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發展的趨勢
——中國資本的探討(25)
中國資本就是人民幣在市場經濟環境中賺錢的活動、運動、過程。這個活動是任何人都可以操作的,這個運動是是永無止境的,這個過程是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因此,中國資本在改革開放中占統治地位,就意味著十三億人每個人都可能是中國資本的人格化——中國資本家,就意味著中國資本的賺錢是永不停息的運動,就意味著中國的經濟、政治、思想、文化都是賺錢過程的內容。
中國資本要在改革開放中實現賺錢的活動就要有一種趨勢,第一,就是把一切貨幣都變成貨幣資本,雖然一部分貨幣(如工資、一切為了生活消費的貨幣等都不是資本),但是,把貨幣變成資本是一種趨勢,最終都要變成貨幣資本。第二,就是把一切商品都變成商品資本,雖然一部分商品(如獨立農民的商品,小手工業的商品等都不是資本)但是,把商品變成資本是一種趨勢,最終都要變成商品資本。第三,就是把一切生產都變成生產資本,雖然一部分生產(如獨立農民的生產、小手工業的生產等都不是資本),但是,把生產變成資本是一種趨勢,最終都要變成生產資本。與此同時,中國資本還要把人分成兩大部分:少部分變成中國資本家,大部分變成中國雇傭勞動者。社會中的人,雖然按照分工,可能既不是中國資本家也不是雇傭勞動者,但是,把每個人不是變成中國資本家就是變成雇傭勞動者是一種趨勢,最終都要變成或者是中國資本家或者是雇傭勞動者。這種分化的趨勢每天都在發生,每個人都會感覺到,體會到。由此可見,當我們認識貨幣資本、商品資本、生產資本的時候,當我們認識中國資本家和雇傭勞動者的時候,要認識到這些資本的要素是一種趨勢,是由中國資本賺錢活動的趨勢決定的一種必然的趨勢。
中國資本要在改革開放中實現賺錢的運動,就要求一切產品都是商品,一切生產都是商品生產,一切商品,都必須在市場中進行交換,這樣就產生一種趨勢,不僅把一切物質產品變成商品,而且把一切精神產品變成商品。不僅把一切產品變成商品,而且把一切非產品的自然物質和精神(土地、權力等)都變成商品。不僅把一切物質生產變成商品生產,而且把一切精神生產也變成商品生產。不僅如此,而且不僅把一切產品納入市場交換,而且把一切非產品的東西納入市場交換,不僅把一切當今的東西納入市場交換,而且把一切古代的東西也納入市場交換,不僅把人納入市場交換,而且把一切生物都納入市場交換。由此可見,當我們認識市場交換的時候,要認識到一切人、財、物進入市場交換是一種趨勢,是由中國資本賺錢運動的趨勢決定的一種必然的趨勢。
中國資本要在改革開放中實現賺錢過程,就要求社會中一切經濟活動、政治活動、思想活動、文化活動,都必須在賺錢的過程中進行,都必須圍繞著賺錢的過程展開。
一切經濟活動過程都是賺錢的活動過程,生產活動過程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這是人所共知的。生活活動過程也是為了賺錢,這并不是人們理解的,人們購買生活資料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從這個角度看人們不是賺錢。但是,生活資料是什么,生活資料是商品資本,生活資料的所有者或者準確地說商品資本的所有者,出售商品資本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為了賺錢。從這個角度看,人們購買生活資料,就是幫助商品資本家實現他的賺錢的活動,完成賺錢的過程。所以,無論是工人階級還是資本家階級,生存是第一位的,消費生活資料是必須的。沒有生活消費,商品資本家就賺不到錢。因為,中國資本在經濟領域有一種趨勢就是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是賺錢的活動。所以,生活活動過程就是資本家賺錢的過程。
政治活動過程是政府的活動,如果政府不是為中國資本賺錢的過程排憂解難,提供服務,給以保護,那么這個政府就有可能被中國資本拋棄,因為,政府的一切開支都是由中國資本的稅收提供的。所以,中國資本在政治領域有一種趨勢就是,一切政治活動都必須圍繞著賺錢的活動展開。
思想活動也是這樣,中國資本的思想就是賺錢的思想,一切為了金錢,一切從金錢出發,萬惡的求金欲就是中國資本的唯一的思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資產階級思想。所以,中國資本在思想領域有一種趨勢就是一切思想活動,都必須圍繞著賺錢的活動展開,都必須是萬惡的求金欲的思維方式。
文化也是這樣,中國資本的文化就是賺錢的文化,一切文化反映的就是資本家的發家致富的活動,就是中國資本家的經濟、政治、思想發展變化的記錄。所以,中國資本在文化領域有一種趨勢,一切文化活動,文學藝術作品都必須反映中國資本的賺錢活動。如果不是這樣,那么一切開支就無從籌集。
總而言之,中國改革開放的社會中的一切生產活動,一切生活活動,一切經濟活動,一切政治活動,一切思想活動、一切文化活動,都是一種趨勢,而不是象人們所理解的是一種孤立的現象。這些趨勢都是由中國資本的發展趨勢決定的,中國資本的發展趨勢是由中國資本的賺錢的趨勢決定的。所以,當我們考察、分析改革開放中的一切社會現象的時候,就要把它們看作一種趨勢,否則我們就很難理解改革開放中的社會現象。改革開放中的生產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貨幣貶值是這樣,物價上漲問題也是這樣,貪污腐化是這樣,黃、毒、賭也是這樣、工人貧困是這樣,兩極分化也是這樣等等等等。由此可見,改革開放中的一切社會弊病都是一種趨勢,而決不是暫時的現象,也不是改革開放的所謂的副作用。
勞動者2010年11月23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