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主張積極的思想斗爭”——關于黨內斗爭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中,專文討論黨內斗爭問題的,是劉少奇。1941年7月2日,他在中共中央華中局黨校的演講就是這個題目,次年10月9日刊登在延安《解放日報》上,1943年6月經本人修訂編入解放社出版的《整風文獻》。1981年底中央編輯出版了《劉少奇選集》,此文就收入到上卷中。
劉少奇在講演中指出,如果我們不進行黨內斗爭,“不經常在黨內進行反對各種不良傾向的斗爭,不經常在黨內清除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意識,克服左的右的機會主義,那末,這些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意識,左的右的機會主義就會在黨內發展,就要影響與支配我們的黨,就要使黨不能鞏固發展,就要使黨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就要危害黨,使黨腐敗下去。……那些企圖避免黨內斗爭的想法,那些不愿批評別人錯誤以便換得別人也不批評自己錯誤的想法,是完全不對的。”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中,積極倡導和實行黨內斗爭的,莫過于毛澤東主席。1929年12月,他為中國共產黨第四軍代表大會寫決議之第一部分,就是針對紅軍共產黨內的“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而展開斗爭的著作(載《毛澤東選集》第一卷),這里,他批判了“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現象”、“非組織觀點”、“絕對平均主義”、“主觀主義”、“個人主義”、“流寇思想”和“盲動主義殘余”,《毛澤東選集》對于這篇文章的題解說:“這個決議使紅軍肅清舊式軍隊的影響,完全建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礎上。這個決議不但在紅軍第四軍實行了,后來各部分紅軍都先后不等地照此做了。這樣就使整個中國紅軍完成成為真正的人民軍隊。”
對于開展黨內斗爭的目的和意義,毛澤東在《反對自由主義》一文(1937年9月7日)中說,“我們主張積極的思想斗爭,因為它是達到黨內和革命團體內得團結使之利于戰斗的武器。……但是自由主義取消思想斗爭,主張無原則的和平,結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風發生,使黨和革命團體的某些組織和某些個人在政治上腐化起來。”
延安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開展的一場規模很大、成效顯著的黨內斗爭。1941年毛澤東主席在延安發起和領導的黨內整風運動,以及為之所寫的《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等著作,是中國共產黨黨內斗爭的杰出實踐,正如題解所說:“毛澤東進一步地從思想問題上總結了過去中國共產黨內路線的分歧,分析了廣泛存在于黨內的非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作風,主要是主觀主義的傾向,宗派主義的傾向,和作為這兩種傾向的表現形式的黨八股。毛澤東號召開展全黨范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運動,即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原則整頓作風的運動。毛澤東的這個號召,很快地在中國共產黨內和黨外引起了怎樣以從實際出發的觀點而不是以教條主義的觀點來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怎樣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以及怎樣對待一九三一年初至一九三四年底這段時期黨內兩條路線的斗爭這樣一些重大問題的大討論,鞏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在黨內外的陣地,使廣大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了一步,使中國共產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
開展黨內斗爭,這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史的又一條紅線。閱讀馬恩選集、列寧選集兩個四卷本,可以獲得一個基本的印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無一不是在進行嚴肅的黨內斗爭中將理論發展成熟起來的,無一不是通過積極的黨內思想斗爭有力地指導革命實踐的。《共產黨宣言》宣布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但修正主義的“祖師爺”伯恩施坦卻提出要讓“有教養的、博愛的”資本家入黨,使黨由“片面的工人黨”變為“全面的黨”。這一主張立即遭到馬克思、恩格斯的痛斥:“他們想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來反對黨的無產階級性質”,是“自己出賣自己”的“叛賣行為”。
對于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十年的評價,卻鮮見有從黨內斗爭的角度去認識和討論的。“后三十年”中,因為在很大程度上放棄使用階級斗爭、路線斗爭概念,發展甚至連“斗爭”一詞都采取回避的態度。
黨內斗爭,說得更準確一點,是黨內思想斗爭。鄧小平同志去世之后,我們經歷了許多的學習教育活動(“三講”教育活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活動、先進性教育活動、科學發展觀學習教育活動),按常理,這些活動本來應該是開展黨內思想斗爭的平臺,實際上,嚴肅的黨內思想斗爭從未開展過。
毛主席在列舉自由主義的表現形式時,列為第一種就是那種為了“保持一團和氣”,“明知不對,也不同他們作原則上的爭論,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親熱。”這些年來,就是普通黨員都能感到的黨內思想混亂,黨內一些高級領導人在思想上的嚴重背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之所以沒有開展起黨內斗爭,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嗎?結果會怎樣呢?“結果是有害于團體,也有害于個人。”
毛主席嚴肅地指出,“革命的集體組織中的自由主義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種腐蝕劑,使團結渙散,關系松懈,工作消極,意見分歧。它使革命隊伍失掉嚴密的組織和紀律,政策不能貫徹到底,黨的組織和黨所領導的群眾發生隔離。這是一種嚴重的惡劣傾向。”“自由主義是機會主義的一種表現,是和馬克思主義根本沖突的。它是消極的東西,客觀上起著援助敵人的作用,因此敵人是歡迎我們內部保存自由主義的。自由主義的性質如此,革命隊伍中不應該保留它的地位。”他要求“無論何時何地,堅持正確的原則,同一切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作不疲倦的斗爭,用以鞏固黨的集體生活,鞏固黨和群眾的聯系”,“一切忠誠、坦白、積極、正直的共產黨員團結起來,反對一部分人的自由主義的傾向,使他們改變到正確的方面來。這是我們思想戰線的任務之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