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筆者應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國際分析應用和計算協會(ISAAC)創始人之一楊重駿教授的盛情邀請,就英語被定為考試的重中之重的主要科目,以及大陸同胞全民學習英語之現象進行了座談與研討。閑聊之余,楊教授流露出這樣一個觀點:我最為佩服的人是毛澤東,我們應公正看待文化大革命!
楊重駿教授論及當前中國現狀時說,我們當前的繁榮與富強其實只是自己的一些主觀感受,事實上中國人到了國外以后是很本人看不起的。如果說真正做到了讓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一個偉大人物是毛澤東。他不僅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舊制、建立了新中國,而且從真正意義上讓中國成為了一個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小瞧和輕視的國家。所以當時外國人是很看得起中國人的。
筆者質疑:當前中國人很被人看不起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與三十年輝宏的成就難道不能證明中國的強大嗎?
楊教授感慨良深:事實上就是這樣。大凡到過國外的人幾乎都應該有過這樣的感受。毛澤東先生治理下的中國盡管一窮二白,但那時人們都很有骨氣、有正義。之所以窮,無非那時正處于建國初期,經濟建設才剛剛開始。任何國家的發展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確實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當前貪官污吏層出不窮、西方流毒到處肆虐,男男女女齷齪淫亂等等有說明了什么呢?毛澤東時期有這樣的情況嗎?我們連一個腐敗問題都解決不了,何以能夠妄言強大?
筆者問到如何看待“文革”時,楊教授認為:其實我們有些時候對于歷史的評價是不公正的。況且,“文革”也并非就是一場單純的文化革命,實質也是一場非常必要的政治運動。試想一下,當到了“禿子打傘、無法無天”,一個國家領袖的意見都出現走樣和無法下達時,還不應該來一次整頓嗎?觀乎中國歷史,有哪一個開國皇帝不是在江山立定之時為了防止功臣居功自傲或者貪污腐化而采取一定手段給予制裁的?相比之下,毛澤東先生還是比較“含蓄”的,沒有那種“杯酒釋兵權”與“火焚慶功樓”那般的鹵莽。
筆者追問:“你確實認為‘文革’和有必要嗎?”楊教授說:“是的,那是歷史的必然!”針對當前不少人對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批判的現象,楊教授說:“我們應當以公正的眼光來對待,如果單從這一點來丑化毛澤東先生,是不道德也是很可笑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