愿的審計”,其中包括富士康在中國深圳和成都的工廠。
公平勞工協會的一個調查小組已于13日上午開始對富士康深圳廠區展開調查。公平勞工協會總部位于美國華盛頓特區,是一個非盈利組織。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制造商,負責制造幾乎所有的蘋果產品配件。2010年,富士康深圳龍華廠區發生多起員工自殺事件。今年1月,武漢廠區的150名富士康工人又威脅跳樓,抱怨工資太低且未經培訓就被要求在高壓環境下工作。
長期以來,蘋果因富士康的工作條件備受指責。上月,美國《紐約時報》稱蘋果未能履行承諾,改善其遠東地區供應商的工作條件。
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13日發表聲明,稱“各地的工人都有權擁有安全、公平的工作環境”,因此委托公平勞工協會“獨立評估”富士康的情況。他說,富士康等供應商已同意給予調查小組“無限制的”接觸自由。
調查人員將同數千名工人進行面談,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狀況,包括薪酬、健康、安全和工時。調查結果將于下月在公平勞工協會網站上公布。】感覺到有點荒唐!
中國臺灣省的資本家郭臺銘到大陸上來辦工廠養活工人,是善事一件嗎。看一看郭臺銘也太辛苦了:【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掩飾不住對中國內地代工廠的無奈,1月15日于臺北一次年會上訴苦,“每天管理100萬員工,頭痛得要死”。相關數據顯示,蘋果如今的運營利潤率已經突破30%。然而富士康母公司、臺灣上市公司鴻海的利潤率從2006年的5.9%降到目前2.0%的水平。而這一下滑趨勢在2007年蘋果推出iPhone和iPad系列產品后,更趨嚴重,如今鴻海精密運營利潤率已經下滑至1.5%。運營利潤率衡量的是公司從其核心業務中獲得的利潤,不包括一次性項目和投資收益。
來自美國學者的調查顯示,“每銷售一臺iPhone,臺灣僅能分到0.5%的利潤,iPad為2%,美國卻能分到58.5%和30%的利潤。”依托于iPhone出貨量增長的強勁,鴻海去年12月營收達3170億元新臺幣(合106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創下歷史新高。面對蘋果帶來的巨大利潤誘惑,郭臺銘不得不以降低加工價格的代價來獲取iPhone和iPad生產的大量訂單。
根據2008年至2010年財報顯示,三年來它一直在降低人力成本。如2009年員工數同比增加9.7%,員工成本總額支出同比卻減少28%,人均成本同比減少34%。】
直觀一點,【以iPhone手機為例,蘋果公司從研發設計和物流環節每部手機就拿走了360美元的價值,又從關鍵零配件環節與日、韓、臺合作拿走了187美元的價值,而留給在中國的制造商(富士康、廣達等)僅6.54美元。如果再扣掉所有成本,通過組裝一部iPhone手機,富士康公司只能賺幾毛錢美金。另據報道,蘋果每銷售一臺iPad可獲利150美元,相當于售價的30%,而中國工人僅能從中獲得8美元的收入,相當于售價的1.6%。】
這也就難怪富士康的青年打工仔們要“十三連跳”了,難怪富士康的青年打工仔們在富士康工作幾年就要跳槽了(擦屏事件,有毒環境下再工作幾年的話小命就玩完了),難怪富士康的打工仔們要進行跳樓宣誓了,難怪富士康要安裝防跳網了。
戲劇性的是郭臺銘在拼命壓低人力成本(說白了就是降低工人的工資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美國蘋果公司拿走了大頭的利潤而中國工人只得到一丁點的血汗錢賣命錢,現在卻出現了美國蘋果公司請美國的公平勞工協會來調查在中國土地上的富士康公司是否是血汗工廠是否富士康真正對中國的青年打工仔們進行殘酷的剝削,這不是咄咄怪事么?
這中國的青年打工仔們用血汗、健康創造出來的財富的大頭被美國蘋果公司攫取了,小頭被資本家郭臺銘剝削去了,剩下一丁點給了中國的青年打工仔度命,這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事實,美國人卻來發善心了。是否是準備將美國蘋果公司攫取的財富的大頭留在中國國內?是否是準備將資本家郭臺銘剝削的血汗還給中國的青年打工仔們?可能嗎?這難道不富有戲劇性?
這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那些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員們是否知道富士康這家血汗工廠?調查富士康這家血汗工廠是應該美國的公平勞工協會來干還是中國的“為人民服務”的官員們來干的事兒?
難道形成了俺們的官員“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為美國人干事,而美國人來中國進行血汗工廠調查為中國人民服務的怪圈?太有戲劇性了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