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登錄新浪博客,發現了訪客云溪青竹先生發給我的一張“紙條”,內容是這樣的:
1956 年,毛在接見日本社會黨訪華團時,曾說:“沒有你們皇軍侵略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就不能團結起來對付蔣介石,中國共產黨就奪取不了政權。所以,日本皇軍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好教員,也可以說是大恩人,大救星。”
起初嚇了一跳,直覺地感到這不是毛澤東能說出來的話。到網上搜了一下,沒有發現 1956年日本社會黨訪華的內容,只有1957年4月日本社會黨訪華的新聞,和云溪青竹先生所言差了一年,而且也沒有上文那樣的對話。又以毛澤東“感謝”日本為內容進行搜索,最有名的是 1961年1月24日 毛澤東會見日本社會黨議員黑田壽男等人時的談話,據說由日文翻譯而來,其中相關內容是這樣表述的:
毛澤東說:“日本軍閥過去占領了大半個中國,因此中國人民接受了教育。如果沒有日本的侵略,中國人民既不能覺悟,也不會團結起來,這樣一來我們現在還在山里,就不能到北京看京劇了。正是因為日本皇軍占領了大半個中國,對中國人民來說已沒有其它出路了,所以才覺悟起來開始武裝斗爭,建立了許多抗日根據地,為以后的解放戰爭創造了勝利的條件。日本壟斷資本和軍閥給我們做了件‘好事’,如果需要感謝的話,我倒想感謝日本軍閥。”
兩相對照之下,可以發現有明顯的不同,除了時間上的差別,還有稱呼上的差別,再有就是把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打擊日本侵略者,改成“對付蔣介石”,最后還要加上把日本侵略者稱為大恩人,大救星。如此一改,兩段話的意思截然相反,修改人的企圖昭然若揭。如此手法,如此伎倆,很象是貓眼或天涯的產品,對這兩個地方我一直是把他們和國民黨的中央社同等看待的。
云溪青竹先生我不是很熟悉,曾去看過他的博客,劈頭一張袁騰飛的照片,便對此公的立場就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瀏覽了一下他的文章標題,更加驗證了自己的看法。我想人們在看到一則消息時,應該先多方求證一下這則消息的準確性。我想云溪青竹先生在得到這段談話內容時,應該從網上搜索一下,多方驗證這則消息的真假,然而他卻沒有這樣做,出于什么目的,不得而知。
其實這種說法也并不新鮮,我以前就不止一次看到過。有些人就從云溪青竹先生這段虛擬的談話內容或者類似資料出發,添枝加葉,從而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論證過程,用以對毛澤東進行妖魔化宣傳。其論爭過程是這樣的:紅軍長征到陜北后,力量被嚴重削弱,這是“國軍”消滅共軍的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然而負責西北剿共的張學良與紅軍勾結,扣押了蔣總裁,硬逼著蔣介石抗日,使蔣總裁的剿共大業無法順利進行。而日本人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又使得蔣總裁的剿共大業被迫中止,共產黨利用國軍抗日的機會趁機做大,最后打敗了國民黨,奪取了全國政權。所以共產黨感謝張學良,把張學良稱為千古功臣,實際是千古罪人。共產黨還感謝日本人,對日本感恩戴德,所以把日本戰犯給赦免了,還不要日本的賠款。言下之意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是真的感激日本人,所以他們是賣國的。
可惜的是,謠言就是謠言,重復1,000遍也成不了真理。他們的論證過程看似很完整,但實則漏洞百出,全部都是自我臆測和主觀想象。他們的論據是如果不是張學良,如果不是日本人,那么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早就被國民黨軍隊消滅了,所以毛澤東要“感謝”日本。然而這個論據本身就站不住腳,他們所倚仗的不過就是紅軍長征到陜北后,力量已經削弱了,所以打不過國民黨軍,會被國民黨軍消滅。然而真是這樣么?只怕未必!
如果沒有日本侵略中國,會發生一些什么,我們無從得知,畢竟歷史是不能假設的,誰也不能把歷史倒過來驗證,我們所做的一切只能是推測。然而這并不妨礙我們用類比的方法,根據歷史經驗,選取類似的情況來進行比較,從而做出自己的判斷。某些人的依據不過就是敵強我弱,縱觀毛澤東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和強敵作斗爭,以小搏大,以弱勝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傳奇。
1917年,年僅24歲的毛澤東率領200多手持棍棒的學生,硬是繳了 3,000北洋敗兵的槍,令人嘆為觀止,然而這只是毛澤東一生傳奇生涯的起點。1927年,毛澤東率領幾百名秋收起義的殘部登上井岡山,要在這里開辟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要把中國革命的根扎在農村。在遙遠偏僻的農村,四周是國民黨軍的重兵圍困,還想做出一番事業。恐怕沒有人相信毛澤東這樣做會有什么前途,余灑度不信,蘇先駿不信,袁崇全不信,就連后來成為十大元帥之一的林彪也不相信,提出了“ 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然而事實證明,毛澤東不僅在井岡山抓住了腳跟,而且不斷發展壯大,星星之火不僅沒有熄滅,反而日漸蔓延,漸成燎原之勢!
1935年,中央紅軍長征到達貴州,湘江一戰,八萬紅軍只剩下不足三萬,長途跋涉,加上屢戰屢敗,部隊士氣低落。沒有了根據地,也沒有前進的方向。就在瀕臨絕境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把這支隊伍交到毛澤東手上,希望他給紅軍、給中國革命帶來一條生路。毛澤東帶著這樣一支疲敝之師,在上有飛機,下有幾十萬國民黨軍隊前堵后追的情況下,一路上斬關奪隘,最終到達了陜北。長征以失敗開始,最后卻以勝利結束。
這都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一般人都認為無法成功之時,毛澤東愣是創造出了人間奇跡!如果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那么我們可以繼續向后看。1945年日本投降后,國共兩黨開始談判和平問題。當時國民黨軍隊控制了全國幾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重要交通線,大部分國土、資源和人口。國民黨軍隊是共產黨軍隊的幾倍,而且裝備精良,占據了絕對優勢。而且國民黨政府作為當是中國的合法政府,面對的國際形勢也比共產黨要好得多,得到了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要錢給錢,要槍給槍。憑借雄厚的實力,國民黨根本沒有和談的誠意。但還要把和談的戲演下去,所以在談判桌上態度蠻橫,一再要求共產黨方面作出讓步,否則就把發動內戰的罪名扣在共產黨身上。而當時的所謂民主黨派,一向奉國民黨為正統,同時認為國共力量懸殊,一旦發生內戰,共產黨沒有什么勝算。所以他們也是向中國共產黨做工作,要求共產黨作出更多的讓步,以實現國內和平。最后雙方談判破裂,內戰爆發時,幾乎所有人都不認為共產黨會勝利。然而僅僅三年之后,幾百萬國民黨軍隊便土崩瓦解,解放軍以風卷殘云之勢橫掃中國大陸,勝利的速度之快連共產黨自己都沒有想到。
1947年,國民黨軍隊對山東解放區和陜甘寧解放區發動了重點進攻,蔣介石的愛將胡宗南率領計算軍隊進攻陜甘寧解放區,毛澤東和黨中央被迫離開延安,臨走之時毛澤東讓人們把延安收拾得整整齊齊,靜待國民黨軍隊到來,并且預言:我們還會回來的!這是何等的自信!隨后毛澤東帶領幾百人的隊伍和百倍于己的國民黨軍隊,在陜北的山溝里周旋,為西北野戰軍創造戰機。經過一系列戰役,在撤離延安一年以后,延安再次回到人民手中,毛澤東的預言實現了。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軍隊和它們拼湊的所謂“聯合國軍”介入朝鮮戰爭,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毛澤東經過反復權衡,為了新中國的安寧,最終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當時面對世界頭號強國美國,新生的人民共和國顯得那樣弱小,沒什么人認為中國人民志愿軍有勝利的機會,甚至許多毛澤東的多年戰友也持相同看法。據說當時戰犯管理所關押的許多日本和國民黨戰犯,得知中國將要出兵抗美援朝時,大放厥詞,認為和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交戰,中國必敗!然而事實讓所有持懷疑態度的人瞠目結舌,美國軍隊不得不在他們曾不屑一顧的志愿軍面前低下了高傲的頭顱。
歷數這些戰爭,盡管時間不同,形勢也不一樣,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敵強我弱!毛澤東每一次都要面對比自己強大得多的敵人,每一次都是在人們認為不可能的情況下,而最終取得了勝利。人們對這種勝利變得習以為常,以至于對那些力量相近,或是以大打小,以強打弱的戰爭根本題不起興趣,就像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都很少有人提起,幾乎被中國人遺忘了。
因此,憑什么斷定在長征到達陜北以后,中國工農紅軍就會被國民黨消滅呢?甚至還要為此而感謝日本人。當然我也不能就此說毛澤東和紅軍絕對能夠取得勝利,畢竟這是歷史上沒有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們只能作出猜測,而不能像上面說過的把歷史翻轉過來進行驗證。但是這起碼說明了一點,某些人的推論是很不靠譜的,論據既然并不可信,那么在此基礎上得出的結論當然更不可靠。
那么后面發生的事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覺得有必要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先說毛澤東為什么要屢次“感謝”日本人,這也毛澤東的性格和語言習慣有關。就像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時,毛澤東曾說要給赫魯曉夫發一塊一噸重的獎牌,表彰他激勵中國人民自力更生,搞出了原子彈。按某些人的理解,毛澤東是否要真的跑到蘇聯去給赫魯曉夫發獎牌。關于這方面的文章很多,我就不多說了。總起來看,毛澤東歷來重視反面教員的作用,在他看來失敗的教訓比勝利的經驗更寶貴,有時候無數的正面說教,倒不如一次慘痛的失敗來得有效。毛澤東把這些失敗和教訓當作反面教員,用以警醒中國共產黨人避免走彎路,減少不必要的損失。而大多中國人大多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好說好勸不聽,等到吃虧了才認頭,牽著不走,打著倒退。就像幾十年前,對老人家苦口婆心地警告和勸誡,人們都不以為然,幾十年后,鐵一般的事實讓很多人逐漸覺醒了過來,從這個角度上,我萬分感謝改革開放!
再說當初為何要赦免日本戰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曾俘獲了一批日本戰俘,抗戰勝利后又從蘇聯轉過來一批。如何處理這些日本戰俘,當時一般的做法是經過法庭審判,或者處死,或者遣返。這也是當時比較通行的做法,簡單方便,國民黨政府就是這么做的。然而作為一個全新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選擇了一條最艱難的,從來沒有人走過的路——改造!對這些曾經無惡不作,受軍國主義毒害多年,滿腦子武士道思想的日本戰犯進行思想改造,使他們認清自己的罪孽,對自己的罪惡行為進行懺悔,成了一個新人。然而這注定是一條不平坦的道路,中國的戰略思想家歷來就重視精神和心理的作用,《孫子兵法》上就有“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說法,中國古代也有“攻心為上”的俗語,然而人的思想又是最難以改變的,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于生性頑固,執拗的日本人來說更是如此,然而中國共產黨偏偏選擇了這樣一條在外人看來難以走通的路,為此新中國政府耗費了無數的時間和精力,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用各種方法讓這些當年的侵略者重新審視那段歷史,看待自己的所作所為。所以多年以后,當這些日本戰犯收到特赦時,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幕場景,許許多多日本戰犯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地反省自己的罪行,向中國人民謝罪。此時此刻,整個世界為之震驚,中國共產黨創造了一個歷史奇跡。這些日本戰犯回國后,很多都成為中日兩國友好關系的骨干力量。對比一下在當年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那些戰敗的日本戰犯就拒不承認自己的侵略罪行,千方百計為自己辯解,逃避處罰的場面。就能知道中國共產黨的所作所為有多么重大的歷史意義。
最后再來說一下放棄日本賠款的問題。國際上有戰敗國向戰勝國支付賠款的傳統,當年的清政府就與列強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那么新中國與日本談判建交問題時,為什么放棄日本賠款呢?
我想第一個就是歷史遺留,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日本作為戰敗國有向戰勝國支付戰爭賠款的義務。但當時作為中國合法政府的國民黨政府正忙于內戰,無暇顧及日本賠款問題,錯過了向日本政府索取戰爭賠款的最佳時間。新中國成立后,由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阻撓,敗退到臺灣的國民黨政府仍然以中國的合法政府自居,而美國出于冷戰的需要,急需借助日本的力量對抗社會主義陣營,所以從政治、經濟、軍事上轉而扶持日本,對日本應該支付的戰爭賠款采取消極態度。后來美國拋開中國單獨與日本媾和,簽署了《舊金山和約》,國民黨政府和新中國政府都被排斥在外。再后國民黨政府以日本政府簽訂和約時,為了使日本承認自己的所謂國際地位,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賠款要求,為新中國日后處理這一問題設置了障礙。
第二個就是歷史教訓問題,新中國在放棄對日索賠問題時有多鐘考慮,其中之一就是考慮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德國賠款的教訓。一戰德國戰敗后,根據《凡爾賽和約》,德國應該向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一方支付大筆戰爭賠款,然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經濟非常的窘迫,在支付了第一筆賠款后,經濟雪上加霜,人民生活困苦,怨聲載道。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趁勢而起,他們打著社會主義的幌子,極力宣揚法西斯主張,利用戰爭賠款造成的經濟困難,極力煽動人們對凡爾賽和約的仇視情緒,以此獲得自己的執政資本。等到納粹黨上臺后,積極推行擴張政策,整軍備戰,提出了“要大炮不要黃油”的口號。與之相對應的,在外交政策上法西斯德國日趨強硬,先是以經濟困難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戰爭賠款,后來干脆拒絕償付戰爭賠款,最終一戰后德國的戰爭賠款問題不了了之。而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更加助長了法西斯德國的氣焰,堅定了希特勒的決心,最終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個最重要的戰爭策源地。歷史的教訓擺在那里,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政府有鑒于此,考慮到如果向日本索要戰爭賠款,那么將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字。日本的資產階級肯定不會自己承擔這筆賠款,勢必要把負擔轉嫁到日本人民身上,加捐加稅,一旦引發日本人民的不滿,他們又會把這些不滿轉移到中國頭上,把日本人民的負擔說成是中國索要賠款造成的,從而造成中日兩國人民的矛盾。日本的反動力量如果趁機宣樣法西斯主張,就有可能為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創造條件。為了防止戰爭賠款問題被日本反動力量所利用,所以中國政府從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大局出發,放棄了對于日索取戰爭賠款。
除去這兩點之外,中國政府放棄戰爭索賠應該還有一個理由,一個無法說出口的理由,但是我覺得是一個最實在的理由。那就是即使中國提出戰爭索賠要求,也未必就能得到日本的戰爭賠款。此時此刻,我也有些理解國民黨政府的無奈了。有人把日本看得很善良,很慷慨,在他們的筆下,日本政府是真心實意地反省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想要對中國人民進行賠償,甚至把錢都準備好了,只要中國政府一開口,就能夠得到這筆戰爭賠款。多么輕松,多么容易的事啊!可是新中國政府慷國人之慨,窮大方,為了向日本買好,卻擅自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索賠。新中國政府是多么不人道,令人無法容忍啊!為此有人列出了二戰結束后,日本對部分國家給予賠償的名單和數額,還在中國政府的后面畫上一個大大的零,表達自己的所謂憤怒。可是如果仔細分析這些資料就會發現,日本賠償的對象多是一些小國和地區,它們損失較小,賠償數額也不大。但是對一些大國,日本基本上都沒有給以賠償。比如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戰勝日本法西斯付出了巨大代價,幾十萬人傷亡,物質損失更不是少數,但是美國并沒讓日本給予賠償,相反還要拿出錢來幫助日本恢復經濟。當然二戰后日本成了美國的跟班,美國這樣做有自己的考慮。而中國作為受到日本侵略時間最長,損失最嚴重的國家,軍民傷亡達3,000多萬,財產損失更是難以計數,如果要求日本賠償,將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字,這和日本對那些小國的賠償完全是兩種情況。日本是否真的想按實際損失情況對中國進行賠償?如果日本不愿意進行賠償,我們該怎么辦?這有點兒像購買美國國債,欠債數額越小,美國政府還債的積極性越高。欠債數額越大,美國還債的積極性降低,美國國債的風險也就越大。當你手里的美國國債積累到一定程度,這種風險也就到了爆發的時候。最大的可能就是美國看到還債將很吃力了,干脆將屁股一拍,不還了!你能把我怎樣?
我從網上搜了一下,沒有找到日本政府主動提出要對中國進行賠償的權威說法,只是從有些資料上看到,據說日本田中角榮訪華之前,他曾表示:如果對方提出賠償,只要數額適當,他打算賠!很多人看到了“賠償”兩字便興奮不已,卻完全忽略了前面還有一個限制性詞語“適當”,日本很善于玩弄文字游戲,就像日本的周邊“有事”法案一樣,在文字上留了伏筆。什么叫適當!多大數額才叫適當?這個“適當”肯定不是由中國人說了算,而是由日本人來決定。日本政府心里有一個大致打算,超過這個心理預期他就會認為“不適當”的,以過分的理由加以拒絕。日本的這個心理預期是多少我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決不會多。這從日本的一貫表現就可以看出來,日本一向對承擔戰爭責任和支付賠償持消極態度,尤其有了美國的暗中支持更加變本加厲。1952年,蔣介石政府為了趕在舊金山和約生效前與日本達成和約,被迫在賠償問題上作出全面讓步,得了勢的日本變本加厲,抓住臺灣方面急于簽約的心理,堅持在和約中取消有關賠償問題的條款,否則采取拖延的方法,拒不談判。臺灣當局無可奈何,于 4月12日 答應了日本的要求。 1972年9月26日 ,田中首相抵達北京的第二天,中日兩國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輪外長談判。當談判進行到中方草案第七款賠償問題時,日方代表高島忽然狂妄地聲稱,根據1952年日本與臺灣締結的和約,日本戰爭賠償問題已經解決,因而不存在中國放棄什么賠償權利的問題。同時對中日間終止戰爭狀態等提法---表示拒絕,會談因此不歡而散。會談時日本政府又把對中國人民的侵略罪行輕描淡寫地表述為“給中國添了麻煩”,令中國政府十分憤怒,用周恩來總理的話說就是“弄濕了當街女人的裙子”。在聯想到現在日本屢次修改教科書,拒絕就自己的侵略罪行進行反省,中國人民在日本的賠償官司也經常被日本法院駁回,我們就不難看出,日本政府自始至終就沒有認真反省自己的侵略行為,也不準備對中國人民進行賠償。
其實這也難怪,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抗日戰爭打了十四年,這十四年中,作為中國的合法政府國民黨政府的抗日戰績乏善可陳,讓人不敢恭維,一路的喪師失地,到了1944年已經窮途末路的日本軍隊在豫湘桂戰場,面對武器裝備上已經占據優勢的國民黨軍隊,居然仍然能夠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將國民黨軍隊追得丟盔卸甲,世所罕見。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國民黨的大量精銳部隊仍然留在抗戰的大后方,而共產黨的軍隊也不過才剛剛度過最困難的階段,開始局部反攻。抗戰勝利的到來如此迅速,國共雙方都沒有思想準備。所以我認為中國應該是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國,說戰勝國,實在有點成色不足。日本人一直認為是美國打敗了他們,并不認為是中國打敗了他們,試問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怎么會心甘情愿地對中國進行賠償!
如果中國政府向日本提出戰爭賠償要求,讓日本按照中國的損失情況進行賠償,幾乎可以肯定日本會加以拒絕,那個時候中國怎么辦?唯一對日本有約束力的是美國,而美國為了對社會主義陣營進行遏制,許多方面需要日本的協助,所以千方百計扶持日本,美國會支持中國的賠償要求嗎?臺灣的國民黨政府,以美國的反共盟友自居,不是照樣不被美國放在眼里,又何況和他們在意識形態領域存在根本分歧的社會主義中國。中國軍隊從未踏上過日本領土,在經濟、軍事實力上對日本沒有任何約束力。日本如果拒絕賠償,中國也無計可施。到時候中日兩國政府關于戰爭賠償問題,只能出現三個結果:第一個結果是中日兩國各持己見,互不讓步,問題就此擱置,中日兩國邦交實現正常化被無限期地拖延下去。那個時候中日兩國依存度不高,不存在誰需要誰的問題,但長期的外交停滯狀態,對雙方沒有任何好處。第二個結果就是日本對中國進行象征性的賠償,賠償的數額肯定不會太大。中國政府就此認定日本已經對中國進行了賠償,日本從對中國的道德負疚中解脫出來。少賠也是賠,日本政府從此覺得不再欠中國什么。對這一點中國人民能接受嗎?第三個結果就是中國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既然錢拿不到,不如索性姿態做得高些,起碼還落一個人情。而新中國政府選擇的正是第三個結果,當然這其中有幾多無奈。而從結果上看,中國政府的這種做法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日兩國建交后,日本政府曾經多次向中國提供優惠貸款或者捐贈,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日本政府所做的賠償。這種情況對雙方來說總比爭執不下,陷于僵局要好看一些。中國如果想索取與實際損失相當的戰爭賠款,如果不是日本政府良心發現,主動要求對中國進行全額賠償,那只有等中國軍旗插上富士山的那一天才有可能。
最后回到云溪青竹先生那個問題上來,就算沒有張學良,沒有日本入侵,蔣介石也未必就能消滅紅軍。所以毛澤東沒有必要對日本感恩戴德,而且日本的侵略戰爭對中國人民造成的巨大傷害有目共睹,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不會對日本的侵略行為感到高興,又何況一個為了中國人民現出了六位親人,為了新生共和國的安寧,連世界第一強國在自己的身邊發動戰爭都不能容忍的毛澤東呢。所謂毛澤東感謝日本侵略,為了向日本示好對日本戰犯不加追究,甚至拒絕接受中國人民應得的戰爭賠款云云,完全是昧著良心胡說八道!毛澤東有自己的語言特色,作為個人你可以不喜歡這種特色,但不能肆意歪曲、污蔑,這是一個人起碼的做人準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