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一出現,就存在兩大派系,或者叫人群,或者叫利益集團和勞動人民,總之自然分成連大階層。原始社會,母系時候,是以母氏掌管社會財富,那是最初的共產分配方式,父系時,逐漸財富分配開始不太平均合理了,因為男人權利者,總是沒有母系那樣有著天生的善良之心,因此為了多占財富,逐漸出現問題了。
慢慢地,財富占有多的集團,就開始奴役那些無能無利,只能夠勞動付出的人群了,甚至買賣關系開始了,這便是奴隸社會,奴隸主的家族成員,以及為奴隸利用服務的人群,構筑了統治集團,打破了原始社會的憑借平均分配,出現了剝削壓迫不平等制度。奴隸主根本不把奴隸當做人看,隨便買賣,象動物和機器一樣勞動,為富人服務,其實奴隸是人類史上最早的人民。他們為什么被剝削和壓迫,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驚醒,沒有團結起來,而是一個個,分別地在各自的主人家里勞動著,奴隸們的偉大,歷史性地被富人集團壓制著。
到了封建社會,奴隸不再是奴隸了,變成了皇帝家的個人財富,但是比奴隸有活動的自由身了,相對奴隸而言,是社會進步的結果,但是封建社會的國家屬于皇帝個人的,人民屬于臣民,勞動成果除留一小部分自己生存之用,大部分要繳給皇帝的國家。這樣長期的社會形態,就在人民心中形成了上繳勞動成果,不是被剝削,而是天經地義的思維。和現在“我”打工,老板付工資,根本不存在誰剝削誰的問題一樣,可以說,封建社會的人民從來沒有敢想過,勞動的是自己,成果卻是皇帝的,是不合理的問題,更沒有敢想過團結起來做國家主
人的事情。
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皇帝被推翻和消滅了,國家表面上看是大家的了,這大家包括人民階層和財富集團,這財富集團,有歷史遺留下來的餓財富,。有后天靠個人能力獲得的財富,有個人智慧,手段得到到的財富,這些人群在選舉形式上占了上風,國家其實掌握在他們手中了,勞動人民有自己的自由,可以在這家工廠勞動,也可以到那家企業打工。形式上比奴隸和臣民更進步了。
于是到了國民黨統治時期,就出現了將宋孔陳四大家族,雖然國家形式上還是人民的,可實際掌握在少數富人手中,人民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卻不是國家的主人層,警察當時被叫做黑狗子,因為他是富人養活起來的,維護社會穩定的,為富人剝削階級服務的,老百姓犯法,他們完全 按照法律規定處理,富人違法,那就看犯罪分子出多少錢擺平了。那時的政府機關人員,面上是民主國家選舉出來的,實際是富人子弟,有能力的個人,或者幸運的人民中的一員才能夠進入的。慢慢這個權利階層就和普通人民分成了兩大階層。
出現兩大階層,自然出現自私自利為了自己階層利益的行為了,于是腐敗就成了必然,因為利益集團是為了保護本階層利益,是互相團結的,共同對付人民的。為了爭奪個人更大的利益,他們之間也是勾心斗角的,正是這樣,社會越來越變得復雜起來,聰明的,有能力的富人自然會處理還這樣的社會關系,然后才能如魚得水,游刃有余自由自在地生活著。而大多數人民則隨幫唱影地活著。
以上幾種社會形態,人民都是被動的,原始社會時則好一些,但是那時的人們思想和生活方式是落后的。唯一毛主席領導的共產黨,團結人民,打敗了國民黨統治,第一個建立了人民共和國,人民真正解放了。雖然同樣勞動,可勞動成果不是族人的了,不是奴隸主的了,不是皇帝的了,不是地主資本家的了,而是國家的,最后又都用在了大家身上。如土地是國家的,農民勞動在集體的土地上,不用給個人交租,不用怕土地被地主占有,窮時大家一樣,富后大家共同,工人則在國家工廠工作,看病,分房,連生活用品都是工廠統一分配的。老有所養,死有人埋,不怕買不起骨灰盒。
警察是人民的,軍隊保衛國家,法律掌握在人民手里,審判的是真正的罪犯,群眾打官司也不怕交不起起訴費而撤訴了。領導干部哪個敢于隨便開除工人啊,人民有困難,領導干部要親自去問,去幫助,否則怕群眾怪罪下來,壞人欺負群眾,人民警察馬上到場,嚇的壞人屁滾脲流,那時領導,膽敢在臺上說的好聽,做的沒有,群眾早就把他揪到臺下了。干部見群眾微笑,而不是群眾對干部點頭哈腰,因為干部來自與人民群眾之中,群眾不滿意你就進不了干部隊伍,而且群眾隨時可以監督,舉報了就有人收拾他們/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第一是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大公無私,心懷正義,疾惡如仇,人品善良。他們沒有把國家當做自己的,而是把自己變成了國家和人民的。第二。人民團結起來了,支持著共產黨的勝利,不然只靠小米加步槍能夠打敗國民黨八百萬美國文章起來的正規軍嗎?那是人民團結的力量,為什么毛主席他們這樣為了人民,那是對人民的回報。
但是后來,把人民分散了,工廠還給資本家,土地分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了,人民各自忙活自己的生存去了,結果怎么辛苦地干,汗流浹背地干,也成功不起來,那是因為個人力量小的原因。人民的力量分散的結果/。
然后才出現腐敗分子,猖獗地踐踏法律,魚肉群眾,這叫各個擊破/
現在大家知道誰希望人民團結起來,誰怕人民形成力量吧。毛主席希望人民團結,腐敗分子怕人民的力量唄!
唯一的是,毛主席領導的共產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