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不是硬道理?客觀地說,發展的確是硬道理。道理很簡單,人過一年長一歲,樹過一年長一輪。這是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且這是一個即便是你想不長大,即便是你不想一天一天地變老也是不可能的客觀規律。
所以說,發展是硬道理,其實是不需要明言的客觀真理。因為每時每刻都在發展,你想不發展也不可能。
一個最基本的、最淺顯的道理,卻要明言。簡單地說,無非是這么幾個目的。一個是大家都忽視了的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提請大家關注;另一個就是以一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損害他人的利益,以獲取不正當的利益。
顧曉軍說:“發展是硬道理其實是另一個大躍進”,易延年說:“發展是硬道理不是另一個大躍進”。兩個人都對,兩個人都不對。相對而言,顧曉軍觸摸到了事情的本質,而易延年不過是數著年輪在狡辯。
發展是硬道理的確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發展速度,甚至不惜犧牲公平,犧牲其他人的利益。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就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喊到十六屆五中全會,如此才有了“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即便如此,實際過程中還是“效率優先”,“公平”不知道在哪里?現實中,也的確如此。除了狡辯,誰也不能否認。但發展是硬道理的確不是另一個大躍進。因為大躍進追求的共同富裕,發展是硬道理要的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兩者的目的根本就南轅北撤。因此,現實中的就是開發商富起來了,被拆遷的、被征地的就窮了下去。大躍進的場景是熱火朝天,拆遷的現場是怒火焚燒。一樣火熱的場景,完全不同的劇情。
發展是硬道理說白了,其真正的意涵就是“為了讓某些極少數人發展起來,可以跟其他的大部分人不講道理”。
看看拆遷、征地,看看醫改、教改、房改,看看國企改制和下崗,哪個不是在發展是硬道理的忽悠下,不講道理的結果?
其實,發展是必然的,是阻擋不住的。我們的確在一天一天地變老,而孩子們在一天一天地長大。發展有其內在的必然,發展也有其內在的規律。我們不需要掠奪式斷子絕孫的發展,也不需要拔苗助長式的發展,更不需要為一部分人得益,使另一部分人受損的發展。
不要說什么沒有什么,中國就不發展了,中國就會發展得慢,中國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就沒這么高。這個世界少了誰,地球都照轉,少了你,地球的負荷只會更低。
有一個網友曾經說,改革開放時,我家屋前的空地栽著一棵很健壯的小桃樹。我沒事,就跑過去尿。30多年過去了,樹越長越大,桃子也越結越多。這幾十年,每年村長都在我家這棵桃樹下開大會,電視臺也來拍。村長說,他工作做得好,這棵桃樹就是證明。他說,他剛當村長的時候,這棵樹都還沒桃。就是他當了幾年村長之后,桃樹才有了桃,因此才有了桃吃。前幾年我家被拆遷。這棵桃樹成為村長別墅大花園的一部分。村長早就說了,我家不會料理桃樹,這棵桃樹長在我家簡直就是糟蹋,早就該劃到他的名下去。這幾年,每當桃子成熟的時候,我家都到他家去買桃子吃。
2007年5月,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2006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在中國0.4%的家庭占有70%以上的個人財富。改革開放30余年,貧富差距大幅度拉大,基尼系數從0.285躥升到0.49。實事求是地說,對于中國絕大多數老百姓,這30年來他們能吃到的其實就是自己栽在屋前,不可阻擋地一天一天長大,并必然開花結果的桃樹,所給他們帶來的,并非某個人恩賜和撥亂反正、英明領導之下才有的果子。僅此而已!而倒霉的甚至連這都沒吃上。「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