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上報導,在第48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美國會參議員麥凱恩宣揚美國價值觀,指責中國“人權問題”,并稱“阿拉伯之春”應進入中國。我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則回應說:“中國出現阿拉伯之春”是幻想。我認為這不是一般的觀點之辯,而是有著值得深思的內容。
“阿拉伯之春”,是指自2010年底開始發生在阿拉伯國家的一系列以“民主”和“經濟”等為議題的社會運動,這些運動多采取公開示威游行和網絡串連的方式,這場運動以北非國家突尼斯的本·阿里政權被民眾抗議推翻為肇始,隨后波及埃及、利比亞、也門、敘利亞等國。目前仍在發酵之中。
在我看來,阿拉伯之春完全是美國等別有用心的國家,利用目標國的內部矛盾,采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造謠和激化矛盾等手段,蒙蔽一些群眾挑起的反對目標國政府的沖突。當反對派采用過激行動破壞社會正常秩序時,政府為維持社會正常秩序必定要出動警力,一些被收買的人就借機挑起武力沖突,造成群眾的死傷,這時美國等西方國家就打起維護“民主與人權”的旗號,明目張膽地支持和扶植反對派對抗政府,直至動用武力直接武裝干涉,將合法政府顛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所以要這樣做,目的是達到控制中東和阿拉伯地區的石油資源,以達了控制全世界的目的。不久前利比亞發生的事情就是這樣的,而正在發生的敘利亞事件也正在走這條路。
其實,在任何國家,內部總是有矛盾的,總會存在著不同意見的群體,而作為管理國家的政府,總要權衡對整個國家的利弊或為維護某一群體的私利,采用某種的政策,這時不同意政府政策的人就會反對,國家就必然會有反對派出現。美國等西方國家高明之處,就是善于利用這種矛盾,通過收買部分反對派,利用現代通訊技術,采取夸大甚至造謠的手段,促使矛盾不斷激化,從而為他們堂而皇之的干涉制造借口。他們借口反對獨裁、推進民主、保衛人權這些所謂的“普世價值”,行干涉他國內政、扶植自已奴才之實。如已被他們殺死的卡扎菲,由于他一貫反對西方,終被推翻;而現在站在美國一起反敘利亞的沙特阿拉伯國王,恰恰是典型的君主制獨裁的代表,但得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大力支持,這就是最有力的證明。對以沙特、巴林為代表的盟國,美國力挺其執政者,這就決定了這些國家的政權不會被推翻;而對伊朗、敘利亞這樣的敵對國家,美國當然希望所謂的阿拉伯之春民主運動能將反美的執政者一舉推翻,除掉中東地區國家層面上最主要的反美政權。事情的本質就是如此。
由此可見,阿拉伯之春會不會到中國來,并不像張志軍副部長簡單地所說的那樣“是幻想”。原因在于,我們國內現在的內部矛盾并不少,反對派也不是沒有,而被美國“洗腦”和收買的崇美、媚美的人也已有相當氣候,而中國共產黨政權又早就被西方貼上了“獨裁政權”的標簽。如果我們不提高警惕,采取有力的措施,緩解和消除國內矛盾,同時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陰謀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及時堅決反擊,而是反將西方騙人的所謂“普世價值”奉為圭皋,那么,阿拉伯之春來到中國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
附:網文摘要:
“顏色革命”是個創舉。蘇東劇變的成功讓美國人看到此番手段的價值,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的顏色革命讓他們驚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任意操縱別國進行政權更迭,達到政權改造的目的。
如今,類似的現象又開始在俄羅斯上演,俄羅斯境內幾十個城市都爆發了反對普京的大規模游行,從呼吁言論自由到抗議公路收費、貝加爾湖污染等。
而這一切,都與美國相關,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去年8月公布的年報顯示,該基金去年已滲透至俄羅斯全境,通過資助青年組織各種形式的研討會,培養俄羅斯的青年一代領導人,幫助青年人提高參政積極性。
類似的手法也用于伊朗,他們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引發社會動蕩,號召青年走上街頭。突尼斯、埃及也都如此,大規模騷亂的背后,新技術手段可謂推波助瀾,當然,這也少不了美國的影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