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的腰包和孕婦的肚子
安慶仁
多數孕婦是懷著喜悅的心情向別人展示自己日漸隆起的肚子,潛意識中的含義相當明確:我很快就要做母親了。而另有些孕婦,面對母親這個偉大稱號的時候,卻驚恐不安、躲躲閃閃,像做了賊一樣。何以如此卑瑣而不敢隆譽“偉大”呢?卻原來,腹中的胎兒的確是“偷”來的,是故一聽見“姘頭”這樣的詞匯,就條件反射,以為那是在辱罵自己。
有些學者也有這種“姘頭”心結,一聽見“代言”兩字,就從心底里打怵以至極度反感,原因自不待言,腰包滿滿,裝的都是“好處”。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好處”這個東西,對于普通人來講,所謂“好處”就是不吃虧,但之于學者們,“好處”則別有深意,也許做“破處”講當更合適,因為得了人家的好處,學者的貞操便沒了。
據有關媒體披露,很多大學者們每年都有名目繁多進項,諸如講課費、咨詢費、項目費、特約和特別稿費以及作為企業獨董的薪酬等。當然,學者名氣和影響決策的能力不同,酬勞的數額也不同,一流的學者年收入大致在一百萬至幾百萬之間,二流的學者年收入大致在60萬至百萬之間。
很多二流的學者對“獨董”頭銜莫不垂涎三尺,原因是,企業獨董的薪酬是學者諸多收入中最大的塊頭,“一片頂六片”。國外是否也這樣,見諸報端的文字極少,便是有,也不易查到,百度抑或谷歌不是被黑掉,就是被刪掉。但從中國的情況看,所謂“獨董”,“獨”是假,“董”才是真,“董”者,懂也?!岸毙┦裁茨兀看鹪唬憾媚萌隋X財幫人辦事??梢姡^“獨董”,假說爾,真名乃“幫辦”也。
《廣州日報》日前毫不客氣地點了幾個大學者的名字,譴責他們受雇利益集團腰包鼓鼓?!吨星鄨蟆穭t以“郎顧之爭”為例,痛斥挺顧派學者,文中說,顧雛軍出事后,挺顧派學者集體失語,無論媒體如何追問,這些大牌學者也不愿再就“郎顧之爭”發表任何評論。如此“既不說明又不道歉”是什么意思啊,表示懺悔,還是默認自己學術能力不夠,抑或是想以沉默的形式告知公眾,——學者不需要貞節。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絕沒有反對學者們腰包鼓起來的意思,若那錢來的干干凈凈問心無愧,又何必非追求莊子、列子、李贄等窮酸惡臭的境界。譬如魯迅,既有大學者的人格水平,也有大學者的收入水平,2005年,有人按購買力計算過魯迅的月收入,折算成人民幣,相當于月入9000——20000元。以2005年的物價和房價水平分析,這樣的收入絕對屬于中產階層了。
魯迅的收入主要有四大塊,公務員收入、教學收入、大學院特約撰述人(相當于易中天等)收入、寫作、翻譯和編輯收入。魯迅的賬本厚達一千多頁,各項收入紀錄的非常詳細,但是沒有一筆來路蹊蹺的錢。毫無疑問,這樣的學者,無論腰包有多么鼓脹,都應該受到普遍尊敬,因為人家是自食其力,干干凈凈的賺錢,大大方方的存錢,名正言順的花錢,無論吃館子、住別墅、開名車,那都是正當的權益。
有人指責魯迅文風惡劣,不否認,這也是事實,但是人家做人做學問卻問心無愧,是故魯迅一生不怕鬼,不怕電閃雷鳴。反觀某些學者,文風也許十分的好,但良心倒也十分的壞,腰包里莫不是藏污納垢。這些人雖名曰學者,其實是學術姘頭,無論是誰,只要錢給的足,就為人家搖唇鼓舌。這哪里是做學問,明明是口交;那手里的筆,哪里是筆,明明是婊子的X!
2010-01-1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