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五四”運動,就不能繞開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為五四運動的興起,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辟了廣闊的天地,正如一些學者指出,可以說:沒有一九一一的辛亥革命,就不會有一九一九的五四運動。
辛亥革命的偉大成果--------推翻帝制為中國資產階級確立了其輝煌的歷史地位,也為之后中國革命舞臺上的各個政治派別儲備了政治力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辛亥革命在中國革命史上是一場劃時代的革命。不過,辛亥革命之后,從資產階級革命黨人面臨的選擇來看,確實證明了,中國資產階級本身的局限性,軟弱性和妥協性不足以肩負起民族解放民族獨立這一偉大而光榮的歷史使命,資產階級革命救不了中國,尤其救不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革命之后,當他們獲得比之之前更多的政治文化經濟資本,侵占比之之前更多的社會家族集團資源,他們的革命意志革命銳氣革命精神就會大打折扣,他們頭腦中的封建殘渣就會死灰復燃,大量的事實說明,隨著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的經濟和社會地位的變化,他們中的許多人積極地利用既得的優勢,像黃興,宋教仁,蔡鍔,羅佩金等等從事著銀行,礦產,運輸,紡織等行業的投資,當初革命黨人“獨立雄無敵,長空萬里風.....”的英雄豪情早已匍匐爬行在資本的腳下。用時下的話來說就是他們這些人從事了與自己身份不符的活動。
早在一九二八年毛澤東同志就指出過:“封建時代獨裁專斷的惡習貫深于群眾乃至一般黨員的頭腦中,一時掃除不凈....”,這種獨裁專斷的惡習和一切陳腐朽敗的惡習一樣一時半會在人們的腦子中是掃除不凈的,即便是二千年來未曾變化的封建經濟基礎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也不會使依附在該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隨之而改變,一如“布帛菽粟之不可離”。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存在了二千年的封建文化,早已滲腦透髓的種種規范,教化,習慣勢力瞬間能打掃的一干二凈,能在一兩場運動中得到實質性的改觀,正是基于這種科學的分析,使毛澤東同志清醒地意識到社會的改造首先要從意識形態的改造開始,沒有意識形態的徹底改造就沒有社會的徹底改造。因此,一九四一年五月,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延安整風運動本質就是一場文化運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延安整風運動是五四新文化的接力,但卻更像是“文革”的預演。
一九七九年的《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告》總結里有這么一段話:“在我們黨取得全國政權之后,由于地位和環境的變化,一些黨員干部居功自傲,脫離群眾的不良作風有所滋長。黨的民主集中制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壞,這種破壞在一九五八年特別是一九五九年以后逐步發展..........”,這段話里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自一九五八年開始中國共產黨黨內出現了嚴重地分化。
如果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那段歷史就會發現,黨內的分化從一九五七年就已初現端倪,當年五月毛澤東同志在《事情正在起變化》一文中特別強調:“在共產黨內部,有各種人。有馬克思主義者,這是大多數。他們有缺點,但不重。......又有一部分人有修正主義或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思想。這些人比較危險,因為他們的思想是資產階級思想在黨內的反映,他們向往資產階級的自由主義,否定一切,他們與社會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現在應當開始注意批判修正主義”,緊接著七月,毛澤東同志連續發表了兩篇文章,一篇是《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另一篇是《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該篇文章開宗明義地指出:“這一次批判資產階級右派的意義,不要估計小了。這是一個在政治戰線上和思想戰線上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單有一九五六年在經濟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是不夠的,并且是不鞏固的”,到了一九六二年,毛澤東同志對黨內修正主義,資本主義的復辟表現出極大的擔憂,他在八月九日《在北戴河會議中心小組會上的講話》中,開頭一句,就提及到共產黨垮得了垮不了,把兩種復辟提升到了共產黨執政地位能否繼續持續的高度,對修正主義,資本主義復辟由此造成的“兩極分化,貪污盜竊,投機倒把,討小老婆,放高利貸,一邊富裕,而軍,烈,工,干四屬,五保戶這邊就要貧困。”的嚴重后果無不顯露出毛澤東同志強烈的焦慮。特別是在文藝界出現的一股逆歷史而動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及其附庸們的精英文化,引起了毛澤東同志的警惕,他明確指出“許多共產人熱心提倡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藝術,卻不熱心提倡社會主義的藝術,豈非咄咄怪事”。
文革開始前的一九六五年黨內修正主義,資本主義無視毛澤東同志的再三警告,下定決心排除萬難繼續走向人民的反面。這就是為什么毛澤東同志會在《對衛生工作的指示》里對衛生部發出更為激烈更為強硬措辭“告訴衛生部,衛生部的工作只給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工作,而且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還是老爺,廣大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一無藥,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老爺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
作為一個以工農聯盟為基礎,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謀求絕大多數人幸福為目的的執政黨,面對著來自自身對自身宗旨的徹底背叛,面對著釜底抽薪式的徹底顛覆,任何曾經真誠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為之流血的人都不得不做出認真的思考和冷靜的判斷,并且必須要對來自內部的背叛和顛覆做出強有力的回擊,就像俞正聲同志在上海交大給五千余教師學生上黨課時說的那樣:“我認為毛澤東同志搞文化大革命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們國家不能簡單地發展生產,要防止新生資產階級的出現,防止工人農民重新淪為社會的底層,他的動機是無可厚非的。”“現在的很多事情也證明他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
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政變記》中,曾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和家庭手工經濟給予了精辟的分析:“因為他們是分散的自給自足的,互相隔離的,他們不能形成全國性的聯系,因此,他們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別人代表他們。他們的代表一定要同時是他們的主宰,.......并從上面賜予他們雨露和陽光”。因此,五四,文革運動的核心就是要打破這種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基礎之上的隔離,質疑建立在該基礎之上的權威,沖破封閉禁錮的封建網絡,求得人民精神的徹底解放。同時,文革也是對李大釗,毛澤東在五四期間提出民眾大聯合,庶民之勝利的完善和鞏固,使得攻擊附著在封建經濟基礎上的意識形態的突破口不斷朝著廣度和深度延伸。
過去,現在的事實證明,將來的事實必將證明文革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路線之爭,“姓資”“姓社”之爭,而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復興與沉淪,發展與滅亡的生死之爭,文革是一場偉大的思想改造運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繼承和延續。它所喚醒的人民自覺主動地參與社會實踐的熱情是空前絕后的。它所煥發的人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是任何歷史時期無與倫比的。
“問泉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毛澤東思想不僅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源頭活水,而且也是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源頭活水,就像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所說:“離開毛澤東思想,中國就會完蛋”,一旦我們離開了毛澤東思想,照亮我們前進方向的燈塔就會熄滅,生活就會失去目標,人生就會失去理想,于是我們就會失去豐富,完善和發展毛澤東思想來使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獲得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目前改革開放舉步維艱裹足不前的尷尬處境,現實生活中,天天不斷上演的一幕幕人們肆意擊穿或正在擊穿人類文明最基本道德底線奇聞怪事,不正是空前的理論,精神斷裂所造成的嗎?資改精英,修正精英主張倡導的正把中華民族一步一步引向萬復不劫的深淵,他們所要的就是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的簡單復制。由此看來,文革仍舊具有極大的時代意義,因為沒有什么比丟掉毛澤東思想更能使人感覺如此彷徨如此焦慮。
如果說時間是檢驗毛澤東思想的唯一標準,那么毫無疑問繼續革命就是檢驗人們思想改造的唯一標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