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刑天 http://blog.sina.com.cn/haiwaifeihong
我們曾討論過土地買賣的問題,根據價值規律,未開墾的土地并不是人類的勞動成果,所以沒有價值,無法買賣。
即使某塊土地經過人們的耕耘,那么它包含的價值,也只是人們加入的勞動時間量。它的價值必然低得出奇。
可是還有一個疑問,即使開墾某塊土地,也要先占有它才行。土地在被開墾之前還是處女地,一個人根據什么只讓自己而不允許別人也來開墾?也就是說,他憑什么把野生的土地圈起來?
有一種說法,占有行為能創造價值,使土地具有價值。
我們的疑問就是,占有行為是什么行為?
如果占有行為就是開墾行為,那上面我們已經分析過,這種行為的確能給土地加入價值,可是,你既然并沒有給土地支付等價物,憑什么不準別人也來占有呢?
如果占有行為是圈地的行為,如同我們小時候看電影,用磚頭占地的行為。
那么,你也只是把一個價值實體放在土地的上面,比如說是磚頭或者籬笆。但是土地本身并沒有增多一分一毫的價值。
還有一種孩子般的邏輯:土地如果沒有價值,何以能被買賣?
土地被買賣就證明它有價值。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也可以反問,趙東民如果沒有犯罪,何以被關押?
趙東民被關押就證明他有罪。
所有企圖證明土地有價值的理論都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歸根結底,都會陷入難以自圓其說的困境。
大多數人之所以企圖證明土地具有價值,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土地有價格這一事實。
價值規律告訴我們,土地沒有價值,可現實告訴我們,土地具有價格。
該怎樣解釋這種矛盾。
我們現在來分析,土地價格究竟是根據什么來確定的 。
首先我們要問,買賣土地的時候,實際上買的究竟是什么東西?
現代社會的土地買賣和以往社會的土地買賣目的不同。
在以往的社會形態里,人們買土地,是把土地當做勞動條件使用,就是說,賣土地的目的,是為了在上面進行生產。
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人們購買土地,是把土地當做投資的工具,就是說,購買土地的人,并不是為了在上面建廠或者開墾,而是為了坐收地租。
我們要把投資土地買賣的人和炒賣地皮的人分開,因為前者是投資者,后者是投機者。所以他們獲利的方式不同。
投機者的行為不是資本主義的普遍特性,不能反應一般的經濟規律,所以我們這里不考慮。
在討論土地買賣之前,我們先討論股票的買賣行為。
假如某人有一張股票,名義價值為100園,年股息為10 %,他每年就可以得到10園的固定股息。
如果他不想持有這張股票,另一個人想購買這張股票,后者就要向前者支付100園,從而每年得到10園的股息。
試問,后者支付的100園,買的是什么東西?
他買的是股票么?可是股票又是什么?
股票是一種權利證書,它說明,股票持有人有每年得到10園股息的權利。
當我們說股票價格的時候,并不是說這張印刷品的價格。印刷品的價格可能不到1園錢。
人們之所以購買股票,是想每年得到10園的股息。為了得到獲得股息的權利,后者就需要100園購買。
所以當人們購買股票的時候,他們購買的其實是股息。
關于股票價格暫時只能到此為止,因為實際問題還要復雜些。
我們了解了股票買賣的性質后,就容易理解土地買賣的性質了。
當我們說土地價格的時候,其實是說地租的價格。
因為作為土地的所有者,他每年都可以獲得地租,我們已經說過,由于生息資本的發展,每筆固定的年收入,在資產階級的頭腦里,都會變成生息資本的利息。
所以地租也成了某種資本的利息。這種假想的生息資本額,就是土地價格。
簡單地說,土地價格就是地租的資本化。或者資本化的地租。
在上篇博文里,我們已經介紹了這種虛擬資本的計算方法。
假如某塊土地每年能提供2000園的地租,年利率為5 %。
土地價格等于地租 / 年利率
即:2000 ÷ 5 % ==40,000園
至于地租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在《生產價格和超額利潤》里已有解釋,朋友們可自行查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