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里斗不是好事,據說這與“國民劣根性”有關。但我覺得很多情況下與官員的劣根性有關。是官員制訂的政策、打造的體制,給窩里斗創造了條件,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蓄意制造窩里斗的官員,是民族的罪人。
韓東屏是旅居美國的著名學者,曾經多次到香港參加學術活動,卻飽受同是中國人的香港人歧視。這在韓東屏寫的《我在香港的個人經歷》有詳細記載。為節約篇幅,本文只選取其中的一次受歧視經歷。“2005年,我參見一個由十五位美國教授組成的富布雷特基金資助的旅行團去香港。我們的行程是先去香港,然后去澳門,然后去廣州,深圳,廈門,汕頭等地去考察。問題又來了。我在進香港時被扣住了,被考問了半天。其他十四位美國人只好在那里等我。最后經過帶隊的人給我講了半天情,我被特許進入香港。從澳門回香港的時候,我又被扣住,又是一番交涉,才被準許重新進入香港。然后進入中國內地的時候,又被他們扣住。又是一番折通。我的美國同事一點問題沒有,但我因為是中國人,卻在所謂的中國的香港被多次刁難。”
因此,韓東屏沉痛地說:“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全世界的華人都很高興,可以說歡天喜地。但實際上,香港的回歸沒有給中國人帶來任何實在的好處。香港人仍然可以自由的出入中國內地。但中國內地人仍然不可以自由出入香港。而美國人仍可以自由出入香港,但在美國定居的中國人,不可以自由進出香港,只可以在香港轉機去別的地方。中國人在香港受到的各種歧視,并沒有因為香港回歸中國而有絲毫的減少。”“我不想放棄我的中國國籍,我想保留我的中國國籍。但是為了以后能順利的進入香港進行學術交流,我只好放棄我的中國國籍,拿了美國護照。這難道不是一個中國人的悲哀嗎?”http://redchinacn.com/portal.php?mod=view&aid=1470
韓東屏還說:“這幾天網上關于孔慶東教授關于香港問題的評論引起很大的爭論。我想說說中國人在香港的問題,很多是中央政府的政策造成的。我個人在香港的的經歷可以幫助說明一些問題。”—— 可謂一針見血。是政府官員制訂的政策造成了同胞之間的歧視與隔閡,這些歧視與隔閡將成為窩里斗的基礎,或者導火線。
在2004年國務院發過一個《關于妥善解決國有企業中小學退休教師待遇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04]9號),要給國有企業中小學退休教師發生活補貼。什么是生活補貼呢?文件這樣解釋:國有企業中小學退休教師的養老金低于當地同類教育機構的同類人員的退休待遇的(包括基本退休費、國家規定的津貼費、按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政策后實行的退休補貼和保留津貼等),其差額部分以“加發退休教師生活補貼的名義給予補齊”。
文件一發,引發了相當規模的窩里斗。針對文件中強調的“教學崗位”、“教學任務”和“教師資格”,不斷有國有企業中小學的其他人員,比如財會人員,教材采購人員,打字復印人員,教導主任,校長,還有校醫,門衛,清潔工,炊事員等等跑到上級部門去舉報,說某人實際上沒有教師資格證,某人雖然辦了個教師資格卻從來沒有在教學崗位上工作過,某某人不是在教學崗位退休的。等等,等等。場面令人悲哀。后來雖然把國有企業中小學的所有人員,包括財會人員,教材采購人員,打字復印人員,教導主任,校長,還有校醫,門衛,清潔工,炊事員,等等,全都按“同類人員的退休待遇予以補齊”了。但當時窩里斗的慘景仍長期令人后怕和寒心。不知是這些國企中小學“其他人員”素質差還是政府的素質差。
此類事情還有每年增加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時對“副高以上職稱的予以傾斜”。某老工人對某“副高以上”說:“你不覺得是被人給耍了?每次給你們多加這一百元左右的養老金,你不覺得像是有人拿一把包谷逗一群雞似的逗著玩嗎?”聞聽此言,該“副高以上”頓時花容失色,良好的心情蕩然無存,突然間覺得自己很可憐起來。
凡此種種,官員制訂政策時故意埋下窩里斗的種子,例子多了去了。那么,官員為什么要這么做?他們為什么喜歡百姓窩里斗?原因很簡單,讓百姓保持窩里斗的狀態有利于管理,符合從古以來的“以夷制夷”老例。如果百姓都團結一致了,肯定是不好管理的。官僚們太懂這個道理了。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有利于轉移公眾視線,轉移目標,轉嫁公眾憤慨。比如上面所說的兩件事的根源都是退休雙軌制造成的,公眾對官員在職時不繳任何社會保險費、退休后卻要拿5000元、8000元的退休費,早有怨言,甚至仇恨。官員就先以“副高以上”和“教師資格”制造矛盾,挑動國企老職工窩里斗。以圖轉移公眾憤慨。現在呢,官員更有高招了,他們多次暗示國企退休老職工是“貴族”,然后以“從無到有”和“從小到大”為幌子,拼命要挑起農民對企業退休工人的仇恨。以這種窩里斗來轉移公眾對官僚群體在養老方面的憤恨,用心何其毒也。
官僚們喜歡百姓窩里斗,百姓就偏不窩里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中國百姓應該清醒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