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也晚,沒有當過紅衛兵,但也還知道,紅衛兵這仨字一般是特指的,特指文革時期捍衛毛主席革命路線的革命青年,或自稱是捍衛毛主席路線的革命青年的。
文革的發起也不是無緣無故的,用當時的話講,是為了“防修反修”!
最近一個曾被美國總統奧巴馬“臨幸”過的著名報紙《南方周末》登載了一篇文章--《歷史深處的來信--四十四年后,終于有紅衛兵公開道歉了》,坦白地講,這篇文章本人沒看,但這個不吝詞匯的長標題已經將文章的主旨講明了:有當年的紅衛兵道歉了,公開道歉了,并且被“普世”的《南方周末》“普世”道歉了!
既然是道歉,應該講是那位道歉的紅衛兵現在認為當初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或者認為當初的大家的做法普遍是錯誤的而自己作為錯誤的“大家”中的一員自然也是錯誤的。無論是哪種情況,《南方周末》都是想說明這樣的一個主旨:窺一斑而見全豹,由此可以推知文革的錯誤!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也就是大家的做法是正確的,而那位道歉的紅衛兵由于當初自己的認識水平有限未能跟上主流,致使自己犯了錯誤,自己的做法錯了,那能否以此推斷當初文革的大方向錯了呢?
我想應該是不可以的!
個人的認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潮流是對的,而某些人囿于自己的局限性,也可能跟不上潮流而犯錯誤,這樣的錯誤應該是屬于個人的錯誤而不能推到時代身上。
比如時下的“GDP”、“房地產”、“拆遷”震天價響,不也仍有個別人認識不到位,沒有認識到國務院推行的“GDP保8”等的重要性而與“房地產”、“拆遷”的大潮逆流而動嗎?不僅充當釘子戶,個別別有用心的無良之輩,居然以“自焚”的極端方式作踐自己的尊嚴幸福而讓“GDP”變成帶血的“GDP”嗎?這些冥頑不化之輩能否代表時下“五千年最大的盛世”的主流呢?
可見這個“窺一斑而見全豹”有時是當不得真的!
即便是第二種,即便那個道歉的紅衛兵現在認為當年大家都錯了,也就是說那個紅衛兵認為當初文革的大方向從根本上錯了,那也未必見得當初搞文革就錯了。
至少,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核心任務,不能以現在的價值觀去衡量那個年代的價值觀。
就時下而言,農業的“轉基因革命”就是中國的時代潮流。不僅棉花等經濟作物轉基因,就是大豆都進口轉基因,玉米進口轉基因。山西、吉林等地種植轉基因玉米的子孫“先玉335”等,廣西等地種植轉基因鼻祖孟山都的“迪卡玉米”等。更加令人眼花繚亂的是,2009年,農業部在全球率先發布了國民主糧轉基因的通行證:發放了兩個轉基因水稻“安全證”與一個轉基因玉米“安全證”,農業部專家黃大昉更是一言九鼎: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不會暫緩!
當然,潮流之所以是潮流,離不開強力人物的推動,當然,轉基因專家的“科普”以及“不吃轉基因就是對抗溫總理”的豪言壯語也是必不可少的。
特別是轉基因的“科普”工作搞得有聲有色,不僅有方舟子的“轉基因使人更健康”,有張啟發的“蟲不能吃人能吃”、“口感不錯”,有賈士榮的“科學現在沒有發現問題就是沒有問題”等精彩言論,更有張啟發等人以院士之尊,將自己辛辛苦苦孵化出的轉基因大米推到大街上讓人免費品嘗,以此拉近高科技的轉基因與百姓的距離。
中國將執轉基因之牛耳,中國將敢為天下先,率先主糧轉基因,這已成為時下中國不可抗拒的主流,“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試問,幾十年后如果張啟發良心發現,說今天的轉基因是錯誤的,就能說明今天的轉基因是錯誤的嗎?人家可是為了解決“糧食緊缺”呢!
至于一定要追問當年難道除了“文革”就別無“防修反修”的途徑了嗎?或者一定要追問除了“主糧轉基因”就別無別的途徑解決“糧食緊缺”的問題了嗎?這就讓本人難以回答了。
本人掌握的材料有限,不知道今天限制“房地產”能否部分解決“糧食緊缺”問題,不知道限制外資在中國肆虐能否部分緩解“糧食緊缺”,不知道中國的農民如果不做“農民工”而在家中精耕細作能否部分緩解“糧食緊缺”,不知道國務院將購買美國國債的兩萬億美元拿來興修水利能否緩解“糧食緊缺”,不知道……,因為自己掌握的信息有限,一如自己不知道當初除了“文革”之外究竟有無其他途徑還可以做到“防修反修”一樣,原因也在于自己對那時的資料掌握有限。
《南方周末》要論證文革是錯誤的,我想就應該論證為了完成當時的核心任務--防修防修而用文革這種方式是錯誤的,那《南方周末》就應該讓讀者確信,除文革外,有多種方式可以實現防修反修而不用獨獨選用“文革”。
《南方周末》要讓讀者認識到除“文革”外還有多種方式可以實現當時的核心任務而“文革”的發起者棄之不用就是必不可少的。
《南方周末》要做到這點,全面披露文革史料,就是必然的選擇。
請以“客觀”標榜的《南方周末》全面披露文革史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