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做個好人真幸福——記“京城好人”劉學軍 等5篇

胡大誠  丁先明 · 2012-02-14 · 來源:中青報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胡大誠 本報記者 丁先明 《 中國青年報 》( 2012年02月13日   01 版)


    2月3日,“感動中國”2011年度頒獎典禮溫暖了無數國人的心。54歲的北京市民、退伍傷殘軍人劉學軍坐在電視機旁,收獲了感動,也收到了上百條短信和電話。
    發來短信、打來電話的人們和劉學軍分享感動的同時,更多地表達了遺憾之情:“‘感動中國’怎么只有10個名額?怎么沒有您?”
    劉學軍是誰?他有著怎樣的故事?為何這么多人認為他足以“感動中國”?
    2月8日,記者來到劉學軍家,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張掛在墻上的雷鋒像,從1965年到現在,這張像已陪了他整整47年,雖然畫面已經老舊、發黃,但是“雷鋒叔叔”的眼神與笑容,從孩童時代到現在,從未褪色!
    劉學軍的生命觀——“我也怕死怕傷,但能見死不救嗎?”
    春節前,一對年輕父母抱著兩歲女兒再次來到劉學軍家,感謝他的救命之恩。劉學軍歡喜地抱起女孩,又拿出專門買的新衣服給她穿上。
    2011年10月13日,“小悅悅事件”發生當天,在北京市海淀區薊門橋小區,兩歲小女孩張慧語走路摔倒。此時,一輛汽車正在倒車,眼看就要軋到孩子。危急關頭,一個跛腳男子沖過去一把抱走了孩子,避免了一場事故。
    現場有人認出,這個跛腳男子正是被人稱為“京城好人”的劉學軍。幾十年來,他救過上百條生命,留給自己的是40多處傷疤以及殘疾的雙腿。為了救人救急,他的牙被人打掉過,小腿被鋼筋穿透過,甚至做過開顱手術。 
    1981年,劉學軍從部隊轉業,擔任北京市運輸公司七場招待所所長。當年11月的一天,緊挨著七場油庫的一個倉庫發生火災,油庫圍墻之外就是有著近萬人的西三旗村。如果油庫爆炸,后果不堪設想。發現火情后,劉學軍提起兩個滅火器就往火災現場跑。
    大火最終被撲滅,油庫安然無恙,但劉學軍被垮塌物砸中,8顆牙齒被砸落,下肢失去知覺,倒在火場。昏迷7天7夜后,他做了開顱手術,被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后遺癥,腦萎縮。
    他不甘心下半輩子癱在床上,請求醫生用常人難以忍受的電擊法治療雙腿。經過數月治療,他的雙腿竟奇跡般地恢復了知覺,慢慢扔掉了雙拐,只是走路有些跛。
    那次火災后,劉學軍被鑒定為三級殘疾。朋友說他,人家的殘疾是天生的,你的殘疾完全是“自找”的。
    這個“自找殘疾”的人,還是個“沒事找事”的人。
    1989年,因為身體原因,31歲的劉學軍辦理了病退手續。“我才三十出頭,不能就這樣在家閑著。”于是,他買了一輛摩托車,開始“四處找事做”。他覺得哪里有危險、哪里可能有人需要幫助,就往哪里去。在他看來,這是重新上崗。“誰說我沒工作?做好事就是我的工作。”
    1993年,他騎摩托車經過北安河附近時,突然發現前方有一輛尾部起火的大巴。車上四五十個孩子正在唱歌,他幾次大喊“起火了”,司機都沒聽見。他把摩托車油門加到最大,趁大巴拐彎減速時超過去,并快速拐到大巴前。他連人帶車被撞出10多米,攔住了大巴,避免了一場車毀人亡的慘劇。在床上躺了兩個月后,他換了一輛新摩托車,“再次上崗”。
    四處找事做,讓劉學軍屢遭危險,身上不斷有新傷疤。人們不解,這個人對身體、對生命怎么會如此不珍惜?
    “我是血肉之軀,也怕死怕傷。我不想當英雄。在危難面前,別人可能只是遲疑一下,就把當英雄的機會給我了。見死不救,良心上過不去!”
    劉學軍的財富觀——“人不能沒錢,但不能讓錢左右人生方向” 
    “又一個春節到,我們在您的呵護幫助下,讀完了碩士,衷心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這是記者隨手翻到的被劉學軍資助過的貧困大學生寫的信。病退后,劉學軍每月有1400多元養老金,比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1260元略高一點。即使這樣,他也要省吃儉用,盡可能擠出一些錢,資助讀不起書的孩子。多年來,他資助了全國各地數百個貧困學生。
    以世俗的標準審視劉學軍,他很“敗家”。為了行善幫人,他甚至數次變賣祖上留下來的“傳家寶”。
    據劉學軍的老同學侯麗介紹,1985年,當時還是招待所所長的劉學軍,在某醫院看見一個病人因為沒錢治病,躺在板車上等死,“壽衣都準備好了”。他問清原委后,馬上掏出200多元錢交給病人家屬,讓他們抓緊看病。病人家屬不敢接錢,“我們是河北農村的,還不起”。劉學軍說:“不用還,救人要緊。”
    回到單位,他才想起來這200多元是自己剛取出來的員工工資。為了應急,他把家中祖傳的一幅古畫賣掉,換回200元現金。
    后來,他聽說這幅畫在香港被拍賣到1000多萬港幣,但他并沒有后悔當初的選擇:“一幅畫救了一條命,值了!”
    2007年5月,劉學軍在西土城公交車站撿到了一個塑料袋,打開一看,里面竟是20萬元現金和一個記賬本。他趕緊通過記賬本找到失主,并交還了現金。
    在常人眼中,劉學軍是個另類,是個“傻瓜”。實際上,他并非不食人間煙火。他認為,改善生活質量是對的,“人不能沒有錢,但不能讓錢左右人生的方向”。
    劉學軍的榮譽觀——“好人隊伍不斷擴大,這不就很好嗎?”
    2月8日,記者來到劉學軍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區北太平莊街道羅莊西里社區。很多居民都知道社區里有一位“好人劉學軍”。然而,幾年前,劉學軍還不為太多人所知。直到2008年3月,一段電視新聞揭開了老劉的諸多秘密。
    2008年3月初,作為北京奧組委“志愿之星宣講團成員”,劉學軍向小學生宣講環保知識,北京電視臺《北京您早》欄目對此進行了報道。視頻不長,卻讓來京務工的涂會瓊淚流不止:電視上的劉學軍,不正是自己苦苦尋覓6年的救命恩人嗎?
    原來,2002年7月底,涂會瓊帶兒子在昆玉河邊散步,兒子不慎落水。救子心切,不會游泳的涂會瓊也往河里跳,但一下子就嗆了水。這時,劉學軍剛好騎摩托車路過,馬上跳到河里救人,最終將母子二人救上岸來。
    涂會瓊回憶說,上岸后,救人的大哥滿身是血,她一個勁地感謝,并詢問大哥的名字。對方說,我的名字不重要,你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隨后,他一瘸一拐地離開了。
    當時急著帶兒子去醫院,涂會瓊沒能搞清楚恩人是誰,這成為她的一塊心病。為了找到恩人,她跑了很多地方,只要看見背影有點像的,她就上去問人家是否救過人。盡管苦尋多年,她始終未能找對人,直到2008年3月看到電視新聞。
    2008年3月10日,涂會瓊見到恩人后才知道,劉學軍當天救他們時,頭部被撞破,小腿被水中的鋼筋穿透,至今還留有一道兩三厘米長的傷疤。
    “母子尋遍京城,六年終見恩人”的故事,離奇而感人。然而,就在媒體紛紛報道這一新聞時,另一則感人故事也出現了。
    2008年3月14日,《北京晨報》在頭版刊發了涂會瓊與劉學軍相見的圖片報道。27歲的北京市民王芳將報紙帶回家,向母親感嘆劉學軍“這種好人不多見”。沒等自己感嘆完,王芳竟看見母親對著報紙哭。
    “女兒,就是這個人當年救過你的命,我沒看錯。他是咱們家的大恩人啊。”王芳的母親邊哭邊說。
    時間追溯到26年前。1982年7月,因救火致殘的劉學軍去清河醫院做康復治療,路上偶遇一歲的小王芳誤食農藥,躺在地上口吐白沫,王芳的母親嚇得大哭。劉學軍看見后,趕緊抱著王芳去醫院。因為雙腿還未康復,他當時拄著單拐,加上大雨滂沱,他硬是連走帶爬,趕到四五里外的醫院,把王芳從鬼門關搶了回來。
    得知劉學軍與孩子素不相識,看到他手掌全是血,膝蓋磨得露出骨頭,醫生、護士大受感動,哭著給劉學軍處理了傷口。為王芳交完費后,劉學軍悄悄離開了醫院。
    26年間,劉學軍搬了幾次家,王芳母女久久找不到恩人。26年后,王芳已經成為一個一歲女孩的母親,恩人終于出現!
    電話接通的那一刻,經王芳提示,劉學軍想起了那個雨天。他關心地問:“你現在挺好吧?沒留下什么后遺癥吧?”電話另一頭,王芳哭成了淚人。
    正是這樣一個無名英雄,引得眾人為他沒能當選“感動中國”人物而深感遺憾。但他說:“我沒當選,但我們的好人隊伍擴大了,這不就很好嗎?”
    劉學軍的是非觀——“如果每個人都變得冷漠,社會哪還有愛?”
    近來,“彭宇案”不斷被人提起,現實生活中,困擾很多人的問題是:“做好事被人誣陷怎么辦?”
    的確,做好事并不總是伴隨著鮮花與掌聲,有可能反遭誤解甚至誣陷。在劉學軍的好人生涯中,他不止一次遇到這種事。
    1972年暑期,14歲的劉學軍在海淀區清河勇救一男一女兩個落水兒童,他的腳掌卻被河底木板上的一顆釘子戳破。讓他始料不及的是,男孩的家長來到他面前,不是千恩萬謝,而是拳打腳踢。原來,淘氣的男孩因為游野泳才落水,他怕回家挨打,就撒謊說是劉學軍把他推下水的。劉學軍當時百口莫辯,“流血又流淚”,幸虧后來一個在場的老大爺以及被救的女孩出面作證,事情才算了結。
    劉學軍回到家后,感到一肚子委屈。他化解委屈的方式是,跑到書店買了一張雷鋒像。
    將近30年后,他再次遇到這種“憋屈事”。2001年8月下旬的一個雨天,他推著摩托車經過滿是積水的學院橋,看見一名老人被車刮蹭后昏倒在地,趕緊把老人送到醫院。不承想,老人的兒子趕到醫院后,卻一口咬定是劉學軍撞的。“你給我爸交了1萬元押金,人還不走,你說你沒撞,誰相信?”
    又一次百口莫辯。無奈之下,劉學軍總共為老人付了6萬元的醫藥費。事后,很多朋友“批評”他:“這就是你管閑事的后果,以后少管!”
    “這不公平啊!”困惑過后,他又開始自我安慰,“6萬元,就當給自己父親看病了。真相總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面對委屈,他的態度是:“如果每個人都變得冷漠,社會哪還有愛?”
    果不其然。2007年的一天,劉學軍幾乎忘掉了6萬元的事,那名被救老人的兒子突然登門,捶胸頓足地表達歉意,并歸還了劉學軍6萬元。原來,一次機緣巧合中,他搞清了當年的真相,知道自己冤枉了好人。
    而在劉學軍清河勇救落水童的38年后,2010年12月,當年的落水男孩馬國慶在一檔電視節目中,當著無數觀眾的面,鄭重地向劉學軍鞠躬道歉,表達自己的悔意。
    當年那個撒謊的淘氣男孩,如今在左鄰右舍眼中,也是個難得的好人——在“東來順”上班時,救過馬路邊摔倒的老人;當出租車司機時,救過幾條人命。
    對馬國慶來說,劉學軍就像一個磁場,給了自己“里程碑式”的影響。馬國慶告訴記者,自己這些年做出了一點成績,離不開劉學軍的影響。
    劉學軍的幸福觀——“做好人踏實,做好事舒服”
    病退23年來,劉學軍常常早晨5點多就起床,騎上摩托車,挎著公文包出去“上班”。公文包里,有外傷急救包、速效救心丸、血壓計,還有供低血糖患者急用的巧克力,以及為外地人指路的北京地圖。他常到醫院、河邊、公交車站附近轉悠,看到需要幫助的人,馬上伸出援手。
    為了找到更多幫助對象,他甚至專門為自己印制了名片,上面寫著“有困難您找我”、“勿以善小而不為”,并留下手機號碼。雖然有人對此不以為然,甚至接過名片隨手就會扔掉,但這并不妨礙他繼續發名片。23年來,他發出了3個版本、上萬張名片。
    一到冬季,他就經常自制風斗,免費發給租住在城鄉結合部平房中的打工者,盡量避免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一到下雨天,他的公文包中總會裝上十幾把雨傘,到大街上發給老人、小孩或孕婦。
    他自愿給社區里75歲的空巢老人趙世新大爺“當兒子”,過冬時他給趙大爺買好四五十棵大白菜,時不時給老人送他愛喝的無糖可樂,還給老人買了件羽絨服;街坊中有一戶兩代人都癱瘓在床的困難家庭,他經常上門噓寒問暖,物質上接濟,精神上鼓勵,家里有事幾乎隨叫隨到。
    18歲以來,他幾乎年年義務獻血。50歲以前,他一年獻兩次,每次200ml;50歲后,醫生只準他每年獻200ml。
    他的同學侯麗說:“學軍就是這樣一個人。如果把他做的每件好事都寫出來,非得寫一本厚書不可。”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尤其是不顧自己的安危,時時處處做好事。
    有很多人不解地問劉學軍:“你做好事的動力到底來自哪里?”
    他認真地回答說:“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幫了別人,看到別人好、別人笑,我就覺得特別快樂!”
    他的回答沒能打消別人的疑惑:“你退休在家,就不能好好享幾天清福?”
    他笑笑說:“和在家享受相比,做好事的樂趣要大得多。”
    劉學軍告訴記者,愛心能傳遞,愛心能放大。在他送出的愛心雨傘上,留有自己的手機號碼,上面還寫著:“愛心傘給您溫暖,用完后,請您放在一個地方,給我打電話,我會自己去取。”有好幾次,他都收回10把、20把雨傘。甚至有一次,一位他幫助過的孕婦的丈夫給他送來了100把雨傘,還有一封感謝信。
    愛心能傳遞,好人有好報。劉學軍一個人帶著女兒過了20多年后,2006年春節,他曾經資助過的北京大學一個貧困女研究生告訴他,她想嫁給他。
    “對我來說,找個‘對路’的人不容易,而且人家比我年輕了20歲,我當然不能答應。”但對方依然很執著。
    為嚇退對方,老劉向她提出結婚的條件:“不能干涉我做好事。”而且提前立下遺囑:“死后,眼角膜捐給雙目失明的人,心、肝、肺捐給需要的人,剩下的零零碎碎火化,骨灰埋樹下,當肥料。”
    對方聽完,熱淚盈眶,連連點頭答應。當年,兩人走進婚姻殿堂,幾年來,妻子踐守諾言,成為這位“京城好人”最得力的助手和伴侶。老劉的朋友對此評價說,“好人終歸會有好報”。
    現在,一到過年,老劉都要接待數百來訪者——他救過、幫過、資助過的人,不能來的人也都紛紛打電話來拜年;他一年至少要過三四十次生日,有人是記錯了他的生日,有人干脆就是借過生日,表達對他的感謝。 
    這時的老劉,是幸福的。
    對劉學軍來說,做好事已成為一種習慣。如果別人還是無法理解他的這種做好事的“樂趣”,他就會給對方講雷鋒的故事。5歲那年,他拿自己攢的1毛5分錢,買了第一張雷鋒像。以后,家搬到哪,雷鋒像就掛到哪,甚至在他參軍期間,都一直把雷鋒像帶在身邊。
    “我的偶像是雷鋒,我認為自己就是雷鋒的傳人,雷鋒精神不就要求一輩子做好事嗎?”劉學軍說。
    追求幸福是每個人努力的方向。“我覺得,做個好人就是幸福。因為,做好人踏實,做好事舒服。”劉學軍說。

尋找內心那份真善美

    采訪劉學軍,是一個收獲感動、凈化靈魂的過程。一開始聽說他的故事,我滿腹狐疑:世上真會有這種人?采訪后,我打消了之前的質疑,但依然有困惑。
    劉學軍說,他把雷鋒當做榜樣,采訪了解他的事跡后,我認為,他堪稱當代“活雷鋒”。盡管劉學軍是個普通人,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但他做好事的境界,遠超普通人能夠想象的范圍。老實說,他的境界,我還難達到。
    雖然一時無法完全理解劉學軍,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的影響。采訪回來后,我發現自己有些變化,變得更愿意幫助別人、替別人著想——遇到一個公益求助,我主動捐了200元。從身邊開始用心做一點好事善事的那一刻,我感覺到了快樂,體會到了劉學軍說的“幫別人就是幫自己,做好人真幸福”。
    或許,正是劉學軍身上那種真善美的力量,讓我找回內心深處的純真。從身邊開始的這些好事,我完全能做到。
    講述劉學軍的故事,并非讓人們都要以做好事為職業,而是希望大家從他身上再次感受真善美的力量,拂去心靈的塵埃,觸摸深藏于我們內心的那份真善美,從檢視內心開始,做個好人,收獲美好和幸福。
    我們一方面期待社會和諧、充滿溫情,一方面又抱怨人心冷漠,缺乏做好事的環境。事實上,環境正是由我們每個人構成的。
    我們不能只抱怨,只當圍觀者、評論者,而要做行動者。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勤勞奉獻、保持本色,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好人。只要我們去做,社會就會更好。為什么不去做呢?

胡大誠:妻子給劉學軍老師的信

                           妻子的信

    很多人問我,做你的妻子是不是很難,因為你心里總想著別人,一定給家里的關懷很少。回想當年,我就是被你寬大的胸懷和火一樣的心靈所折服,深深愛上了你,從不后悔。雖然你不能像別人丈夫那樣,每月準時拿工資回家,雖然你經常早上健健康康出門,晚上卻裹著紗布躺在醫院。每當想到這些,我都想哭,但是我不能,因為我知道你是快樂的,你心里覺得幸福。但我希望一點,以后別再受傷了。陰天下雨時看到你渾身疼痛,我們很心疼。

    說明:劉學軍老師的妻子是曾獲他幫助的大學生。她在北大研究生畢業后,嫁給了劉學軍。

好人劉學軍:快樂著別人的快樂,幸福著別人的幸福!

因為當劉學軍看到別人處于危難時,他都會條件反射似的,毫不猶豫奮不顧身地沖上去救人,每一次救人,都會在身上留下一些“記號”,導致今天,劉學軍渾身都是傷疤,每到陰天下雨的時候,這些傷疤都會作痛,有時候會痛得讓這個勇敢而又堅強的漢子痛得忍不住掉下眼淚。但是,他卻從未后悔過!

    每當他受到傷痛折磨的時候,他就會看著這些傷疤,想起自己救下的那一條條性命,他就會忍不住開心地笑起來,那時候就不覺得疼了,只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一想啊,咳,誰讓我從閻王爺那里活生生地搶回了幾十條人命呢,受這點痛又算什么呢?”

    只要跟劉學軍在一起,你會不知不覺的被他身上的一種力量所感染,所打動。這種力量,就是堅持不移以助人為樂的力量,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力量。他的身體就象一部機器,助人仿佛是一種先天設計好的自動化程序。在他看來,見到別人有困難,伸個人幫個忙,這難道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嗎?不過是人之常情而矣嘛。

    劉學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總是把別人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把別人的幸福當作了自己的幸福。于是,他就常快樂著別人的快樂,幸福著別人的幸福,不管別人知道不知道!

京城好人劉學軍:你知道么?做好事會上癮!

今天的世界,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在社會生活當中擁有了更開闊的空間和舞臺。然而,這似乎并沒有帶給我們更多的幸福和更大的快樂。

    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慢慢地不知不覺地變得越來越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金錢取代了道德,利益取代了關愛,交易取替了溫情,為人民幣服務,取代了為人民服務。這樣日益嚴重的價值錯位,正在將人類推向前所未有的深淵。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劉學軍老師的存在,簡直就象一個稀有的活化石。他的事跡與精神,真可謂“出淤泥而不染”!

    當人們都在為私利、為小家而忙碌奔波時,他卻為了助人而不亦樂乎,并且告訴人們:“咳,我就是覺得做好人踏實,做好事舒服”。

    做好人踏實,做好事舒服”,這句話是我在陪著他到中國石油大學作報告時,第一次聽說的。這么樸實的話語,這么簡單的道理,聽起來是這么清新,又似乎令人陌生,陌生得乍聽起來令人甚至有一些些的別扭。多數人單知道吃喝玩樂說笑逗唱爭名奪利會帶來快樂,殊不知“做好事”也會讓我們感到“舒服”和快樂啊!

    有一次,他告訴我:“咳,你知道嗎胡老師,我真的沒有別人說的那么偉大,我就是做好事上癮而矣!”看我略為一愣的樣子,他又孩子式地補充說:“你知道嗎,做好事真的會上癮!當你幫助了別人,看到別人因為你的幫助而回報以感激之情的時候,那真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5.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6.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 亚洲v国产v天堂a | 永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另类综合在线视频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青青 | 色场视频在线观看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