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好像就是善弱,好弱,上弱的意思。反正就是弱、軟的意思。這不就是在走極端嗎,所以崇尚“上善若水”就是在走極端?如果以此為標準,做人處事那也是個人的事情,但是如果用來作為個人的品質崇尚如果用來治國那就是在大謬.可屬于極大糟粕傳統(tǒng)毒害,這種傳統(tǒng)文化的糟粕洗腦就是專門用來亡中國的,一直到現(xiàn)在?
水的軟弱難道就天生的?正是應為其他的太多強硬,才導致水的軟弱的性格。所以水的軟弱時被動的,或者是天生的,所以水之為水,是其自然屬性。雖然水可以為水蒸氣、冰,為人之所必需所用,但也都是被動的。那怎么可以用“上善若水”這種極端化的思想治國?如果大堂之上掛有“上善若水”,就已經受此毒害洗腦,治國必好不到哪里去
普通人一般人會表明自己“若水”嗎?女子會表明自己“若水”嗎,想也不會,因為已經處于弱、軟的社會位置和地位、身份,本身就是“水”。所以也沒有裱糊書法的想法。那所謂的上善若水,就是在投其所好,斷章取義。大概應為是身份、學歷、地位的“上”的誘惑,所以就叫“上善若水”,無外乎表達“上,善若水”“上善,若水”,表達的意思就是“你在上這個的位置,就要善于像水那樣軟、弱”?“上具有好的品德,就應該像水那樣隨意被動的適應性”?并且表示“水其實是無所不能的強大”,這明顯是被知識分子灌輸洗腦的結果,這樣的捧的投其所好,其實首先就是為了自身的安危,用這話把上給罩住,伴君如伴虎的危險就減少了,首先純屬動機不純的;而上會欣然接受樂其所好就要表明自己是“上”的位置,其實這有什么好光榮的呢,這種榮耀一般人都早就是下善若水了,好了,現(xiàn)在“上善若水”了,結果就是中國善若水的大統(tǒng)一局面?
當然,也有可能知識分子不希望暴政,用這句話約束,但是用這句蠢話騙了上,結果上信了那不證明了上更加愚蠢嗎,結果知識分子屢試不爽,成功了,就證明上變愚蠢了,一旦證明上正在變蠢變聽話,洗腦就成功了,上就變得言聽計從,腦變導致權變策變政變,愚蠢極權私惡盡顯。誰在治國,上蠢下惡,這樣的局面能治國嗎,蠢惡為己,怎為天下;內外不分,豈不賣國?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