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的連任,進一步促進了兩岸和平統一。在他一任中,已經使雙方除政治之外的交往相對密切。尤其是經濟上已經形成互惠關系。再來一任,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就更大了。想搞獨立,交往的臺灣企業不答應,這次選舉就明顯反映出來了。而且長期和平,對雙方都有利。所以,和平統一具有相當大的不可逆轉性。但是,在目前兩種制度下,可能還不會統一。因此,雙方都要前進一步,才有可能。
在經濟制度上障礙不大。大陸雖然表述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其實與臺灣相差無幾了。我們的公有企業,數量上已經占少數,涉及的行業基本上是不適宜私有化的壟斷行業和社會需要而市場沒有競爭力的行業和企業。這與臺灣差不多。臺灣這類企業其實也是國有企業,在整個經濟中所占份額比大陸少不了多少。至于其它民營企業完全相同。在土地上我們雖然公有,但可以轉讓買賣,農村單干,實際基本一樣。馬英九在這一任,要重點解決貧富懸殊。我估計除加強稅收外,可能要強化國有企業發展,從而提高社會福利。因此,經濟體制上,兩岸基本沒有矛盾。
主要障礙在政治體制。大陸暫時不會實際多黨制和多權分立。但將來不排除。在市場經濟下,要解決決策科學和腐敗問題,這是必然趨勢。其實,我們到一定時候,只要在憲法中規定公有制為主體,并協商把兩岸軍隊統一實行國家化,樹立法治權威,也是沒有關系的。再把孫中山三民主義中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面承認和吸收過來。民族、民權、民生,天下為公,其實也有毛澤東思想的成份在內。它的五權分立在一定條件下也是可以采用的。這時,雙方就會都接受。還有一種情況情況,當大陸十分強大后,在現有體制下,由于我們讓臺灣“一國兩制”、“高度自治”,臺灣也可能接受我們的政治體制,實行同一個國名的統一。
我覺得,我們還應該利用臺灣多黨制的條件,暗暗深入臺灣創建和發展傾向我黨的臺灣政黨,利用大陸日益十分強大的趨勢,推動兩岸關系改善,促進兩岸統一,進一步轉化國民黨的立場,逐步形成大多數人希望統一的局面。這是有可能的。因為,臺灣畢竟大陸去的和與大陸有關系的人多。這樣,實行一個國名、“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就比較容易了,甚至達到港澳的狀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