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與肢解中國——神話與現實?
高成瑨
入侵中國、肢解中國在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等待驗證的命題,有人認同,也有人認為這是危言聳聽。但是很多國家卻真的有肢解中國的計劃:美國有肢解中國的計劃,希望中國能夠分裂成7個小國家;日本有肢解中國的計劃,希望中國能夠分裂成8個國家;印度也希望中國分裂,以便可以將大藏區劃入印度的版圖;甚至連臺獨分子都希望中國被肢解,他們可以順利的使臺灣獨立。入侵中國,肢解中國,究竟是一個神話還是一個可預見的現實?
中國的內部危機加劇
提到今天的中國,人們多數想到的是國家強大,GDP已經是世界第二;國家發展形勢明朗,前景一片大好。可是在這個盛世下面掩藏的東西卻是最可怕的。
中國當前“和平主義”思潮盛行。中國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國家也一直奉行和平外交戰略,對內對外都宣揚和平理念。對于任何的爭端和摩擦,都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去解決。和平主義觀念深入人心,國家的民眾和官方都懼怕武力,懼怕戰爭。對當前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也抱著比較樂觀的態度,并產生了如下的觀念:只要我們不打別人,不主動對別人使用武力,那么別人也就不會武力侵略我們。而且這種觀念在國內比較盛行,甚至很多的專家、學者也都相信這個信條。但是現實遠比設想和一廂情愿要殘酷的多。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忘戰必危。20世紀30年代整個歐洲和平主義思潮盛行,民眾懼怕戰爭,政府同樣懼怕戰爭,奉行消極的和平觀,甚至為了和平奉行“綏靖政策”,不惜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以領土換和平。結果德國戰車的怒吼讓他們認識到和平是靠戰爭來維持的。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無意于去侵略別國,但是美國還是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所以今天的和平主義思潮盛行危害是非常大的。著名的軍事戰略家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寫道:你想要和平嗎?那就趕緊準備戰爭吧。所以我們必須要牢記準備戰爭是維持和平的必備手段。
經濟結構嚴重不合理。中國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已經對中國的的發展構成了嚴重的影響。當前經濟重心過度依賴房地產及出口。房產嚴重高估,房產經濟一旦破裂,將比美國次貸危機嚴重的多。以目前的情形來看,房產泡沫一旦破裂,首先沖擊的是中低收入的城市居民(失業率開始攀升);房價開始下滑,手中擁有多套房產的投資人群由于房價下滑,資產縮水直接造成還不起房貸,銀行壞賬開始攀升;因為出售房產情況不佳開發商資金開始發生斷裂,無法維持公司正常運作從而倒閉,銀行壞賬大幅攀升直接危及實體經濟。由于失業率大幅攀升,市場萎縮,各行業公司大量倒閉,危機加深;國外炒家聞風而動,資金出逃,政府資金嚴重短缺,無法控制全局,國家資產也會嚴重縮水。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國家將會陷入危機之中。此外中國過多的依賴出口,而中國出口的商品多數是輕工產業和初級產品,也就是附加值比較低的產品,高科技產品所占的比重相當的小。由于出口的多數產品科技含量比較低,所以存在著很大的被替代性,即對方并不擔心你中斷出口,相反一旦對方決定聯合制裁的時候,中國的反制手段就顯的相對脆弱,此時的相互依存對中國來說,脆弱性就比較明顯。
信仰危機嚴重,拜金盛行。中國改革開放的同時也伴隨著西方文化觀念的入侵,經過近三十年時間,中國今天受西方影響的弊端已經開始凸顯出來。今天中國的信仰更多的是一種物質主義,這種信仰的特征,在于以唯物質主義為基礎,蔑視意識之功用。從被稱為中國第一拜金女的“馬諾”出現在銀屏,到各種相親節目中大談房子車子和奉行的金錢等級;從“富二代”的飚車撞人表現出得冷漠到“官二代”大聲的喊出“我爸是李剛”,整個社會透露出來的是“權和錢”的至高無上,功利主義首當其沖。這一切折射出我們的危機在蔓延。
國家建設大型工程較多,損害民力,民生工程被忽視。近些年,我們國家不遺余力的完成了奧運會、世博會、幾條高鐵線以及正在舉辦的亞運會。每項的投資數額都是巨大的,其中北京奧運投資2800億,廣州亞運投資1200億元人民幣,上海世博會的間接投資更是高達4000億。同中國這些大型工程相比,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預算也只有約93億英鎊,折合人民幣約985.8億元,相差竟如此之懸殊。其中北京奧運會的時候,媒體報道稱:“本屆奧運會燃放的煙花數量為歷屆奧運會之最,總數達十二萬多發,是以往所有二十八屆奧運會燃放的總數的四倍,創世界吉尼斯紀錄。”廣州亞運會的開幕,媒體做了如下報道:“廣州亞運焰火燃放指揮部執行總指揮、熊貓煙花集團董事長趙偉平告訴記者,開幕式焰火總數為16萬發,比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多,而其中三項特別的創意將申請吉尼斯紀錄。”如此奢華的場面能表達什么。今年11月,中國科學院向國務院提交報告,敦促相關方面對中國大規模高鐵建設計劃進行重新評估,報告擔心中國可能沒有能力負擔如此大規模的高鐵建設計劃,而且如此大規模的高鐵網絡可能并不實用。而中國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未來三年高速鐵路的投資額度將達到9000億以上,年均投資額將超過3000億元。同中國近年來完成的各項大型活動相比,中國的民生工程嚴重滯后,我國的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就業和教育支出僅占我國財政收入的比例14.232%(2008年數據),而美國僅教育支出就占到總支出的16%。中國對于大型活動的熱衷正在損耗我國的國力,對于民生工程的忽視卻積累起了矛盾。
中國外部環境惡化
翻開地圖,中國周邊是當今世界上最不穩定、“火藥桶”最多的地方,也是核武鄰國最多的國家。美國售臺軍備、貿易制裁、力壓人民幣升值,這是真正的文攻武備,雙管齊下。再加上印度空前地強化軍事,而且更與美國共舞。周邊國家也同中國的關系呈現出對抗的趨勢,中國的外部環境在惡化。
美國加緊對中國進行圍堵,意圖肢解中國。美國在冷戰期間建立起第一和第二島鏈圍堵中國,把中國海軍的活動限制于島鏈之內。冷戰結束后,美國并沒有放松對中國的圍堵,相反進一步加劇,美國在中國的西部地區通過反恐戰爭逐步建立起了C型包圍(戴旭定義)。通觀中國周邊,已經陷入了全面的地緣政治包圍之中。而且從歷史上來看,美國也一直在執行對中國的肢解計劃。冷戰期間美國三次慫恿臺灣獨立,但均遭到了蔣介石的拒絕。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也策劃過“疆獨”和“藏獨”,但在中國的強勢打壓下均未得逞。直到今天美國仍然在這三個問題上不斷的做文章,售臺武器、會見達賴、指責西藏和新疆人權,妄圖挑撥中國內部矛盾,進而有機會入侵肢解中國。同時美國也不斷的扶植周邊的反華勢力,同中國對抗,拉攏周邊國家共同圍堵中國。
中國與周邊是爭端與潛在對抗。2009年以來,中國周邊事態頻發。并呈現這樣幾種特點:一是周邊國家對于同中國有爭議的地區加強了其軍事存在;第二,對于存在爭議的地區顯現的態度逐漸趨于強硬,給和平解決增加了難度;第三,中國與周邊及其背后的勢力潛在對抗呈現加劇狀態。中國周邊的安全形勢比較嚴峻,局部地區凸顯了緊張的態勢。
眾所周知的是,中國與周邊眾多的國家都是存在領土和領海爭端的。這些爭端形成的原因是多樣的:既有長期歷史原因形成的,比如說釣魚島問題,藏南問題;也有建國后力量不濟沒有及時治理導致周邊國家乘勢搶占而丟失的。其中這些問題形成的背后也有大國勢力的滲入。2009年以來,中國同周邊國家存在的爭端在周邊國家的一再動作之下,眾多的爭端都有進一步升級的危險。中國周邊復雜的態勢也摻雜了各種勢力,形成了各種的力量在對抗。其中有同中國的對抗,也有周邊國家之間的對抗。其中各種力量同中國的對抗使中國周邊環境趨于惡化,也構成了主流。中國雖然遵循友好睦鄰的周邊外交,但是無疑的是中國的周邊環境在進一步的惡化了。
周邊國家武備升級,中國是世界上周邊鄰國擁有核武器最多的國家。因為同中國存在領土領海爭端,且畏懼中國的崛起,周邊國家不斷的升級武器裝備,增加同中國對抗的砝碼。越南、印尼、菲律賓都相繼的購進新式武器,加強在南海的軍事存在。印度更是走大手筆購買和自己建造兩條路,立志打造三支航母編隊。對于其他武器的采購更是不遺余力。印度在中印的邊境有爭議地區部署了大量的軍隊,印度對南中國海同樣表示那里有自己的利益,欲染指南中國海。日本更是擁有世界上一流強國都不敢小視的軍事力量,而且日本還在積極的游說美國向其出售F-22戰斗機,以抵消中國空軍的快速發展。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所有國家中面臨最多核鄰國的國家。中國周邊的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印度、巴基斯坦、俄羅斯、朝鮮,還有一個擁有潛在核能力的國家——日本,其中印度進行核試驗的借口就是中國有核武器。中國所面臨的核環境相當的復雜,核武器擁有國的增多,增加了中國周邊的核環境的不可控程度,中國面臨的核風險高于其他的核大國。
綜上可以看出,在中國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肢解中國、入侵中國是有可能的,這并不是一個神話。如果中國不花大力氣予以解決當前的問題,一旦時機成熟、天下有變,他們即可以兵不血刃的完成戰略目標,入侵中國、肢解中國。前人都說“居安思危”,更何況我輩尚未“居安”!雖然說“國雖大,好戰必亡”,但也不能忘了“國雖安,忘戰必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