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自然村共產主義的特點
——自然村共產主義的探討
當我在網上發表了自然村的古代共產主義以后,進而簡單說明了毛澤東的目標就是把古代自然村的共產主義發展成為現代的自然村共產主義。特別是在博客中國我的專欄中網民反對之聲不絕于耳,謾罵侮辱到處可見。對于這一點我毫不在乎!我只覺得這些人中資本主義用錢賺錢的活動的毒太深了!他們用現在中國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衡量毛澤東的農業集體化,總以為毛澤東是做錯了。究竟是毛澤東做錯了,還是改革開放做錯了?為了回答這個原則性的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對古代自然村的共產主義和現代自然村的共產主義進行探討。
要探討這些問題,我遵從的原則是以歷史的事實為根據,這些事實是普遍的事實,而不是的別的現象,是以真實的事實為根據,而不是以主觀的理論為根據,例如,毛澤東說幾千年是封建社會,事實是幾千年是亞細亞所有制社會,不是封建社會。
中國古代自然村的共產主義的特點大概有以下幾點:
第一, 中國自然村的村民的土地是皇帝所有制亦即公有制。村民的土地,是在公有土地的條件下的個人占有的形式的獨立生產。所以,中國農民幾千年來和土地是結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分離的。中國農民就是在自己占有的土地上生存了幾千年。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中國的自然村才能夠一直流傳到今天。
第二,中國的封建社會是在周朝的時候形成的,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封建社會就被亞細亞所有制代替。亞細亞所有制的特征就是古代類型的共產主義,這種共產主義一直發展到1840年都在中國社會中占統治的地位。
第三,因為,中國的自然村是在以家族的繁衍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家族內部,中國不是以長子繼承權而是以男孩子為基礎平均分配的方式繼承的。這樣土地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中現象就很少出現(只是在古代官僚的家庭中短時間出現),而古代官僚階層,是不斷地變動的。所以,在中國國古代社會,像西方那樣的貴族或大地主就很難容易產生。而且產生了一旦家庭衰敗也就失去了土地。
第四,在古代社會,皇帝占有土地,各個自然村的村民和皇帝是對立的,因此,中國的所有自然村的村民正像馬克思說的是皇帝的共同的奴隸。自然村的村民直接和皇帝派往各地的郡、鄉、鎮等的官僚直接發生關系,所以也就產生矛盾。這些官僚們是鐵打的江山流水的官,所以,也就形不成一個固定的階級。正如李約瑟說的很難說中國古代存在階級。因此,既然不存在階級,那么階級斗爭也就沒有像西方那樣的階級對立。正如孫中山說的皇帝除了向農民征收賦稅和攤牌勞役以外就不管農民的生產了。由此可見,中國的農民在古代社會中是自由農民。這和西歐的貴族教會統治下的農奴有本質的區別。
第五,中國自然村,是以家族為核心組成的,在中國人民的尊重祖先的條件下,全體村民自然就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在村里受到外來的威脅的時候,都會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這樣就形成了自然村的村民的集體主義精神,合作生產的習慣。這種情況一直到毛澤東時代還在全國自然村中存在。這種精神就是共產主義的協作精神。
第六,在古代的自然村中,培養子女,開辦學校都是由自然村自己主辦,由自然村的文化人做教師,私塾就是形式之一。這種教育就和自然村的生產結合在一起,學習的安排是隨著生產季節進行的。每個自然村的文化水平的高低是由自然村的教師的水平決定的。
第七,在農業的生產力不發展的古代,產品的交換是必然的事情。這種交換是在本村或者鄰村的集市上進行的。這里交換的產品都是人們熟悉的知道誰做的產品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很少出現假冒偽劣的商品。這里的商品交換是簡單商品交換。貨幣僅僅是價值的尺度交換的手段。而不是財富的代表。在古代中國皇帝不允許私人通過商品交換發財致富,超過皇帝的財產。所以擬制商品生產就成了幾千年的主要特征。由此可見,中國幾千年之所以不會產生資本主義,就是因為中國的農民沒有變成喪失土地的自由民(英國是通過羊吃人變成了自由民,被趕到城市變成無產階級)和商品生產和交換不發展,也就是商業不發展的結果。
等等等等。
所以,中國古代的自然村正是因為有以上的特點,所以馬克思就確認中國古代是古典共產主義!
我們以此為起點,就可以理解毛澤東的農業集體化的根源并不是馬克思的理論要求而是中國人民的實踐的要求。也就可以理解改革開放的農業個體化并不是中國人民需要的生產方式。而是外來的生產方式。
勞動者 2012年1月10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