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圓圈
史上最讓人恥笑的一個圓圈是瘌痢頭阿Q所畫的作品,連阿Q自己都很不滿意;我研究過阿Q的圓圈作品,的確畫得很不好,沒有特色,是一幅蹩腳的劣作;但阿Q并非一無是處,他撐船、舂米時的動作,卻是一幅極具“勞動最光榮”真理的動畫;與其他貧雇農群眾一起均是勞動創造世界的最高境界的生動深刻的體現。先生所寫的文章陸陸續續地被趕出課本扔進了紙簍,而阿Q還活在這個世上,只是活計換了樣,不再是撐船舂米,更不是畫圓圈,按照改革開放精英專家們的觀點,是在從事社會上最勞累的工作,也就是說,被資本擁有者們養活著;倘若沒有血汗工廠,兩億多人就得活活餓斃;這一觀點高就高在使得人民史觀徹底地破了產,茅于軾先生們精心地將資本大圓圈畫得很圓很圓,把牛馬一般的勞作者們牢牢地圈在圓圈內,任意地鞭打,任意地處置,任意地使喚。據說這是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中國已經進入了有史以來最為繁榮強盛的階段,我們敢于抗議任何的外國所采取的對我國的不良行為,也善于理性地開導國民們理性地對待我們的盟友及鄰邦,因為阿Q們是不懂得大道理的,天天所盤算的只不過是房子老婆票子,能夠在圓圈里面生存著已是不幸中之萬幸了。
說到圓圈,奇了,地球就是一個圓球,上面居住著上中下三等人,政治強人經濟強人們硬是在圓球上面畫上一個個的大圓圈,將下等人們圈在里頭,下等人數量最多,口袋里卻最癟,所以天生是受剝削受欺壓的料兒;而且文化程度又低,開放意識極弱 ,以為走出了自己的村子,就成了躍過龍門的鯉魚,但事實嬉笑著告訴他(她)們,阿Q所畫的圓圈并不比他(她)們的差,他(她)們中的大多數都屈辱地生存在茅于軾們所歡呼雀躍的現實的牢籠般的圓圈里。我不知道榮歸故里,光宗耀祖的“鯉魚”有幾何,殘歸故里魂歸故里的倒見過幾個,慘極了,不忍目睹。不是畏罪自殺,也不是自殘,說偶然也可以,說我不該也不敢說的似乎更確切些。阿Q當初也進過城,然而最終知趣地回了村,他大概是知道了城市不是他能呆得下去的地方,他所不知道的是城市里那巍巍高樓的下面,有多少血汗在發酵,又有多少白骨在腐爛,幸好他回了自己的村子,幾乎天天能見到自己心儀的吳媽,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與快樂呢?時至今日,救國救民的英雄們還在無情地嘲笑和批判落后封閉的年代,頌揚崇尚“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之千古真理的十八農民英雄,以GGKF的名義回歸了單干的FJ時代。于是乎,五千年來最大規模的背井離鄉的空前盛況宣告誕生,由此買賣土地也成為了最大最容易做的生意,從蔣介石手里奪來政權的人(們),在九泉之下該七竅生煙怒不可遏,卻又無可奈何,一朝天子一朝臣,歷來如此啊!
說到圓圈,我想起了孫猴子用金箍棒在唐僧周圍所劃的那一個圓圈,威力無邊法力無限,誰都近前不得;而改革開放畫下的大圓圈比孫猴子的那個威力更大法力更甚,孫猴子只圈住保護了一個唐僧。那可是好幾億人吶,而且早已有了打工二代,……
還記得那首歌嗎?——“……”
有意思,秋天里誕生了新中國,春天里畫了一個圈。
余話留待下文再說了,還是說圓圈。
2010.12.2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