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后面這種“罵”叫做“國罵”。《宮之奇諫假道》(左傳) 《召公諫厲王止謗》(國語)《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諫逐客書》(李斯)《過秦論》(賈誼)《答客難》(東方朔)《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反杜林論》(恩格斯)《無產階級革命與叛徒考茨基》(列寧)《無政府主義還是社會主義》(斯大林)《反對投降活動》《必須制裁反動派》《關于蔣介石聲明的聲明》《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魯迅)等等都是。
毛澤東也曾經被被自己的人“國罵”過。毛澤東對“罵”他的人則是采取“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雅量,兼聽則明,聞過則喜的態度;起初弱小的共產黨能夠最終戰勝當時強大的國民黨,與毛澤東的這種態度是分不開的?! ?/p>
延安時期,第一個“罵”毛澤東的人是張國燾的老部下,建國后的“五虎上將”之一的許世友。他不但罵,還揚言要帶槍去見毛澤東“斃了他”;群情憤怒,繳了他的槍把他關起來。毛主席知道后命令放了許世友,還了他的槍,允許他攜槍來見自己。見面之后,毛主席了解了許世友“罵”他的原因和理由,對許世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解開了許世友心里的疙瘩,毛澤東非但沒有治許世友的罪,二人還結成袍澤之交。從此,許世友對毛澤東無限佩服、敬重,一生忠于毛澤東和他的思想,屢建奇功,至死無憾。
第二個“罵”毛澤東的人是陜北的一個農婦。在一個雷電交加的日子,當地一個縣長遭雷擊死了;這婦女就借題發揮,大罵:這雷咋不劈死毛澤東和共產黨呢!有人立即把這婦女抓了起來,并要槍斃她。毛澤東知道這個情況后,立即約見這位婦女。當毛澤東知道這個婦女家里勞動力缺乏,連續干旱,收成不好,地方上的公糧派購任務又比較重,負擔不起才發的“牢騷”以后,毛澤東非但沒有責怪她,處罰她,還對她進行安慰,并當面肯定她“罵”得好。臨行,還讓通訊員把自己的口糧和自養的一頭奶羊送給了這位農婦,以解養家糊口的燃眉之急。這個事情并沒有到此為止,毛澤東及時召開高層會議,決定以黨中央名義在解放區減征公糧,開展“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大生產自救運動,減少人民群眾負擔,史稱“南泥灣大生產運動”。
事后,毛澤東對這件事有一個評論“老百姓有具體困難,不予解決,就應該挨罵”。毛澤東的這種自省和有則改之的偉大風范與精神貫穿他的一生;大約在6--7年以后,一九四四年,因為民主人士李鼎銘先生針對當時邊區政府機構臃腫導致人浮于事,供給困難的現象,向毛澤東提出“精兵簡政”的建議,毛澤東立即采納,并把一個政黨必須具備從善如流的這種偉大的風范與精神寫進了《為人民服務》這篇不朽的文章里:“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罵”是民眾表達意見、建議、知政、參政的一種方式;從善如流是政治民主,執政為民的一個原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